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1 14:36:37
记者 李鹏飞
近日,德阳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德阳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以下简称: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全会确定的“六大工程”,着重解读“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工程、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工程、全面改革开放创新工程”等,全面呈现德阳市积极构建支撑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板块,加快建设制造强市的战略部署和具体抓手。
构建成德同城综合交通体系
全力打造成都都市圈通勤最佳城市
德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杨庆富表示,德阳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总体发展思路,全力打造成都都市圈通勤最佳城市,为推动德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交通支撑。
据悉,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围绕产业功能区交通体系优化,助力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工程。强化交通走廊与成德产业轴紧密衔接,不断优化全市各产业功能区交通体系,助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围绕增强中心城区交通枢纽功能,助力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工程,推进中心城区与各县(市、区)深度融合、一体建设。围绕成德交通同城化,助力全面改革创新工程,构建“9高13快13轨”成德同城综合交通体系,全力推进“六大标志性工程” 建设,打造成都都市圈通勤最佳城市。围绕交通生态廊道建设,助力美丽德阳建设工程。围绕满意交通建设,助力幸福德阳建设工程。围绕清廉交通建设,助力清廉德阳建设工程。
杨庆富介绍,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加快推进《德阳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德阳市国家公路和省级公路(含快速通道)国土空间控制规划》《德阳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抓紧谋划及储备一批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厅“十四五”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相关规划及成德眉资同城化专项规划,以获得国家、省上更多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德简段和德都段、成德绵高速公路扩容、德遂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加快推进市域铁路S11线、成都外环铁路、德阳绕城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将积极主动争取上级资金补助,整合各类政府资源做强做实交通融资平台,探索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快突破土地瓶颈,用好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强化国土部门职责,争取更多项目用地指标得以落实。突破机制瓶颈,推进健全建管分离后项目推进机制,厘清各职能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和项目业主相关职责。
建设公园城市
进一步提升旌湖两岸生态环境
德阳市住建局副局长周光述表示,全会提出实施“六大工程”,其中之一就是“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工程”,要求“努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公园城市”,将德阳建成“近者悦、远者来、居者安”的高品质宜居之城。旌湖作为贯通德阳城市南北的水系中轴,提升高品质的旌湖两岸生态环境,是德阳落实“公园城市”理念的集中体现。
据了解,德阳位于成都大都市圈北部及成渝经济区核心,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本底、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具有建设公园城市的优良基础条件。纵观德阳建设历史,旌湖位于德阳城市中心,贯穿城市南北,在生态环境、市民生活、城市形象以及文化旅游等方面承载着众多功能,地位举足轻重,旌湖两岸是体现“公园城市”建设理念的核心区域之一。对旌湖两岸生态进行提升,就是贯彻落实全会要求的务实举措,通过增加生态景观、畅通公共出行、优化市民群众休憩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窗口形象,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公园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旌湖两岸的生态提升正处于方案设计阶段,根据方案的初步设计,旌湖两岸生态提升项目范围北至青衣江路大桥、南至柳梢堰闸桥、东至峨眉山路、西至蓥华山路内旌湖两岸景观绿地,总面积约1770亩。项目内容主要包括步道连通、生态体验、景观功能、城市形象四部分。
旌湖两岸生态提升项目结合海绵城市等先进理念,以“旌城名片,湖岸绿廊”为愿景,集中展现旌湖两岸作为德阳的生态绿廊、生活绿廊、产业绿廊的特色风貌,通过贯通连续的滨江慢行系统、构建可持续的生态绿地空间、打造多层级的滨水活动与业态组合、点亮城市界面与地标节点四大策略,实现旌湖两岸的整体提升与“城、水、人、绿、文”的和谐统一。具体以增加绿地绿化、增加水体水系、增加公园湿地、增加公共空间、增加文体设施等“五增”措施助力生态价值转化,实现城市品质提升,为德阳市民打造更宜居的生态城市,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德阳案例,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2020-08-21 14:36:37
记者 李鹏飞
近日,德阳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德阳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以下简称: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全会确定的“六大工程”,着重解读“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工程、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工程、全面改革开放创新工程”等,全面呈现德阳市积极构建支撑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板块,加快建设制造强市的战略部署和具体抓手。
构建成德同城综合交通体系
全力打造成都都市圈通勤最佳城市
德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杨庆富表示,德阳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总体发展思路,全力打造成都都市圈通勤最佳城市,为推动德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交通支撑。
据悉,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围绕产业功能区交通体系优化,助力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工程。强化交通走廊与成德产业轴紧密衔接,不断优化全市各产业功能区交通体系,助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围绕增强中心城区交通枢纽功能,助力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工程,推进中心城区与各县(市、区)深度融合、一体建设。围绕成德交通同城化,助力全面改革创新工程,构建“9高13快13轨”成德同城综合交通体系,全力推进“六大标志性工程” 建设,打造成都都市圈通勤最佳城市。围绕交通生态廊道建设,助力美丽德阳建设工程。围绕满意交通建设,助力幸福德阳建设工程。围绕清廉交通建设,助力清廉德阳建设工程。
杨庆富介绍,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加快推进《德阳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德阳市国家公路和省级公路(含快速通道)国土空间控制规划》《德阳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抓紧谋划及储备一批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厅“十四五”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相关规划及成德眉资同城化专项规划,以获得国家、省上更多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德简段和德都段、成德绵高速公路扩容、德遂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加快推进市域铁路S11线、成都外环铁路、德阳绕城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将积极主动争取上级资金补助,整合各类政府资源做强做实交通融资平台,探索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快突破土地瓶颈,用好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强化国土部门职责,争取更多项目用地指标得以落实。突破机制瓶颈,推进健全建管分离后项目推进机制,厘清各职能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和项目业主相关职责。
建设公园城市
进一步提升旌湖两岸生态环境
德阳市住建局副局长周光述表示,全会提出实施“六大工程”,其中之一就是“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工程”,要求“努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公园城市”,将德阳建成“近者悦、远者来、居者安”的高品质宜居之城。旌湖作为贯通德阳城市南北的水系中轴,提升高品质的旌湖两岸生态环境,是德阳落实“公园城市”理念的集中体现。
据了解,德阳位于成都大都市圈北部及成渝经济区核心,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本底、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具有建设公园城市的优良基础条件。纵观德阳建设历史,旌湖位于德阳城市中心,贯穿城市南北,在生态环境、市民生活、城市形象以及文化旅游等方面承载着众多功能,地位举足轻重,旌湖两岸是体现“公园城市”建设理念的核心区域之一。对旌湖两岸生态进行提升,就是贯彻落实全会要求的务实举措,通过增加生态景观、畅通公共出行、优化市民群众休憩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窗口形象,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公园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旌湖两岸的生态提升正处于方案设计阶段,根据方案的初步设计,旌湖两岸生态提升项目范围北至青衣江路大桥、南至柳梢堰闸桥、东至峨眉山路、西至蓥华山路内旌湖两岸景观绿地,总面积约1770亩。项目内容主要包括步道连通、生态体验、景观功能、城市形象四部分。
旌湖两岸生态提升项目结合海绵城市等先进理念,以“旌城名片,湖岸绿廊”为愿景,集中展现旌湖两岸作为德阳的生态绿廊、生活绿廊、产业绿廊的特色风貌,通过贯通连续的滨江慢行系统、构建可持续的生态绿地空间、打造多层级的滨水活动与业态组合、点亮城市界面与地标节点四大策略,实现旌湖两岸的整体提升与“城、水、人、绿、文”的和谐统一。具体以增加绿地绿化、增加水体水系、增加公园湿地、增加公共空间、增加文体设施等“五增”措施助力生态价值转化,实现城市品质提升,为德阳市民打造更宜居的生态城市,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德阳案例,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