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1 14:51:37
唐探峰 记者 汪美山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第二批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重庆市20个村入选,其中,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旅游强县巫山县两坪乡朝元村、曲尺乡柑园村榜上有名。
柑园村位于长江三峡腹心夔峡与巫峡之间的左岸山坡上,也是巫山“长江花卉长廊”腹心地段。柑园村以蜜甜的恋橙而得名。柑园村系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后安置村,村民历来有种植巫山脆李的习惯和经验。全村8个社870多户2770余人,耕地只有1990余亩。耕地少,勤劳的村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一是将家庭承包的荒山开垦成梯地种脆李;二是按照国家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政策实施退耕还林,种上纽荷花尔柑子。全村连成水果片区,家家都有花果园,少则3、4亩,多则达40多亩,户均5亩以上。
同时,在巫山县相关部门和曲尺乡的支持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村民学习种植水果的实用技术。其中,退伍军人彭德贵艰苦创业,将一片沟槽乱石荒地开垦成梯地栽脆李,儿子彭斌见父亲有病劳作太辛苦,到西南农大学种果技术,回家跟父亲一起科学种脆李,还多次去外地学种果经验。他们种的脆李,品质特优,色好、个大、肉厚、核小、疏脆、汁丰、味甜,头等李市场批发价高达40元每公斤,提高市价近10倍,开了全县脆李高价的先河,被人刮目相看。彭家父子科技种李结硕果,成为全县的先进典型,荣获种李能手、种李金奖。同时,巫山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都高度重视科技种脆李,种李面积发展到28万亩,品质迅速提高,脆李被评为“中华名果”,巫山成为“中国脆李之乡”“全国优质李种植基地县”。
今春以来,由三峡集团投资对柑园村农房进行风貌改造,为脱贫致富“锦上添花”。此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统一按照乡村旅游相适应的农家小院风格进行改造。目前,全村已有36栋38户房屋改造成唐代建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乡村旅游佳地之选。
据了解,柑园村有脆李面积2800亩,年产值4000万元;纽荷尔1800亩,年产值2200万元;枇杷、樱桃、桃子300亩,年产值300万元。全村建档贫困户100户421人,2019年整体摘掉贫困帽,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水果成为脱贫致富的“摇钱树”,绽开水果幸福花。
2020-07-31 14:51:37
唐探峰 记者 汪美山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第二批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重庆市20个村入选,其中,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旅游强县巫山县两坪乡朝元村、曲尺乡柑园村榜上有名。
柑园村位于长江三峡腹心夔峡与巫峡之间的左岸山坡上,也是巫山“长江花卉长廊”腹心地段。柑园村以蜜甜的恋橙而得名。柑园村系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后安置村,村民历来有种植巫山脆李的习惯和经验。全村8个社870多户2770余人,耕地只有1990余亩。耕地少,勤劳的村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一是将家庭承包的荒山开垦成梯地种脆李;二是按照国家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政策实施退耕还林,种上纽荷花尔柑子。全村连成水果片区,家家都有花果园,少则3、4亩,多则达40多亩,户均5亩以上。
同时,在巫山县相关部门和曲尺乡的支持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村民学习种植水果的实用技术。其中,退伍军人彭德贵艰苦创业,将一片沟槽乱石荒地开垦成梯地栽脆李,儿子彭斌见父亲有病劳作太辛苦,到西南农大学种果技术,回家跟父亲一起科学种脆李,还多次去外地学种果经验。他们种的脆李,品质特优,色好、个大、肉厚、核小、疏脆、汁丰、味甜,头等李市场批发价高达40元每公斤,提高市价近10倍,开了全县脆李高价的先河,被人刮目相看。彭家父子科技种李结硕果,成为全县的先进典型,荣获种李能手、种李金奖。同时,巫山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都高度重视科技种脆李,种李面积发展到28万亩,品质迅速提高,脆李被评为“中华名果”,巫山成为“中国脆李之乡”“全国优质李种植基地县”。
今春以来,由三峡集团投资对柑园村农房进行风貌改造,为脱贫致富“锦上添花”。此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统一按照乡村旅游相适应的农家小院风格进行改造。目前,全村已有36栋38户房屋改造成唐代建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乡村旅游佳地之选。
据了解,柑园村有脆李面积2800亩,年产值4000万元;纽荷尔1800亩,年产值2200万元;枇杷、樱桃、桃子300亩,年产值300万元。全村建档贫困户100户421人,2019年整体摘掉贫困帽,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水果成为脱贫致富的“摇钱树”,绽开水果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