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1 11:21:13
记者 李鹏飞
8月28日,“2020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罗江第十五届贵妃枣生态旅游节”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万佛广场开幕。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到9月8日,活动期间预计吸引各地游客12万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1200万元。
据了解,本届枣子节活动分枣购、枣宣、枣节三大环节。枣购主要是邀请农批商家、超市采购商、邮电国旅、电商、微商、现代物流、网红等新老朋友到罗江尝鲜贵妃枣,吸引关注,参与销售,现场签订销售合同,积极组织枣果销售,不断扩大活动及品牌影响力。枣宣包括制定2020年贵妃枣宣传推介工作方案,完成“贵妃枣”宣传片制作,利用各类渠道面向社会统一发布、推介。枣节是罗江生态旅游参观活动,组织游客到白马关万佛广场参观开幕式,参与枣园采摘体验。整个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从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展现罗江枣业态的丰富内涵。
罗江区位于成德绵经济带主轴,这里历史悠久、文脉厚重、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产业集聚、生态宜居,是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有着“蜀都门户、调元故里、三国胜地、诗歌之乡”的美誉。辖区内的宝峰山、大霍山,叠翠流金、林木葱郁、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得天独厚的条件孕育出“形如圆玉色泽丹,入口香脆似蜜甜”的贵妃枣。
“贵妃枣”的核心区宝峰山、大霍山毗邻国有林,宝峰村山高缺水,靠天吃饭,生态脆弱,生活贫困。2002年实施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宝峰村被列为重点,树种上选择出本土特有树种——“贵妃枣”,之后,罗江区统筹投入各类资金,加大产业的培育壮大,现有规模2.1万亩,枣农及业主大户4000余户,核心区面积6000余亩。2004年被四川省农业厅审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5年注册“调元牌”贵妃枣,2014年被国家质监总局评为“贵妃枣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据罗江区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罗江全区枣果产量8000吨,产值1.1亿元,农副产品销售3000万元,核心区枣农人均纯收入超过2.4万元,今年预计枣果产量超过8000吨,产值1.2亿元。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返乡下乡创业创新,许多外出务工农民都回家种枣、创业,枣农由此住上了新房,开上了轿车,生活越过越红火,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梦想。
此外,罗江区着力“特色产业+森林生态+文化旅游”建设,坚持与时俱进,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在枣园鲜销见收益的同时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果品远销全国各地。近年来,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提升基地生产水平,完善基地景区化建设,助力三产发展。坚持“以果为媒”,开启“产业果园+休闲观光+生态文化旅游”模式,成功举办“枣子节”已达14届,每年枣子节吸引游客15万余人,在展示罗江地域特色产业、乡村风貌和历史文化的同时,集聚了人气、带动了商气。
2020-09-01 11:21:13
记者 李鹏飞
8月28日,“2020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罗江第十五届贵妃枣生态旅游节”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万佛广场开幕。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到9月8日,活动期间预计吸引各地游客12万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1200万元。
据了解,本届枣子节活动分枣购、枣宣、枣节三大环节。枣购主要是邀请农批商家、超市采购商、邮电国旅、电商、微商、现代物流、网红等新老朋友到罗江尝鲜贵妃枣,吸引关注,参与销售,现场签订销售合同,积极组织枣果销售,不断扩大活动及品牌影响力。枣宣包括制定2020年贵妃枣宣传推介工作方案,完成“贵妃枣”宣传片制作,利用各类渠道面向社会统一发布、推介。枣节是罗江生态旅游参观活动,组织游客到白马关万佛广场参观开幕式,参与枣园采摘体验。整个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从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展现罗江枣业态的丰富内涵。
罗江区位于成德绵经济带主轴,这里历史悠久、文脉厚重、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产业集聚、生态宜居,是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有着“蜀都门户、调元故里、三国胜地、诗歌之乡”的美誉。辖区内的宝峰山、大霍山,叠翠流金、林木葱郁、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得天独厚的条件孕育出“形如圆玉色泽丹,入口香脆似蜜甜”的贵妃枣。
“贵妃枣”的核心区宝峰山、大霍山毗邻国有林,宝峰村山高缺水,靠天吃饭,生态脆弱,生活贫困。2002年实施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宝峰村被列为重点,树种上选择出本土特有树种——“贵妃枣”,之后,罗江区统筹投入各类资金,加大产业的培育壮大,现有规模2.1万亩,枣农及业主大户4000余户,核心区面积6000余亩。2004年被四川省农业厅审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5年注册“调元牌”贵妃枣,2014年被国家质监总局评为“贵妃枣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据罗江区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罗江全区枣果产量8000吨,产值1.1亿元,农副产品销售3000万元,核心区枣农人均纯收入超过2.4万元,今年预计枣果产量超过8000吨,产值1.2亿元。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返乡下乡创业创新,许多外出务工农民都回家种枣、创业,枣农由此住上了新房,开上了轿车,生活越过越红火,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梦想。
此外,罗江区着力“特色产业+森林生态+文化旅游”建设,坚持与时俱进,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在枣园鲜销见收益的同时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果品远销全国各地。近年来,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提升基地生产水平,完善基地景区化建设,助力三产发展。坚持“以果为媒”,开启“产业果园+休闲观光+生态文化旅游”模式,成功举办“枣子节”已达14届,每年枣子节吸引游客15万余人,在展示罗江地域特色产业、乡村风貌和历史文化的同时,集聚了人气、带动了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