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不负所托,功成有我

    2020-04-09 15:51:29

    重症救治,是抗疫斗争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是武汉保卫战必须攻下的堡垒。从3月开始,武汉平均每天都有百余例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转为轻症患者,在院重症患者已从最高峰的9000多例下降到4月5日的231例。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疫情地区“清零”,越来越多的医疗队完成任务离开武汉返回家乡。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尤其近些年来,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成就、发展速度、发展前景日益走上富强、自信之路。不负生命所托、人民之托、家国所托、时代所托,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不容小觑。

      不负生命所托、人民所托,挺身而出全大义。

      在疫情无比危急的时刻,疫情之下的残酷确实令人痛心,但无数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志愿者们选择了挺身而出。他们抢救治疗了大量病人,阻止扩散传染,尽可能减少损失和死亡,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践行了他们不负生命之托的誓言。

      抗疫工作是紧张繁重的;坚守岗位连续作战是十分辛苦的;抛家别子、骨肉分离甚至再不相见,是十分难舍万分痛苦的;但在生命面前,个人的安乐、需要全部让位。“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成为他们的铮铮誓言,“逆行者”成为决绝的、闪光的身影。

      在大灾大难面前,社会各界爱心善举人士纷纷解囊、献力、为之奔走。生而为人,首先是对生命的尊重,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在中国考虑得更多的通常不是利,而是义,国人的生命无论是否年老体衰,都得到同等的珍视。

      不负家国所托、时代所托,奋不顾身挺脊梁。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英雄,崇尚家国情怀。为国为家,向死而生,舍生取义,义不容辞。这些烂熟于心的词语、典故早已成为中华历史、中国人传统文化和生活的一部分。抗震期间如此,洪灾来时如此,疫情下如此,森林大火时也如此。只要国家、人民有需要,他们就可以放下小我,毫不犹豫,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岳母刺字”、“投笔从戎”、“举家报国”、“毁家纾难”、“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家国精神的典例数不胜数。

      中国人的信仰融入到几千年中华文化濡养之中,是早已浸透血液的一种文化熏陶。比如中国人所秉持的做一个好人,就包括善良、孝顺、责任、勇敢、助人为乐、好学、担当、诚信、真实、自信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自古以来有“君子”、“仁人志士”,更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美好品质,这些其实都可以算是信仰的体现,在不知不觉中指引我们的人生信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信仰的传承、延续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是以初心热血化为行动,是对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具体体现。

      我们倡导“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但更注重“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新中国伟大复兴腾飞梦想,应该有我。

      作者:四川省合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万莉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不负所托,功成有我

    2020-04-09 15:51:29

    重症救治,是抗疫斗争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是武汉保卫战必须攻下的堡垒。从3月开始,武汉平均每天都有百余例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转为轻症患者,在院重症患者已从最高峰的9000多例下降到4月5日的231例。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疫情地区“清零”,越来越多的医疗队完成任务离开武汉返回家乡。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尤其近些年来,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成就、发展速度、发展前景日益走上富强、自信之路。不负生命所托、人民之托、家国所托、时代所托,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不容小觑。

      不负生命所托、人民所托,挺身而出全大义。

      在疫情无比危急的时刻,疫情之下的残酷确实令人痛心,但无数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志愿者们选择了挺身而出。他们抢救治疗了大量病人,阻止扩散传染,尽可能减少损失和死亡,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践行了他们不负生命之托的誓言。

      抗疫工作是紧张繁重的;坚守岗位连续作战是十分辛苦的;抛家别子、骨肉分离甚至再不相见,是十分难舍万分痛苦的;但在生命面前,个人的安乐、需要全部让位。“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成为他们的铮铮誓言,“逆行者”成为决绝的、闪光的身影。

      在大灾大难面前,社会各界爱心善举人士纷纷解囊、献力、为之奔走。生而为人,首先是对生命的尊重,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在中国考虑得更多的通常不是利,而是义,国人的生命无论是否年老体衰,都得到同等的珍视。

      不负家国所托、时代所托,奋不顾身挺脊梁。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英雄,崇尚家国情怀。为国为家,向死而生,舍生取义,义不容辞。这些烂熟于心的词语、典故早已成为中华历史、中国人传统文化和生活的一部分。抗震期间如此,洪灾来时如此,疫情下如此,森林大火时也如此。只要国家、人民有需要,他们就可以放下小我,毫不犹豫,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岳母刺字”、“投笔从戎”、“举家报国”、“毁家纾难”、“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家国精神的典例数不胜数。

      中国人的信仰融入到几千年中华文化濡养之中,是早已浸透血液的一种文化熏陶。比如中国人所秉持的做一个好人,就包括善良、孝顺、责任、勇敢、助人为乐、好学、担当、诚信、真实、自信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自古以来有“君子”、“仁人志士”,更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美好品质,这些其实都可以算是信仰的体现,在不知不觉中指引我们的人生信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信仰的传承、延续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是以初心热血化为行动,是对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具体体现。

      我们倡导“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但更注重“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新中国伟大复兴腾飞梦想,应该有我。

      作者:四川省合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