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脱贫奔小康,知识分子献力量

    2020-06-15 11:57:26

    高老师好!您教的办法真好用啊,春节期间栽下的黄精都起来了,您看看我这50亩地的黄精齐刷刷都一尺多深了,轩(河南洛阳方言:漂亮)得很啊!”“确实不错,不过气温升起来了,草也旺长,一定要及时除草,别让杂草争养分……”前不久,在河南省嵩县车村镇源生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黄精种植大田里,负责人樊留栓用微信视频方式,向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高致明报喜。

      60岁的高致明是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药材系教授,为了下乡培训中药材种植带头人,他常年奔波于河南十多个县,累计帮助带动数万家庭实现脱贫奔小康的梦想。不久前,河南嵩县车村镇合作社的大田里黄精长势旺盛,负责人樊留栓通过微信视屏向高致明传递喜讯,高致明在欣喜之余又耐心地为农户指导后续种植意见。高致明坚持每天给农户指导药材生产,他也成为了是农户们心中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

      电话不关机,联系不能断。高致明喜欢到山里,能和农民兄弟拉拉家常比啥都强。但今年由于疫情原因,他只能在家靠手机和老乡们联系。作为河南中药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致力于豫西山区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高致明至今仍疾病缠身,但他仍然坚守初心,继续为老乡们脱贫奔小康的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很多地方政府、药材商、中药材种植户慕名而来,但他一如既往地帮大家解决问题,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他的电话是不关机的,他说和老百姓联系的线不能断,这一温暖的举动让我们为之动容。

      讲授接地气,农户得丰收。在高致明耐心专业的指导下,很多种植户取得大丰收。黄小勇种植的蒲公英不断出现死苗,情急下他便第一次向高致明“求救”。高致明得知情况后不仅仔细询问,还亲自上门诊断,在实地考察后,高致明给出解决方案让黄小勇避免了损失。两年来,在高致明的指导下,黄小勇的中药种植已形成一套优良的模式,产量大幅提升,产品甚至大量出口到国外。黄小勇被高致明悬壶济世的精神感染,认识到自己肩上更多的社会责任,并向尉氏县中医院捐赠500余斤艾草。和黄小勇有同样经历的还有熊念兵,他是当地的种药“大能人”,他在苍术种植方面多次与高致明联系,他常说“高教授讲的东西接地气,对农民管用。”致富带头人刘守华生产的何首乌、白术、赤芍多产稳销,还解决了几十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高致明的帮助和指导,而高致明也乐于坚守这份责任。

      德艺双馨,高人之处。河南省中药材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陈彦亮对高致明的评价颇高,他说:“真正能给农民带来财富,真正能够带领农民脱贫的,还真正是属咱们高老师”。这三个“真正”充分肯定了高致明的高水平和带领农民脱贫的决心和毅力。高致明还会向药农、药商传达“做药就是在做人品,要把药做好,首先得把人做好”的道理,每次调研都认真负责,绝不容许弄虚作假。即使在疫情期间,高致明也绝不耽误老乡们的致富进程,和陈彦亮“天天煲电话粥”做来年的计划,最晚聊到夜里11点。让我们心生敬意的不仅是高老师的精湛的教学水平,更是他超高的道德水平,这便是他的“高人之处”!

      脱贫奔小康,知识分子献力量。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倒计时时刻,我们要感谢这路上像高致明一样无私奉献的人们,为打赢攻坚战,实现真脱贫,我们依然需要“高致明”们,需要他们带领我们继续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再创佳绩,他们勇于付出、不畏困难的实干精神,是面对困难无畏的斗志,是摆脱困境强烈的雄心,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实的“心灵堡垒”。扶贫当扶志,脱贫当树志,高致明传授“点金术”不仅医穷,更是时时处处在“医心”,他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水平感动并感染着无数人,从思想根源上扶其志、树其念,这样才能更好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作者:合江县教育局 袁敏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脱贫奔小康,知识分子献力量

    2020-06-15 11:57:26

    高老师好!您教的办法真好用啊,春节期间栽下的黄精都起来了,您看看我这50亩地的黄精齐刷刷都一尺多深了,轩(河南洛阳方言:漂亮)得很啊!”“确实不错,不过气温升起来了,草也旺长,一定要及时除草,别让杂草争养分……”前不久,在河南省嵩县车村镇源生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黄精种植大田里,负责人樊留栓用微信视频方式,向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高致明报喜。

      60岁的高致明是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药材系教授,为了下乡培训中药材种植带头人,他常年奔波于河南十多个县,累计帮助带动数万家庭实现脱贫奔小康的梦想。不久前,河南嵩县车村镇合作社的大田里黄精长势旺盛,负责人樊留栓通过微信视屏向高致明传递喜讯,高致明在欣喜之余又耐心地为农户指导后续种植意见。高致明坚持每天给农户指导药材生产,他也成为了是农户们心中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

      电话不关机,联系不能断。高致明喜欢到山里,能和农民兄弟拉拉家常比啥都强。但今年由于疫情原因,他只能在家靠手机和老乡们联系。作为河南中药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致力于豫西山区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高致明至今仍疾病缠身,但他仍然坚守初心,继续为老乡们脱贫奔小康的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很多地方政府、药材商、中药材种植户慕名而来,但他一如既往地帮大家解决问题,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他的电话是不关机的,他说和老百姓联系的线不能断,这一温暖的举动让我们为之动容。

      讲授接地气,农户得丰收。在高致明耐心专业的指导下,很多种植户取得大丰收。黄小勇种植的蒲公英不断出现死苗,情急下他便第一次向高致明“求救”。高致明得知情况后不仅仔细询问,还亲自上门诊断,在实地考察后,高致明给出解决方案让黄小勇避免了损失。两年来,在高致明的指导下,黄小勇的中药种植已形成一套优良的模式,产量大幅提升,产品甚至大量出口到国外。黄小勇被高致明悬壶济世的精神感染,认识到自己肩上更多的社会责任,并向尉氏县中医院捐赠500余斤艾草。和黄小勇有同样经历的还有熊念兵,他是当地的种药“大能人”,他在苍术种植方面多次与高致明联系,他常说“高教授讲的东西接地气,对农民管用。”致富带头人刘守华生产的何首乌、白术、赤芍多产稳销,还解决了几十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高致明的帮助和指导,而高致明也乐于坚守这份责任。

      德艺双馨,高人之处。河南省中药材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陈彦亮对高致明的评价颇高,他说:“真正能给农民带来财富,真正能够带领农民脱贫的,还真正是属咱们高老师”。这三个“真正”充分肯定了高致明的高水平和带领农民脱贫的决心和毅力。高致明还会向药农、药商传达“做药就是在做人品,要把药做好,首先得把人做好”的道理,每次调研都认真负责,绝不容许弄虚作假。即使在疫情期间,高致明也绝不耽误老乡们的致富进程,和陈彦亮“天天煲电话粥”做来年的计划,最晚聊到夜里11点。让我们心生敬意的不仅是高老师的精湛的教学水平,更是他超高的道德水平,这便是他的“高人之处”!

      脱贫奔小康,知识分子献力量。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倒计时时刻,我们要感谢这路上像高致明一样无私奉献的人们,为打赢攻坚战,实现真脱贫,我们依然需要“高致明”们,需要他们带领我们继续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再创佳绩,他们勇于付出、不畏困难的实干精神,是面对困难无畏的斗志,是摆脱困境强烈的雄心,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实的“心灵堡垒”。扶贫当扶志,脱贫当树志,高致明传授“点金术”不仅医穷,更是时时处处在“医心”,他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水平感动并感染着无数人,从思想根源上扶其志、树其念,这样才能更好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作者:合江县教育局 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