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9 16:13:21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但国际疫情持续蔓延扩散,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困难、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多,消费、投资、出口等出现下降,就业压力明显加大,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抓实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用“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弹好“防”“保”“稳”“进”四个琴键,协调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抓好疫情态化防控常,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更大更精准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在复杂形势中由被动转为主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防”是前提。疫情防控常态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疫情防控常态化,有效防控疫情,经济社会才能稳步恢复常态。当前复工复产的有序展开,正是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进行的,脱离开疫情防控这个前提谈经济社会发展,都是徒劳无功、毫无意义的。疫情防控常态化,采取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防控措施,筑牢严密防线,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保持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慎终如始,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放松歇一歇的思想,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形成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持久战。
“保”是底线。受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受到巨大冲击,从“六稳”到“六保”,是底线思维和着眼大局的生动体现,是中央对国内外形势有了更精准的判断和更到位、更务实的部署。既把握了力度,也把握了节奏,是疫情新形势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的及时调整。只有提高风险意识,才能防患未然,做好底线防御,才有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是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内在要求;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都是为兜住民生底线提供的必要保障,为释放消费潜力提供支持。“六保”对稳住中国经济基本盘至关重要,政府必须以更大力度发挥调控手段,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兜住民生底线,在此基础上,全经济社会才能被盘活带动起来。
“稳”是大局。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困难和挑战,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只有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才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进而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要清醒看到,国外疫情仍在持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我们必须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稳定经济增长,积极扩大国内需求,释放消费潜力,做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扩大居民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进”是目标。我们要看到,中国市场规模大、成长快、潜力充裕的基本特点不会改变,足够有效支撑经济的长期增长。同时,持续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创新,也将不断激发经济的内生动力、潜力和活力。近来“直播带货”、线上团购、在线教育等线上新消费方式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消费的不足,起到了扩内需、促消费的作用,为消费注入一股强大的新血液。消费方式的创新,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对提振经济动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将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高度融合,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大力推动新基建、新消费、新投资等新模式新需求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在稳中实现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
我们完全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之下,以十四亿人民凝心聚力的磅礴力量,定能打好三大攻坚战,重振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作者:合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姚小波
2020-05-09 16:13:21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但国际疫情持续蔓延扩散,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困难、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多,消费、投资、出口等出现下降,就业压力明显加大,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抓实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用“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弹好“防”“保”“稳”“进”四个琴键,协调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抓好疫情态化防控常,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更大更精准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在复杂形势中由被动转为主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防”是前提。疫情防控常态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疫情防控常态化,有效防控疫情,经济社会才能稳步恢复常态。当前复工复产的有序展开,正是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进行的,脱离开疫情防控这个前提谈经济社会发展,都是徒劳无功、毫无意义的。疫情防控常态化,采取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防控措施,筑牢严密防线,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保持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慎终如始,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放松歇一歇的思想,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形成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持久战。
“保”是底线。受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受到巨大冲击,从“六稳”到“六保”,是底线思维和着眼大局的生动体现,是中央对国内外形势有了更精准的判断和更到位、更务实的部署。既把握了力度,也把握了节奏,是疫情新形势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的及时调整。只有提高风险意识,才能防患未然,做好底线防御,才有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是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内在要求;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都是为兜住民生底线提供的必要保障,为释放消费潜力提供支持。“六保”对稳住中国经济基本盘至关重要,政府必须以更大力度发挥调控手段,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兜住民生底线,在此基础上,全经济社会才能被盘活带动起来。
“稳”是大局。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困难和挑战,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只有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才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进而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要清醒看到,国外疫情仍在持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我们必须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稳定经济增长,积极扩大国内需求,释放消费潜力,做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扩大居民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进”是目标。我们要看到,中国市场规模大、成长快、潜力充裕的基本特点不会改变,足够有效支撑经济的长期增长。同时,持续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创新,也将不断激发经济的内生动力、潜力和活力。近来“直播带货”、线上团购、在线教育等线上新消费方式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消费的不足,起到了扩内需、促消费的作用,为消费注入一股强大的新血液。消费方式的创新,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对提振经济动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将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高度融合,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大力推动新基建、新消费、新投资等新模式新需求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在稳中实现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
我们完全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之下,以十四亿人民凝心聚力的磅礴力量,定能打好三大攻坚战,重振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作者:合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姚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