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3 17:45:35
未入昌都市卡若区通夏村便听闻,昔日的“乞丐村”成了“万元村”。与沿路的农牧区大不同,宽阔的马路两旁,小楼林立,硬化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有的人家刚买了新车,一派新农村胜景跃然眼前。
逆行中彰显责任和担当。冲锋在前,不畏艰险不仅是崇高的品质,在逆境中磨砺出来的更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卡若区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流域,把物资和美好生活也阻断了。加永尼玛小时候对村子的记忆就是“很多人出去要饭、随地大小便、人畜混居、喝泉水、走泥路、吃青稞糊糊”。1983年,18岁的加永尼玛借钱买了一台拖拉机往返云南、四川、青海等地跑运输,成了通夏村第一个“万元户”。1997年,加永尼玛变卖了卡车,关闭百货店,推掉运输生意,他要竞选村支部书记。当时,村“两委”没人干,村里情况复杂,当村支书倒贴费力不说,还不讨好;村民也说他傻,当村干部一年少挣20多万。可加永尼玛只有一个念头,“自己富了,也想让村里乡亲过上好日子。”
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脱贫为目标,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加永尼玛组建的第一支农民施工队,现已发展成为昌都市唯一具有二级建筑资质的建筑公司,每年带动群众增收130余万元。又带着村民兴办全自动砖瓦厂,引进高品质奶牛饲养技术,搞畜种改良,修建8个仓库进行外包,打破“守着金饭碗找饭吃”的旧局面。村集体经济年底分红每人有两万多元。鼓“口袋”的同时,加永尼玛琢磨让村民“脑袋”也富起来。加永尼玛组织村集体经济出资修建篮球场、休闲广场和文化活动室,以创建示范村为切入点制定村规民约,提升村民素质水平;在每次召开的村民大会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行教育,督促群众主动批评与自我批评;请专家对村民进行泥工、瓦工、电工和拖拉机驾驶等专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打开致富思路,增加就业技能。
培养建设好新生力量,才能阻断贫穷的代际相传。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重要途径。每天天不亮,通夏村达野中心完小门口总是有一个人打着手电筒,等到孩子们都安全入校才离开,他就是加永尼玛。村集体经济每年捐助两三万元用于小学校区建设,对贫困户大学生每人发放教育助学奖励9000元,其他学生分别发放3000元至9000元不等的教育助学奖励金,报销往返路费和在校期间学费。此外,加永尼玛每年还自掏腰包,给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发放1万至2万元助学金。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2006年开始,加永尼玛着力开展荒山边坡治理,设置护林员岗位,组织建档立卡户植树造林。近5年来,通夏村村集体经济共投入生态保护资金108.42万元,栽种树木21261棵,造林面积达1000余亩。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加永尼玛心中的“美丽乡村”梦实现了第一步。
永加尼玛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有第一的责任、第一的行动、第一的担当,立足岗位,求真务实,为建设美丽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事事处处想着群众,大事小事关爱着群众,带领群众走向幸福美丽的康庄大道。
作者:合江县教育局 李静
2020-07-13 17:45:35
未入昌都市卡若区通夏村便听闻,昔日的“乞丐村”成了“万元村”。与沿路的农牧区大不同,宽阔的马路两旁,小楼林立,硬化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有的人家刚买了新车,一派新农村胜景跃然眼前。
逆行中彰显责任和担当。冲锋在前,不畏艰险不仅是崇高的品质,在逆境中磨砺出来的更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卡若区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流域,把物资和美好生活也阻断了。加永尼玛小时候对村子的记忆就是“很多人出去要饭、随地大小便、人畜混居、喝泉水、走泥路、吃青稞糊糊”。1983年,18岁的加永尼玛借钱买了一台拖拉机往返云南、四川、青海等地跑运输,成了通夏村第一个“万元户”。1997年,加永尼玛变卖了卡车,关闭百货店,推掉运输生意,他要竞选村支部书记。当时,村“两委”没人干,村里情况复杂,当村支书倒贴费力不说,还不讨好;村民也说他傻,当村干部一年少挣20多万。可加永尼玛只有一个念头,“自己富了,也想让村里乡亲过上好日子。”
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脱贫为目标,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加永尼玛组建的第一支农民施工队,现已发展成为昌都市唯一具有二级建筑资质的建筑公司,每年带动群众增收130余万元。又带着村民兴办全自动砖瓦厂,引进高品质奶牛饲养技术,搞畜种改良,修建8个仓库进行外包,打破“守着金饭碗找饭吃”的旧局面。村集体经济年底分红每人有两万多元。鼓“口袋”的同时,加永尼玛琢磨让村民“脑袋”也富起来。加永尼玛组织村集体经济出资修建篮球场、休闲广场和文化活动室,以创建示范村为切入点制定村规民约,提升村民素质水平;在每次召开的村民大会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行教育,督促群众主动批评与自我批评;请专家对村民进行泥工、瓦工、电工和拖拉机驾驶等专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打开致富思路,增加就业技能。
培养建设好新生力量,才能阻断贫穷的代际相传。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重要途径。每天天不亮,通夏村达野中心完小门口总是有一个人打着手电筒,等到孩子们都安全入校才离开,他就是加永尼玛。村集体经济每年捐助两三万元用于小学校区建设,对贫困户大学生每人发放教育助学奖励9000元,其他学生分别发放3000元至9000元不等的教育助学奖励金,报销往返路费和在校期间学费。此外,加永尼玛每年还自掏腰包,给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发放1万至2万元助学金。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2006年开始,加永尼玛着力开展荒山边坡治理,设置护林员岗位,组织建档立卡户植树造林。近5年来,通夏村村集体经济共投入生态保护资金108.42万元,栽种树木21261棵,造林面积达1000余亩。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加永尼玛心中的“美丽乡村”梦实现了第一步。
永加尼玛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有第一的责任、第一的行动、第一的担当,立足岗位,求真务实,为建设美丽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事事处处想着群众,大事小事关爱着群众,带领群众走向幸福美丽的康庄大道。
作者:合江县教育局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