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9 15:49:38
据央视新闻消息,近年来,我国网络支付技术和网络娱乐服务业发展迅猛,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现象广受关注,也出现了未成年人为网络游戏或网络直播平台支付较大金额用于充值、“打赏”而形成的纠纷。那么,未成年人打赏有效吗?最高法新出台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的态度是:无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新潮流,随之而来的网络“打赏”以及网络游戏充值成为新的娱乐消费方式。然而,一边是吸引人的付费内容和便捷的支付手段,一边是自控力和认知能力欠缺的未成年人,消费纠纷时有发生。对于此类发生在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的事件究竟该如何处理?
“打赏”行为无效但监护人应当担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依据未成年人的认知水平,很难认定其对网络“打赏”这一消费行为有充分的认知,不少未成年人父母在事件后也未对此进行追认,因此未成年人的“打赏”行为应被认定为无效。然而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和银行卡的密码。若没有做好这些工作,致使未成年人能够进行网络“打赏”行为,属于监护不力,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网络直播平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平台应对主播建立规范审查机制。要加强主播资质的审核,提高主播的准入门槛,履行监管责任和做好正面引导。另一方面,平台应对未成年人消费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对直播用户的使用行为、观看内容等进行分析,防止未成年人产生不合理的消费。(白沙镇 李燕)
2020-06-19 15:49:38
据央视新闻消息,近年来,我国网络支付技术和网络娱乐服务业发展迅猛,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现象广受关注,也出现了未成年人为网络游戏或网络直播平台支付较大金额用于充值、“打赏”而形成的纠纷。那么,未成年人打赏有效吗?最高法新出台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的态度是:无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新潮流,随之而来的网络“打赏”以及网络游戏充值成为新的娱乐消费方式。然而,一边是吸引人的付费内容和便捷的支付手段,一边是自控力和认知能力欠缺的未成年人,消费纠纷时有发生。对于此类发生在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的事件究竟该如何处理?
“打赏”行为无效但监护人应当担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依据未成年人的认知水平,很难认定其对网络“打赏”这一消费行为有充分的认知,不少未成年人父母在事件后也未对此进行追认,因此未成年人的“打赏”行为应被认定为无效。然而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和银行卡的密码。若没有做好这些工作,致使未成年人能够进行网络“打赏”行为,属于监护不力,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网络直播平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平台应对主播建立规范审查机制。要加强主播资质的审核,提高主播的准入门槛,履行监管责任和做好正面引导。另一方面,平台应对未成年人消费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对直播用户的使用行为、观看内容等进行分析,防止未成年人产生不合理的消费。(白沙镇 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