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生态扶贫,创造绿色财富

    2020-05-18 15:55:56

    挎着水壶,拎着干粮,贵州省荔波县架桥村贫困户柏应权又开始了一天的巡林工作,“当上护林员,家门口上班,一年工资上万元,脱贫稳稳的。”既要保生态,也要富口袋,荔波县选聘4000名生态护林员,带动他们脱贫致富。

      加大政策扶持,发展绿色生态经济。2016年以来,在中西部22个省份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中央层面共安排贫困地区林草资金1500多亿元;新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全部安排给贫困地区,重点地区贫困户户均获得财产性收入9000元。许多贫困地区因地制宜挖掘生态优势,宜林则林、宜草则草,5年来,油茶种植面积扩大到5500万亩,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70家。

      增强护林队伍力量,拓展群众增收渠道。2016年以来,中央资金累计安排140亿元,在贫困地区选聘1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不仅有效充实了基层生态保护队伍,织牢了生态脆弱区保护网,也拓展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群众能干活了,青山有人守了。在华池县,1693名贫困人口当上生态护林员,年人均补助8000元。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绿色产业融合。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果加工,新产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我国首批认定国家森林乡村7586个,依托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贫困户达35万户,年户均增收3500元。目前全国新组建了2.1万个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吸纳120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国家林草局选派科技专家、特派员深入贫困地区,创建“科技+企业+贫困户”扶贫模式,培训乡土专家和林农80多万人次。

      生态扶贫不仅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还是自然财富。在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同时也保护了绿水青山。

      作者:合江县教育局 袁敏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生态扶贫,创造绿色财富

    2020-05-18 15:55:56

    挎着水壶,拎着干粮,贵州省荔波县架桥村贫困户柏应权又开始了一天的巡林工作,“当上护林员,家门口上班,一年工资上万元,脱贫稳稳的。”既要保生态,也要富口袋,荔波县选聘4000名生态护林员,带动他们脱贫致富。

      加大政策扶持,发展绿色生态经济。2016年以来,在中西部22个省份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中央层面共安排贫困地区林草资金1500多亿元;新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全部安排给贫困地区,重点地区贫困户户均获得财产性收入9000元。许多贫困地区因地制宜挖掘生态优势,宜林则林、宜草则草,5年来,油茶种植面积扩大到5500万亩,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70家。

      增强护林队伍力量,拓展群众增收渠道。2016年以来,中央资金累计安排140亿元,在贫困地区选聘1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不仅有效充实了基层生态保护队伍,织牢了生态脆弱区保护网,也拓展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群众能干活了,青山有人守了。在华池县,1693名贫困人口当上生态护林员,年人均补助8000元。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绿色产业融合。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果加工,新产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我国首批认定国家森林乡村7586个,依托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贫困户达35万户,年户均增收3500元。目前全国新组建了2.1万个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吸纳120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国家林草局选派科技专家、特派员深入贫困地区,创建“科技+企业+贫困户”扶贫模式,培训乡土专家和林农80多万人次。

      生态扶贫不仅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还是自然财富。在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同时也保护了绿水青山。

      作者:合江县教育局 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