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5 09:57:51
“我和丈夫都是残疾人,以前住在山里,全家收入就靠他每月在外打工的2800元工资。”走出大山,搬进陕西省汉阴县紫云南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罗云的生活变了样。现在,她在五金电子社区工厂找到了工作,周末还到合作社产业园务工,儿女们就近上学。“我每月有2000多元工资,出门两分钟就到工厂。能在家门口挣钱,对腿脚不便的我,就是最幸福的事!”罗云说。
随着社会制度的日益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也有一部分住在大山的村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得明显的改善,其主要原因还是道路不通,为了解决这些原因,让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汉阴县地出台了一项新的政策,让贫困地区的群众搬进新家,并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目前已经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20个,5081户17940名贫困群众搬进了新家。为了使搬迁群众能更好地融入新生活、过上好日子,汉阴县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治理模式,推出了“建强一个支部、建好三大载体、建设八个中心”的“138”治理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为了解决群众不适应等等的问题,36岁的铁佛寺镇四合社区党支部书记郑安元凭借着自己能力给群众做心理工作,使他们对在小区生活更有信心。在面对其他问题的时候四合社区居民谢家平说“郑书记很有方法,家庭矛盾、邻里冲突、卫生问题,她上门调解后,总能妥善解决。”为了充分发挥像郑安元这样的社区党员作用,汉阴县将社区的党组织关系转到搬迁安置社区党支部,并从优秀回乡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种养能手、务工经商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不断为社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
在解决村民经济来源的问题时,汉阴县涧池镇人大主席温汝康说“有了社区管委会、社区工厂、农业园区三大载体支撑,搬迁群众的权益、就业、发展需求得到了切实保障,群众住得下去,也正慢慢富起来。” 汉阴县更在搬迁安置社区组建产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划地到户、委托代管、务工取酬等方式,让外出务工无技、本地就业无岗、迁入务农无地的搬迁群众就近务农,从而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
汉阴县委副书记王毅介绍“截至目前,汉阴县100户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八中心’已全面运行,初步构建起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实现了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通过社区的建设更能够保障村民的生活,在面对大山和社区的比较时就相当于给了群众一个新生的机会。
作者:合江县真龙镇 陈林
2020-08-15 09:57:51
“我和丈夫都是残疾人,以前住在山里,全家收入就靠他每月在外打工的2800元工资。”走出大山,搬进陕西省汉阴县紫云南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罗云的生活变了样。现在,她在五金电子社区工厂找到了工作,周末还到合作社产业园务工,儿女们就近上学。“我每月有2000多元工资,出门两分钟就到工厂。能在家门口挣钱,对腿脚不便的我,就是最幸福的事!”罗云说。
随着社会制度的日益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也有一部分住在大山的村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得明显的改善,其主要原因还是道路不通,为了解决这些原因,让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汉阴县地出台了一项新的政策,让贫困地区的群众搬进新家,并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目前已经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20个,5081户17940名贫困群众搬进了新家。为了使搬迁群众能更好地融入新生活、过上好日子,汉阴县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治理模式,推出了“建强一个支部、建好三大载体、建设八个中心”的“138”治理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为了解决群众不适应等等的问题,36岁的铁佛寺镇四合社区党支部书记郑安元凭借着自己能力给群众做心理工作,使他们对在小区生活更有信心。在面对其他问题的时候四合社区居民谢家平说“郑书记很有方法,家庭矛盾、邻里冲突、卫生问题,她上门调解后,总能妥善解决。”为了充分发挥像郑安元这样的社区党员作用,汉阴县将社区的党组织关系转到搬迁安置社区党支部,并从优秀回乡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种养能手、务工经商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不断为社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
在解决村民经济来源的问题时,汉阴县涧池镇人大主席温汝康说“有了社区管委会、社区工厂、农业园区三大载体支撑,搬迁群众的权益、就业、发展需求得到了切实保障,群众住得下去,也正慢慢富起来。” 汉阴县更在搬迁安置社区组建产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划地到户、委托代管、务工取酬等方式,让外出务工无技、本地就业无岗、迁入务农无地的搬迁群众就近务农,从而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
汉阴县委副书记王毅介绍“截至目前,汉阴县100户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八中心’已全面运行,初步构建起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实现了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通过社区的建设更能够保障村民的生活,在面对大山和社区的比较时就相当于给了群众一个新生的机会。
作者:合江县真龙镇 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