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1 20:24:05
李华明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西洒镇岩头村村民。岩头村,因地处大山深处的悬崖峭壁之上而得名。从邻村到岩头村的最后一公里一直被大岩石挡住,通不了路。作为村民小组组长的李华明,组织动员村民集资并出劳动力修路,但因工程艰难,这条路一修就是12年。2014年1月,岩头村终于修通了最后一公里的进村路。如今,村里家家盖起了新房、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养殖近4000只乌骨鸡,开办了农家饭庄,贫困户全部脱贫。李华明被评为“云岭楷模”,并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脱贫攻坚需要攻坚精神。扶贫攻坚当如滴水般有韧劲,以日复一日的坚持和愚公移山的执着精神,将贫困的大山移除。扶贫工作不可一日而蹴,更不可能今天播种明日就收成,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移除贫困大山,需要扶贫干部要有一股韧劲,能够在困难中坚持前行,能够在看不见希望的时候依然执着。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不是因为它足够强大和坚硬,正是用它的柔情和坚持,将巨石穿出孔来。扶贫干部在面对贫困群众的时候,要做通他们的工作,让他们立志、立身、立行的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
脱贫攻坚需要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容不得半点懈怠,我们必须要认清当前的形势,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辱使命、勇于担当。我们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全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脱贫攻坚需要奉献精神。甘于奉献才能成就事业,每一位扶贫干部主动扛起重任,发扬甘于奉献自我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计回报、无私奉献,扎实推进扶贫工作,想贫困户之所想,行贫困户之所向,真心实意为贫困户谋出路、谋幸福,脱贫干部要放下架子、摆正位子、扑下身子,做好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备,做好脱贫攻坚最后的冲刺。(文/尧坝镇 牟杰)
2020-08-21 20:24:05
李华明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西洒镇岩头村村民。岩头村,因地处大山深处的悬崖峭壁之上而得名。从邻村到岩头村的最后一公里一直被大岩石挡住,通不了路。作为村民小组组长的李华明,组织动员村民集资并出劳动力修路,但因工程艰难,这条路一修就是12年。2014年1月,岩头村终于修通了最后一公里的进村路。如今,村里家家盖起了新房、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养殖近4000只乌骨鸡,开办了农家饭庄,贫困户全部脱贫。李华明被评为“云岭楷模”,并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脱贫攻坚需要攻坚精神。扶贫攻坚当如滴水般有韧劲,以日复一日的坚持和愚公移山的执着精神,将贫困的大山移除。扶贫工作不可一日而蹴,更不可能今天播种明日就收成,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移除贫困大山,需要扶贫干部要有一股韧劲,能够在困难中坚持前行,能够在看不见希望的时候依然执着。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不是因为它足够强大和坚硬,正是用它的柔情和坚持,将巨石穿出孔来。扶贫干部在面对贫困群众的时候,要做通他们的工作,让他们立志、立身、立行的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
脱贫攻坚需要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容不得半点懈怠,我们必须要认清当前的形势,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辱使命、勇于担当。我们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全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脱贫攻坚需要奉献精神。甘于奉献才能成就事业,每一位扶贫干部主动扛起重任,发扬甘于奉献自我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计回报、无私奉献,扎实推进扶贫工作,想贫困户之所想,行贫困户之所向,真心实意为贫困户谋出路、谋幸福,脱贫干部要放下架子、摆正位子、扑下身子,做好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备,做好脱贫攻坚最后的冲刺。(文/尧坝镇 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