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川渝加快公共法律服务共同体建设 健全完善基础性工作 多个项目落地见效

    2020-07-31 11:20:38

      本网讯(记者 赵蝶)昨日,记者从四川省司法厅获悉,根据《重庆市司法局四川省司法厅深化战略合作协同打造“四个共同体”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框架协议》和《川渝司法行政区域合作重点推进项目清单》,为加快川渝公共法律服务共同体建设,推动项目落地见效,近日,四川省司法厅、重庆市司法局在重庆市荣昌区召开了川渝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

      据悉,此次联席会议取得了落地见效的多项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共同体的合作成果。一是审签了《四川省、重庆市公证机构协助核实办法(试行)》,通过明确四川省、重庆市域内的公证机构协助核实的范围、程序、时限、责任、费用等,两地公证机构可通过对与受理公证事项有关的涉及对方出具的证明材料,或者发生在对方所辖范围内需查明的事实进行相互委托代为进行核实,进一步整合两地的公证法律服务资源。二是审签了《四川省、重庆市公证机构证明材料清单(试行)》,通过明确四川省、重庆市域内共用198类公证事项的证明材料清单,进一步深入落实公证“减证便民”工作要求,减少川渝两地公证办理过程中的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推动两地公证事业融合发展。三是审签了《四川省、重庆市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业务指引》,通过明确四川省、重庆市域内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统一收费和办理时限,切实规范两地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执业活动,保障司法鉴定的质量、效率和公信力,适应川渝两地办案工作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四是审签了《四川省、重庆市司法鉴定专家库组建工作方案》,通过明确四川省、重庆市域内共用司法鉴定专家的条件、程序、监管等,实现两地司法鉴定专业技术人才共享、互补,能够为两地开展专业课题、技术交流,解决疑难纷争、突发事件提供客观、科学、专业的专家意见。五是审签了《四川省、重庆市法律援助协作业务指引(试行)》,通过明确四川省、重庆市域内法律援助事项和经济困难标准互认、法律援助机构异地协作等,统一受理标准,进一步加强川渝法律援助工作的交流与协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

      双方希望,要提升抓好本地基础工作、抓实本地法律服务两个认识,加快川渝两地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把本区域公共法律服务的实体、网络、热线平台等基础性工作健全完善起来。要制定公共法律服务项目、质量、评定三大标准,加快实现“两全两快”的目标任务。要探索高端法律服务机构引进孵化、便利群众的对接协作、智慧法律服务协同、项目清单销账等四项工作机制,打造川渝公共法律服务的特色品牌。

      相关新闻

      川渝司法行政系统促进法治

      暨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在达州召开

      为深化川渝司法行政战略合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照川渝司法行政战略合作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近日,川渝司法行政系统促进法治暨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在四川达州召开。会议审定了《川渝边界地区人民调解联防联调工作方案》《川渝地区安置帮教工作合作共建实施方案》《川渝社区矫正合作实施方案》,就夯实川渝边界人民调解工作基层基础,健全完善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工作机制,深化两地刑满释放人员衔接、安置、帮教、远程会见、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以及社区矫正调查评估、执行地认定与变更、跨省(市)委托监督、教育帮扶、信息共享、应急管理协作机制和两地相邻区(县)建立一对一社区矫正监督执法联动机制达成一致意见。

      会上,共同确定了100名川渝地区调解专家,并为调解专家代表颁发了聘书。四川省达州市司法局分别与重庆市垫江县司法局、重庆市梁平区司法局签订了《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协作协议》和《社区矫正跨区域合作协议》。川渝调解专家代表、接边地区司法所长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川渝加快公共法律服务共同体建设 健全完善基础性工作 多个项目落地见效

    2020-07-31 11:20:38

      本网讯(记者 赵蝶)昨日,记者从四川省司法厅获悉,根据《重庆市司法局四川省司法厅深化战略合作协同打造“四个共同体”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框架协议》和《川渝司法行政区域合作重点推进项目清单》,为加快川渝公共法律服务共同体建设,推动项目落地见效,近日,四川省司法厅、重庆市司法局在重庆市荣昌区召开了川渝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

      据悉,此次联席会议取得了落地见效的多项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共同体的合作成果。一是审签了《四川省、重庆市公证机构协助核实办法(试行)》,通过明确四川省、重庆市域内的公证机构协助核实的范围、程序、时限、责任、费用等,两地公证机构可通过对与受理公证事项有关的涉及对方出具的证明材料,或者发生在对方所辖范围内需查明的事实进行相互委托代为进行核实,进一步整合两地的公证法律服务资源。二是审签了《四川省、重庆市公证机构证明材料清单(试行)》,通过明确四川省、重庆市域内共用198类公证事项的证明材料清单,进一步深入落实公证“减证便民”工作要求,减少川渝两地公证办理过程中的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推动两地公证事业融合发展。三是审签了《四川省、重庆市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业务指引》,通过明确四川省、重庆市域内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统一收费和办理时限,切实规范两地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执业活动,保障司法鉴定的质量、效率和公信力,适应川渝两地办案工作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四是审签了《四川省、重庆市司法鉴定专家库组建工作方案》,通过明确四川省、重庆市域内共用司法鉴定专家的条件、程序、监管等,实现两地司法鉴定专业技术人才共享、互补,能够为两地开展专业课题、技术交流,解决疑难纷争、突发事件提供客观、科学、专业的专家意见。五是审签了《四川省、重庆市法律援助协作业务指引(试行)》,通过明确四川省、重庆市域内法律援助事项和经济困难标准互认、法律援助机构异地协作等,统一受理标准,进一步加强川渝法律援助工作的交流与协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

      双方希望,要提升抓好本地基础工作、抓实本地法律服务两个认识,加快川渝两地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把本区域公共法律服务的实体、网络、热线平台等基础性工作健全完善起来。要制定公共法律服务项目、质量、评定三大标准,加快实现“两全两快”的目标任务。要探索高端法律服务机构引进孵化、便利群众的对接协作、智慧法律服务协同、项目清单销账等四项工作机制,打造川渝公共法律服务的特色品牌。

      相关新闻

      川渝司法行政系统促进法治

      暨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在达州召开

      为深化川渝司法行政战略合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照川渝司法行政战略合作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近日,川渝司法行政系统促进法治暨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在四川达州召开。会议审定了《川渝边界地区人民调解联防联调工作方案》《川渝地区安置帮教工作合作共建实施方案》《川渝社区矫正合作实施方案》,就夯实川渝边界人民调解工作基层基础,健全完善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工作机制,深化两地刑满释放人员衔接、安置、帮教、远程会见、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以及社区矫正调查评估、执行地认定与变更、跨省(市)委托监督、教育帮扶、信息共享、应急管理协作机制和两地相邻区(县)建立一对一社区矫正监督执法联动机制达成一致意见。

      会上,共同确定了100名川渝地区调解专家,并为调解专家代表颁发了聘书。四川省达州市司法局分别与重庆市垫江县司法局、重庆市梁平区司法局签订了《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协作协议》和《社区矫正跨区域合作协议》。川渝调解专家代表、接边地区司法所长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