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脱贫攻坚战酷暑 当尖兵

    2020-08-10 21:29:26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黄渡镇十龙村坐落于龙凤坪山顶,距县城47公里,幅员面积约3平方公里,共289户108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197人,贫困率18.1%。营山县供销社从2016年开始抓住政策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2019年全面实现了户脱贫、村退出的脱贫目标。

      抓好“干事创业”的长板,补牢“半吊子”短板。“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空有“花拳绣腿”,实则“学艺不精”,定是干不出“漂亮活”。身处知识爆炸、信息核变的新时代,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短板愈发凸显,扶贫干部一刻也不能放松“本领恐慌”的警惕,要扩大“内存”容量,延长“充电”时间,与新时代同频共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干”的本领终归要在“干”中体现,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真正行稳致远。

      要加强贫困群众的信息管理。建立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都录入系统之中,针对不同情形的贫困户采取相对应的扶持方式,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扶贫干部要用“绣花”的功夫,深入到贫困户家中,细心倾听困难群众心声,细心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情况,细心了解困难群众的收入来源,细心了解困难群众的需求,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急他人之所急,要在第一时间内尽力解决,确保贫困群众享受到最大的实惠。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并保持与贫困群众的常态联系,及时告知处理进度,安抚贫困群众,做贫困群众的贴心人,让贫困群众获得幸福感。

      要在帮扶工作上做细致,扶贫干部要当好产业扶贫的“辅导员”和帮扶致富的“领头雁”,抓牢产业扶贫,夯实脱贫致富基础。要准确掌握脱贫攻坚的各类政策措施,结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及模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切实解决农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增强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长短结合、种养殖并举,解决农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还要按照“主导产业+一户一策”模式,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以电子商务服务点为平台,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从而提高产品效益,拓宽销路,助农增收。

      广大扶贫干部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拼搏进取、真抓实干,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致富,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合江县车辋镇  赵勇)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脱贫攻坚战酷暑 当尖兵

    2020-08-10 21:29:26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黄渡镇十龙村坐落于龙凤坪山顶,距县城47公里,幅员面积约3平方公里,共289户108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197人,贫困率18.1%。营山县供销社从2016年开始抓住政策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2019年全面实现了户脱贫、村退出的脱贫目标。

      抓好“干事创业”的长板,补牢“半吊子”短板。“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空有“花拳绣腿”,实则“学艺不精”,定是干不出“漂亮活”。身处知识爆炸、信息核变的新时代,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短板愈发凸显,扶贫干部一刻也不能放松“本领恐慌”的警惕,要扩大“内存”容量,延长“充电”时间,与新时代同频共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干”的本领终归要在“干”中体现,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真正行稳致远。

      要加强贫困群众的信息管理。建立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都录入系统之中,针对不同情形的贫困户采取相对应的扶持方式,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扶贫干部要用“绣花”的功夫,深入到贫困户家中,细心倾听困难群众心声,细心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情况,细心了解困难群众的收入来源,细心了解困难群众的需求,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急他人之所急,要在第一时间内尽力解决,确保贫困群众享受到最大的实惠。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并保持与贫困群众的常态联系,及时告知处理进度,安抚贫困群众,做贫困群众的贴心人,让贫困群众获得幸福感。

      要在帮扶工作上做细致,扶贫干部要当好产业扶贫的“辅导员”和帮扶致富的“领头雁”,抓牢产业扶贫,夯实脱贫致富基础。要准确掌握脱贫攻坚的各类政策措施,结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及模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切实解决农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增强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长短结合、种养殖并举,解决农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还要按照“主导产业+一户一策”模式,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以电子商务服务点为平台,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从而提高产品效益,拓宽销路,助农增收。

      广大扶贫干部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拼搏进取、真抓实干,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致富,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合江县车辋镇  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