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致敬“草鞋书记”

    2020-05-09 16:16:36

    “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这是杨善洲生前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杨善洲退休后回到家乡云南施甸植树造林,在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筑起一片绿洲。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焦裕禄同志兰考治沙,到为民服务永远开怀的周永开,再到始终同人民群众奋战在一起的草鞋书记,老一辈的党员干部都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老一辈党员干部为榜样,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理念,用一辈子的时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的宗旨。

      心怀人民,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杨善洲1951年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云南省施甸县委书记、保山地委书记等职。他一辈子爱和群众一起劳动,下乡时常把锄头带在身边,还喜欢戴草帽、穿草鞋,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 1985年,昌宁县金华乡遭受严重水灾,时任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立即提议暂停在建的地委办公大楼,把资金用来救灾。杨善洲说:“眼看着人民群众受苦,我们却悠闲地坐在富丽堂皇的大楼里,觉得有愧!”

      干事创业,始终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在其位,尽其责。坚守初心,无私奉献。在职期间,杨善洲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推广科学种田、兴修水利设施,把深山大沟建成了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草鞋书记”崇高精神,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退而不休,让党徽在植树造林中闪耀。1988年,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后,主动放弃到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带领群众历尽艰辛义务植树造林。二十二载辛勤耕耘,杨善洲带着干部群众,植树造林5.6万亩,让大亮山披上绿装。他还带领大家修建林区公路18公里,架设输电线路4公里多,让大亮山群众过上通路通电的生活。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年轻党员干部,更应该向榜样靠齐,让青春在时代的洪流中奋勇搏击,勇立潮头、迎难而上,让青春写进岗位奋斗的篇章中,将人生自觉融入到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征程里,熠熠生辉、绽放光芒。

      作者:合江县天立学校 千娓妮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致敬“草鞋书记”

    2020-05-09 16:16:36

    “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这是杨善洲生前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杨善洲退休后回到家乡云南施甸植树造林,在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筑起一片绿洲。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焦裕禄同志兰考治沙,到为民服务永远开怀的周永开,再到始终同人民群众奋战在一起的草鞋书记,老一辈的党员干部都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老一辈党员干部为榜样,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理念,用一辈子的时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的宗旨。

      心怀人民,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杨善洲1951年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云南省施甸县委书记、保山地委书记等职。他一辈子爱和群众一起劳动,下乡时常把锄头带在身边,还喜欢戴草帽、穿草鞋,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 1985年,昌宁县金华乡遭受严重水灾,时任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立即提议暂停在建的地委办公大楼,把资金用来救灾。杨善洲说:“眼看着人民群众受苦,我们却悠闲地坐在富丽堂皇的大楼里,觉得有愧!”

      干事创业,始终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在其位,尽其责。坚守初心,无私奉献。在职期间,杨善洲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推广科学种田、兴修水利设施,把深山大沟建成了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草鞋书记”崇高精神,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退而不休,让党徽在植树造林中闪耀。1988年,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后,主动放弃到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带领群众历尽艰辛义务植树造林。二十二载辛勤耕耘,杨善洲带着干部群众,植树造林5.6万亩,让大亮山披上绿装。他还带领大家修建林区公路18公里,架设输电线路4公里多,让大亮山群众过上通路通电的生活。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年轻党员干部,更应该向榜样靠齐,让青春在时代的洪流中奋勇搏击,勇立潮头、迎难而上,让青春写进岗位奋斗的篇章中,将人生自觉融入到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征程里,熠熠生辉、绽放光芒。

      作者:合江县天立学校 千娓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