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1 17:23:00
双定向和单独划线政策拓展了贫困地区基层人才的发展空间,两项政策都限当地有效,有利于贫困地区稳定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让更多的人才愿意在贫困地区和基层一线扎根工作。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人才资源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当下,人才更是关键因素。但是,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才供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衡状态,特别是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引才难”“留才难”问题尤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为青年人才成长成才铺路搭桥,把人才种子播进新时代的沃土。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为人才愿意来。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要想引得凤凰来,必先栽好梧桐树。党和政府要依托本身的人文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积极为要干事、能干事的人才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创业机遇,让人才在基层有发展的空间和平台,有展露才能的舞台,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基层发挥才能。其次,还要进一步规范引进机制,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政策引进高素质人才,挖掘待激活、被埋没的“田秀才”“土专家”,让“潜蛟困凤”发挥真正的价值。
改善农村环境,健全保障机制,让人才愿意留。如何让人才自愿扎根基层,关键在于“留心”。留心先要安心,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放开手脚有所作为。农村不乏沉疴积弊,公共服务、工作环境、待遇水平等软硬件方面与城市存在显著差距,这就需要创优农村环境、健全落实保障机制,根据地区实际制定外地干部的关怀措施,加强对人才的关心,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社保待遇以及子女上学等问题,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驾齐驱,切实增强人才在基层归属感,让人才在基层落地生根。
拓宽引才渠道,创新培养模式,让人才“扎堆儿”。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秉持人人皆可成才的新理念,制定切合实际的乡村人才培养战略,实施一系列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对于紧缺人才,可针对基层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合理制定人才招录标准,打破地域限制,降低考录准入门槛,使招录的人才能找到自己适合的岗位,各显其能,各挥自见。通过校企办学等模式,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批“订单式”本土人才。既缓解了当代青年的就业压力,也让更多青年人才在基层找到自己的舞台,让他们对基层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信心,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为人才扎根基层厚植沃土,才能以人才之基筑乡村振兴之厦!(合江县总工会 杨小丽)
2020-06-11 17:23:00
双定向和单独划线政策拓展了贫困地区基层人才的发展空间,两项政策都限当地有效,有利于贫困地区稳定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让更多的人才愿意在贫困地区和基层一线扎根工作。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人才资源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当下,人才更是关键因素。但是,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才供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衡状态,特别是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引才难”“留才难”问题尤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为青年人才成长成才铺路搭桥,把人才种子播进新时代的沃土。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为人才愿意来。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要想引得凤凰来,必先栽好梧桐树。党和政府要依托本身的人文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积极为要干事、能干事的人才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创业机遇,让人才在基层有发展的空间和平台,有展露才能的舞台,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基层发挥才能。其次,还要进一步规范引进机制,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政策引进高素质人才,挖掘待激活、被埋没的“田秀才”“土专家”,让“潜蛟困凤”发挥真正的价值。
改善农村环境,健全保障机制,让人才愿意留。如何让人才自愿扎根基层,关键在于“留心”。留心先要安心,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放开手脚有所作为。农村不乏沉疴积弊,公共服务、工作环境、待遇水平等软硬件方面与城市存在显著差距,这就需要创优农村环境、健全落实保障机制,根据地区实际制定外地干部的关怀措施,加强对人才的关心,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社保待遇以及子女上学等问题,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驾齐驱,切实增强人才在基层归属感,让人才在基层落地生根。
拓宽引才渠道,创新培养模式,让人才“扎堆儿”。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秉持人人皆可成才的新理念,制定切合实际的乡村人才培养战略,实施一系列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对于紧缺人才,可针对基层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合理制定人才招录标准,打破地域限制,降低考录准入门槛,使招录的人才能找到自己适合的岗位,各显其能,各挥自见。通过校企办学等模式,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批“订单式”本土人才。既缓解了当代青年的就业压力,也让更多青年人才在基层找到自己的舞台,让他们对基层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信心,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为人才扎根基层厚植沃土,才能以人才之基筑乡村振兴之厦!(合江县总工会 杨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