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脱贫摘帽”摘不掉责任情怀

    2020-05-29 16:37:36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情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事。对脱贫攻坚工作,他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每年两会,他都反复强调脱贫攻坚工作。

      在余下的日子里,如何啃下“硬骨头”、打赢“收官战”?加强脱贫工作绩效巩固,稳定脱贫政策连续性,继续推进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衔接。

      不摘责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摘帽是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的重要标志,成绩值得肯定,但远未到庆祝之时。贫困地区即便成功脱贫,也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当贫困地区受到的政策帮扶和支援逐渐减少,巩固脱贫成果、增强发展后劲的压力就更大。俗话说,“螺丝拧了一半就松劲,最后还是会脱落的。”脱贫之路刚迈出第一步,只是完成了一个小目标,这个时候松口气、歇歇脚、掉链子,会影响扶贫工作的落实,抵御风险能力弱的贫困群众很可能因此返贫。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贫困与脱贫之间反反复复,容易打击脱贫者信心,损害政府公信力,让脱贫功效大打折扣。

      不摘责任,持续提升脱贫能力。脱贫摘帽之后,更应把目光聚焦在总结经验教训上,思考如何未雨绸缪、防范“返贫风险”,如何保持清醒头脑、持续发力。绝对贫困消除后,更要注重解决社会公共服务获得上的相对贫困,如改善基层教育设施条件,缩小知识能力素质差距;提升医疗卫生条件,缩小社会公共服务差距;探索转型扶贫新政策新方法,不断满足贫困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等。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厘清工作思路,找准问题症结,充分整合资源,精准发力,综合施策,一步一个脚印,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为脱贫群众发财致富夯实基础。

      不摘责任,必须念好问责“紧箍咒”。脱贫之路走得稳、走得好,离不开扶贫干部的付出。有的地方摘了贫困帽,扶贫干部就如同卸了担子、没了责任,思想上懈怠、行动上拖沓,还想着通过各种庆祝活动宣传政绩给自己脸上贴金。落实国务院扶贫办通知精神,对违反约束规定、发生禁止作为事项的贫困县,除了通过年度考核评级进行惩戒之外,还应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约谈,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实行责任追究,公开通报曝光。重巡查、严考核、强监管,脱贫工作才会更扎实。

      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无疑警醒所有扶贫干部,时刻绷紧责任弦,继续艰苦奋斗,保持脱贫攻坚不松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不务虚功、没有水分,摘帽才能摘得更彻底。在扶贫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良好开局下,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点关注脱贫后如何持续发展、政策如何有效延续,真正摆脱贫困影子、甩掉贫困根子,让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起实现全面小康。(合江县纪委驻发改局纪检监察组 陈玉霞)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脱贫摘帽”摘不掉责任情怀

    2020-05-29 16:37:36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情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事。对脱贫攻坚工作,他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每年两会,他都反复强调脱贫攻坚工作。

      在余下的日子里,如何啃下“硬骨头”、打赢“收官战”?加强脱贫工作绩效巩固,稳定脱贫政策连续性,继续推进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衔接。

      不摘责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摘帽是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的重要标志,成绩值得肯定,但远未到庆祝之时。贫困地区即便成功脱贫,也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当贫困地区受到的政策帮扶和支援逐渐减少,巩固脱贫成果、增强发展后劲的压力就更大。俗话说,“螺丝拧了一半就松劲,最后还是会脱落的。”脱贫之路刚迈出第一步,只是完成了一个小目标,这个时候松口气、歇歇脚、掉链子,会影响扶贫工作的落实,抵御风险能力弱的贫困群众很可能因此返贫。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贫困与脱贫之间反反复复,容易打击脱贫者信心,损害政府公信力,让脱贫功效大打折扣。

      不摘责任,持续提升脱贫能力。脱贫摘帽之后,更应把目光聚焦在总结经验教训上,思考如何未雨绸缪、防范“返贫风险”,如何保持清醒头脑、持续发力。绝对贫困消除后,更要注重解决社会公共服务获得上的相对贫困,如改善基层教育设施条件,缩小知识能力素质差距;提升医疗卫生条件,缩小社会公共服务差距;探索转型扶贫新政策新方法,不断满足贫困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等。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厘清工作思路,找准问题症结,充分整合资源,精准发力,综合施策,一步一个脚印,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为脱贫群众发财致富夯实基础。

      不摘责任,必须念好问责“紧箍咒”。脱贫之路走得稳、走得好,离不开扶贫干部的付出。有的地方摘了贫困帽,扶贫干部就如同卸了担子、没了责任,思想上懈怠、行动上拖沓,还想着通过各种庆祝活动宣传政绩给自己脸上贴金。落实国务院扶贫办通知精神,对违反约束规定、发生禁止作为事项的贫困县,除了通过年度考核评级进行惩戒之外,还应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约谈,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实行责任追究,公开通报曝光。重巡查、严考核、强监管,脱贫工作才会更扎实。

      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无疑警醒所有扶贫干部,时刻绷紧责任弦,继续艰苦奋斗,保持脱贫攻坚不松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不务虚功、没有水分,摘帽才能摘得更彻底。在扶贫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良好开局下,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点关注脱贫后如何持续发展、政策如何有效延续,真正摆脱贫困影子、甩掉贫困根子,让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起实现全面小康。(合江县纪委驻发改局纪检监察组 陈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