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文体
  • /

    知名作家齐聚阿坝采风 以笔为媒绘就文学画卷——2025年“民族文学周·阿坝”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2025-09-11 19:19:46 来源:西部经济网

            9月3日至8日,2025年“民族文学周·阿坝”系列活动在四川省阿坝州举办。本次活动以“铸牢共同体 共绘山河美”为主题,包括“长征路上看阿坝”知名作家采风活动和第六届青稞文学奖颁奖典礼等重要内容。

            阿坝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依当措在采访中表示:“文学是阿坝的一条江河,滋养着这片土地的生命和灵魂。我们诚挚邀请作家老师们常来阿坝采风创作,用笔触深入牧场、山村,走进各族群众的现实生活,讲述阿坝故事,描绘阿坝美丽,让更多人通过文学作品了解阿坝、爱上阿坝。”

            本次活动由民族文学杂志社提供学术支持,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红星作家协会和阿坝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吸引了50余位知名作家参与。采风团一行先后走进松潘、若尔盖、阿坝等地,开启了一场“红色传承+生态体验+文化感知”的深度采风之旅。

    红色记忆与生态之美

            在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作家们驻足聆听革命故事,通过珍贵文物与史料,触摸长征岁月的峥嵘印记。在若尔盖“七根火柴纪念地”与班佑“胜利曙光”纪念碑前,大家肃立瞻仰,重温坚定信念,深刻感悟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自然生态是阿坝的鲜明底色。采风团来到若尔盖县唐克镇黄河九曲第一湾,远眺河水蜿蜒如练、与天际相融的壮阔景致,亲身感受川西北高原独特的生态之美,对阿坝州守护“中华水塔”、推进生态保护的实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化体验与创作灵感

            在文化体验环节,作家们走进阿坝县扎崇文化市集,观赏特色手工艺品,感受游牧文化与现代市集的碰撞。在曼桑艺术空间与无形妙有非遗传承基地,作家们近距离观摩藏族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见证阿坝当代艺术与游牧文化的交融传承。

            一路走来,作家们对阿坝的红色历史、生态底蕴与民族风情有了全方位的感知。大家纷纷表示,阿坝不仅有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多元的民族文化,是新时代文学创作的“富矿”。

    生态文学座谈会:文学与生态的深度融合

            9月8日,“铸牢共同体 共绘山河美——2025第二届知名作家青藏高原生态文学创作座谈会”在阿坝县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民族文学》主编陈亚军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作家参加了座谈会。

            阿坝州委常委、阿坝县委书记冯峥勇在致辞中表示:“阿坝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既是保障上游生态安全的国之藩篱,也是安多文化多元共生的传承之地。期待作家们用笔墨捕捉高原之美,记录民族文化之魂,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字里行间自然流淌。”

            座谈会上,作家们围绕“青藏高原生态文学”这一核心,从不同视角分享创作心得。四川省直(红星)作协主席王怀林围绕“发起全国知名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缘由及话题探讨”作了发言,云南省作协第八届主席,著名作家范稳探讨了“文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责任与路径”,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侯志明阐述了“生态文学的本质:从人类中心到万物共生”,中国作协第五至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名作家马丽华分享了“多彩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的思考。凸凹围绕“阿坝州之于成都平原”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还发布了《致全体作家同仁的倡议》,呼吁加强生态文化书写、促进文化交流交融、助推文旅融合、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第六届青稞文学奖颁奖典礼:致敬文学力量

            9月8日晚,第六届青稞文学奖颁奖典礼在阿坝县举行。青稞文学奖自2020年设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奖项。本届评奖共收到984部(篇)参评作品,经过严谨评审,最终评选出中篇小说奖3篇,散文奖2篇。

            中篇小说奖由陈萨日娜的《跋山涉水》、翔虹的《鱼挪活》和康若文琴的《俄惹的雪》获得。散文奖由向迅的《欢迎来到纳休村》和周家琴的《大山褶皱深处的村庄》获得。

           获奖代表陈萨日娜在感言中表示:“写作是一场孤独的跋涉,总是在出发、归来,重新出发。青稞文学奖是我文学旅程中的一处温暖港湾,一个贴心加油站。”

            阿坝县委副书记、县长龙真泽郎在颁奖典礼上表示:“今天颁发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对文学信仰的传承;我们庆祝的不仅是成果,更是对精神火种的延续。衷心希望作家朋友们将目光与笔尖投向阿坝大地,创作出更多反映高原变迁、民族团结、时代进步的精品力作。”

            本次活动通过文学采风、座谈交流和颁奖典礼等多种形式,为作家们提供了深入了解阿坝、感受阿坝的平台,也为推广阿坝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生态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作家们表示,将把在阿坝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鲜活的文学作品,让更多人了解阿坝、走进阿坝,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文学的温暖与力量。(贺贵成 杨明强 文/图)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文体
  • /

    知名作家齐聚阿坝采风 以笔为媒绘就文学画卷——2025年“民族文学周·阿坝”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2025-09-11 19:19:46 来源:西部经济网

            9月3日至8日,2025年“民族文学周·阿坝”系列活动在四川省阿坝州举办。本次活动以“铸牢共同体 共绘山河美”为主题,包括“长征路上看阿坝”知名作家采风活动和第六届青稞文学奖颁奖典礼等重要内容。

            阿坝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依当措在采访中表示:“文学是阿坝的一条江河,滋养着这片土地的生命和灵魂。我们诚挚邀请作家老师们常来阿坝采风创作,用笔触深入牧场、山村,走进各族群众的现实生活,讲述阿坝故事,描绘阿坝美丽,让更多人通过文学作品了解阿坝、爱上阿坝。”

            本次活动由民族文学杂志社提供学术支持,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红星作家协会和阿坝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吸引了50余位知名作家参与。采风团一行先后走进松潘、若尔盖、阿坝等地,开启了一场“红色传承+生态体验+文化感知”的深度采风之旅。

    红色记忆与生态之美

            在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作家们驻足聆听革命故事,通过珍贵文物与史料,触摸长征岁月的峥嵘印记。在若尔盖“七根火柴纪念地”与班佑“胜利曙光”纪念碑前,大家肃立瞻仰,重温坚定信念,深刻感悟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自然生态是阿坝的鲜明底色。采风团来到若尔盖县唐克镇黄河九曲第一湾,远眺河水蜿蜒如练、与天际相融的壮阔景致,亲身感受川西北高原独特的生态之美,对阿坝州守护“中华水塔”、推进生态保护的实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化体验与创作灵感

            在文化体验环节,作家们走进阿坝县扎崇文化市集,观赏特色手工艺品,感受游牧文化与现代市集的碰撞。在曼桑艺术空间与无形妙有非遗传承基地,作家们近距离观摩藏族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见证阿坝当代艺术与游牧文化的交融传承。

            一路走来,作家们对阿坝的红色历史、生态底蕴与民族风情有了全方位的感知。大家纷纷表示,阿坝不仅有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多元的民族文化,是新时代文学创作的“富矿”。

    生态文学座谈会:文学与生态的深度融合

            9月8日,“铸牢共同体 共绘山河美——2025第二届知名作家青藏高原生态文学创作座谈会”在阿坝县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民族文学》主编陈亚军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作家参加了座谈会。

            阿坝州委常委、阿坝县委书记冯峥勇在致辞中表示:“阿坝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既是保障上游生态安全的国之藩篱,也是安多文化多元共生的传承之地。期待作家们用笔墨捕捉高原之美,记录民族文化之魂,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字里行间自然流淌。”

            座谈会上,作家们围绕“青藏高原生态文学”这一核心,从不同视角分享创作心得。四川省直(红星)作协主席王怀林围绕“发起全国知名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缘由及话题探讨”作了发言,云南省作协第八届主席,著名作家范稳探讨了“文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责任与路径”,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侯志明阐述了“生态文学的本质:从人类中心到万物共生”,中国作协第五至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名作家马丽华分享了“多彩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的思考。凸凹围绕“阿坝州之于成都平原”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还发布了《致全体作家同仁的倡议》,呼吁加强生态文化书写、促进文化交流交融、助推文旅融合、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第六届青稞文学奖颁奖典礼:致敬文学力量

            9月8日晚,第六届青稞文学奖颁奖典礼在阿坝县举行。青稞文学奖自2020年设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奖项。本届评奖共收到984部(篇)参评作品,经过严谨评审,最终评选出中篇小说奖3篇,散文奖2篇。

            中篇小说奖由陈萨日娜的《跋山涉水》、翔虹的《鱼挪活》和康若文琴的《俄惹的雪》获得。散文奖由向迅的《欢迎来到纳休村》和周家琴的《大山褶皱深处的村庄》获得。

           获奖代表陈萨日娜在感言中表示:“写作是一场孤独的跋涉,总是在出发、归来,重新出发。青稞文学奖是我文学旅程中的一处温暖港湾,一个贴心加油站。”

            阿坝县委副书记、县长龙真泽郎在颁奖典礼上表示:“今天颁发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对文学信仰的传承;我们庆祝的不仅是成果,更是对精神火种的延续。衷心希望作家朋友们将目光与笔尖投向阿坝大地,创作出更多反映高原变迁、民族团结、时代进步的精品力作。”

            本次活动通过文学采风、座谈交流和颁奖典礼等多种形式,为作家们提供了深入了解阿坝、感受阿坝的平台,也为推广阿坝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生态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作家们表示,将把在阿坝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鲜活的文学作品,让更多人了解阿坝、走进阿坝,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文学的温暖与力量。(贺贵成 杨明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