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扶贫路上要“细心”

    2020-07-27 17:26:10

    群众的幸福少不了干部的辛苦,工作越细致,群众脱贫奔小康才越有希望。

      扶贫路上,扶贫干部要用“绣花”的功夫,深入到贫困户家中,细心倾听困难群众心声,细心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情况,细心了解困难群众的收入来源,细心了解困难群众的需求,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急他人之所急,要在第一时间内尽力解决,确保贫困群众享受到最大的实惠。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并保持与贫困群众的常态联系,及时告知处理进度,安抚贫困群众,做贫困群众的贴心人,让贫困群众获得幸福感。

      扶贫路上,我们的扶贫干部多一些责任,多一些担当,多一些接地气的思路。扶贫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幸福不幸福,扶贫干部不能“停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不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形式主义的“空架子”上。扶贫路上,容不得半点虚假,掺不得半点水分。要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细心精准对症施策,穷尽一切办法,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扶贫路上要细心,离不开扶贫干部一心为民的情怀。走访贫困群众,要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走访贫困群众,要带着耐心去走访,认真听听他们的心声与期盼;走访贫困群众,要带着真心去走访,与贫困群众拉拉家常,增加感情。对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扶贫干部要乐意去做,切实把服务贫困群众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在日常生活中,贫困群众是否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大病治疗、孩子教育是否有保障,社会治安、养老防老是否有问题,经济收入、生活水平是否逐步提高,如果这些事情没有做好,贫困群众就有意见,我们的扶贫工作就不会完美。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扶贫路上更应细心。我们不能够只看到建档立卡的群众眼前脱贫,还要着眼将来,让他们将来不返贫,长期能够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特别是那些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不能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群众,要给予他们兜底保障,不让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掉队,切实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扶贫路上要细心。细心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细心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细心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作者:合江县临港街道  赵晓玲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扶贫路上要“细心”

    2020-07-27 17:26:10

    群众的幸福少不了干部的辛苦,工作越细致,群众脱贫奔小康才越有希望。

      扶贫路上,扶贫干部要用“绣花”的功夫,深入到贫困户家中,细心倾听困难群众心声,细心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情况,细心了解困难群众的收入来源,细心了解困难群众的需求,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急他人之所急,要在第一时间内尽力解决,确保贫困群众享受到最大的实惠。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并保持与贫困群众的常态联系,及时告知处理进度,安抚贫困群众,做贫困群众的贴心人,让贫困群众获得幸福感。

      扶贫路上,我们的扶贫干部多一些责任,多一些担当,多一些接地气的思路。扶贫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幸福不幸福,扶贫干部不能“停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不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形式主义的“空架子”上。扶贫路上,容不得半点虚假,掺不得半点水分。要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细心精准对症施策,穷尽一切办法,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扶贫路上要细心,离不开扶贫干部一心为民的情怀。走访贫困群众,要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走访贫困群众,要带着耐心去走访,认真听听他们的心声与期盼;走访贫困群众,要带着真心去走访,与贫困群众拉拉家常,增加感情。对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扶贫干部要乐意去做,切实把服务贫困群众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在日常生活中,贫困群众是否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大病治疗、孩子教育是否有保障,社会治安、养老防老是否有问题,经济收入、生活水平是否逐步提高,如果这些事情没有做好,贫困群众就有意见,我们的扶贫工作就不会完美。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扶贫路上更应细心。我们不能够只看到建档立卡的群众眼前脱贫,还要着眼将来,让他们将来不返贫,长期能够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特别是那些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不能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群众,要给予他们兜底保障,不让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掉队,切实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扶贫路上要细心。细心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细心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细心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作者:合江县临港街道  赵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