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青年干部要在基层“待得住”“练真功”“强底气”

    2020-06-19 17:36:16

    今年以来,靖江市结合“一线育苗工程”,选派多批年轻干部到“八个一线”挂职锻炼,目的是通过挂职锻炼,帮助年轻同志在基层一线提升专业能力。并制定出台《挂职干部管理考核暂行办法》,明确“三忌”要求,即:忌“镀金”思想,为试图靠挂职熬阅历、混资历的“过客”敲响警钟;忌“功利”思想,树立“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拿出“干一行、爱一行”的钻劲,沉下心来,踏实工作;忌“露怯”思想,始终抱着谦虚之心,敢于开展自我批评,多红脸出汗,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在风雨中摔打出铁身板,在坎坷中砥砺成有用之才。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基层因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于广大年轻干部来说,是施展才华、学习进步的大舞台,更是促使其快速成长的“磨刀石”。然而,如何更好的发挥优势服务基层,又能在服务基层中历练并提升自我?不仅需要“有字书”中的理论知识作指导,更需要从工作实践的“无字书”中汲取经验教训。具体就是要做到“待得住”“练真功”“强底气”。

      苦练内功不浮躁,静下心来“待得住”。古语有云,“既来之,则安之”。青年干部要想很好的锻炼自己,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要想更好的服务基层、服务群众,那么,最重要就是要“待得住”。沉不住气,受不了苦,静不下心,是注定会半途而废,一事无成。只有端正心态,戒除“镀镀金”、“跳跳板”的思想,尽可能多干事、干实事、长本事,才能大有作为。青年干部要能在基层“待得住”,就要在思想上下基层,努力克服心态消极、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等不良倾向,在思想上端正认识,自觉扎牢“信念”之根,正确把握前进方向,明确责任担当。面对艰苦的条件,就要脚踏实地,既不浮躁,也不消极,心静下来,神专下来,做好吃苦的准备,挽起袖子好好地干一场,让青春在基层绽放。

      咬紧牙关不放松,一线磨砺“练真功”。“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基层工作繁杂且条件艰苦,“一根针要穿起千条线”。然而一名干部要想快速成长,总离不开“摸爬滚打”和“风吹雨打”,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候,也接受过长达7年的知青岁月磨炼。青年干部大多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尤其是缺乏农村的工作经历,面对艰苦的条件,容易出现工作“跟不上”、生活“不适应”等问题。此时,就需要青年干部克服急躁心理、畏难情绪和逃避思想,以无畏的精神挑战困难,以顽强的拼搏战胜困难,把实践锻炼视作“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过程,实实在在去做好每一样最基础的群众工作,在复杂艰苦的工作环境中练出“真本领”和“真功夫”,日后才能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避免“本领恐慌”的危机。

      迎难而上不推卸,为民服务“强底气”。“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青年干部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始终把人民当作“上帝”和“衣食父母”。始终热爱人民、关心人民,帮助人民、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人民。时刻把党和自己,深深地根植于人民的沃土中,帮百姓之所帮,想百姓之所想,为百姓之所为。党员干部做工作,想要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行得端、立得正、站得稳,就要放低姿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尽力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群众谋利益。始终做到心中有民、心中为民,才能真正获真金,强底气。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青年干部只有坚持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墩苗”,在复杂环境、艰苦岗位、关键时刻“墩苗”,在基层经风雨、见世面,长本领、增才干,练就过硬的本领,成为可负重托、能担大任的栋梁之材,才能昂首阔步在更远更宽的事业征程上。(文/杜鹃花)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青年干部要在基层“待得住”“练真功”“强底气”

    2020-06-19 17:36:16

    今年以来,靖江市结合“一线育苗工程”,选派多批年轻干部到“八个一线”挂职锻炼,目的是通过挂职锻炼,帮助年轻同志在基层一线提升专业能力。并制定出台《挂职干部管理考核暂行办法》,明确“三忌”要求,即:忌“镀金”思想,为试图靠挂职熬阅历、混资历的“过客”敲响警钟;忌“功利”思想,树立“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拿出“干一行、爱一行”的钻劲,沉下心来,踏实工作;忌“露怯”思想,始终抱着谦虚之心,敢于开展自我批评,多红脸出汗,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在风雨中摔打出铁身板,在坎坷中砥砺成有用之才。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基层因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于广大年轻干部来说,是施展才华、学习进步的大舞台,更是促使其快速成长的“磨刀石”。然而,如何更好的发挥优势服务基层,又能在服务基层中历练并提升自我?不仅需要“有字书”中的理论知识作指导,更需要从工作实践的“无字书”中汲取经验教训。具体就是要做到“待得住”“练真功”“强底气”。

      苦练内功不浮躁,静下心来“待得住”。古语有云,“既来之,则安之”。青年干部要想很好的锻炼自己,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要想更好的服务基层、服务群众,那么,最重要就是要“待得住”。沉不住气,受不了苦,静不下心,是注定会半途而废,一事无成。只有端正心态,戒除“镀镀金”、“跳跳板”的思想,尽可能多干事、干实事、长本事,才能大有作为。青年干部要能在基层“待得住”,就要在思想上下基层,努力克服心态消极、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等不良倾向,在思想上端正认识,自觉扎牢“信念”之根,正确把握前进方向,明确责任担当。面对艰苦的条件,就要脚踏实地,既不浮躁,也不消极,心静下来,神专下来,做好吃苦的准备,挽起袖子好好地干一场,让青春在基层绽放。

      咬紧牙关不放松,一线磨砺“练真功”。“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基层工作繁杂且条件艰苦,“一根针要穿起千条线”。然而一名干部要想快速成长,总离不开“摸爬滚打”和“风吹雨打”,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候,也接受过长达7年的知青岁月磨炼。青年干部大多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尤其是缺乏农村的工作经历,面对艰苦的条件,容易出现工作“跟不上”、生活“不适应”等问题。此时,就需要青年干部克服急躁心理、畏难情绪和逃避思想,以无畏的精神挑战困难,以顽强的拼搏战胜困难,把实践锻炼视作“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过程,实实在在去做好每一样最基础的群众工作,在复杂艰苦的工作环境中练出“真本领”和“真功夫”,日后才能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避免“本领恐慌”的危机。

      迎难而上不推卸,为民服务“强底气”。“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青年干部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始终把人民当作“上帝”和“衣食父母”。始终热爱人民、关心人民,帮助人民、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人民。时刻把党和自己,深深地根植于人民的沃土中,帮百姓之所帮,想百姓之所想,为百姓之所为。党员干部做工作,想要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行得端、立得正、站得稳,就要放低姿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尽力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群众谋利益。始终做到心中有民、心中为民,才能真正获真金,强底气。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青年干部只有坚持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墩苗”,在复杂环境、艰苦岗位、关键时刻“墩苗”,在基层经风雨、见世面,长本领、增才干,练就过硬的本领,成为可负重托、能担大任的栋梁之材,才能昂首阔步在更远更宽的事业征程上。(文/杜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