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30 16:59:17
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到国务院扶贫办调研并座谈。他强调,挂牌督战是为了“战”,如果层层“督”而不是层层“战”,就会成为新的形式主义。如果在“督”的工作上再层层加码,势必成为影响“战”的突出问题。
在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挂牌督战”确实是取得胜利的的有效法宝,但在“督战”中,“督”只是一个“铺陈”,一种“形式”,关键还要落实在“战”上。无正确的“督”,“战”就失去了方向;缺实在的“战”,“督”就成了纸上谈兵。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督”辅“战”,以“督”促“战”,攻下脱贫攻坚战的“最后堡垒”,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督”要有理,才“战”得有方。督战并非是“坐而论道、夸夸其谈”,而是在结合当地实际的情况下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与办法,用更大之力解决积重难返之题。当前,脱贫攻坚已到收关的关键时期,“填表式脱贫”、“突击式脱贫”、“询问式脱贫”等严重的形式主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无疑会成为我们夺取脱贫胜利的一条“绊马索”。当务之急是需要广大干部增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彻底转变督战工作作风,舍弃“看看表、算算账、问问话”等浮于表面的督查方式,真正的走到基层,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唯有“督”得有理,才找得出原因,跟得上形势,提得出意见,才能清晰当地脱贫攻坚的战斗方向,才啃下这一块硬骨头!
“督”得精准,才“战”得有力。“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一针见血,指出了“最后一公里”对存在问题的“精准”考量在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确实,问题找得越精准,脱贫攻坚的“大网”就织得越密越牢,才会不放过任何一只“问题小虾”。“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警惕每一个小问题、细问题,把问题扼杀于摇篮,将风险遏制在开端,是解决问题的上上之策。“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广大干部需继续下足“绣花”功夫,把高标准、高质量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作为工作信念,做到笃信笃定笃行,才能“战”得有力,确保全面夺取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
“督”当出新,才“战”得有效。韩非曾有云:“不期修古,不法场可”,创新,古人尚明其重要,何况当代乎!当前,这场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接近“收官”,乡村振兴蓄势待发,疫情防控依然严峻,各项工作的推进不容乐观。如何在“山重水复”中求得“柳暗花明”,靠的是广大干部狠下功夫,因地制宜地多出新点子、奇想法,开辟出一条符合国情、省情、县情的“捷径”。任何一项大工程的落脚点都是为了发展,为了人民。开拓出的这一条“新路”,就是一条民生之路,福祉之路。督导工作不能再照抄老套作古的处理方法,而是要有更多的“新”理念、“新”措施,才能“战”得有效,从而更好应对当前的多重挑战,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把牢工作重点,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汪洋的强调吹响了脱贫攻坚的“集结号”。广大党员干部必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挂牌督战”的指示,较真碰硬地“督”,才能做到有理、精准和出新;凝心聚力地“战”,“战”才能有方向,有力量,见成效。惟其如此,才能使这项堪称人间奇迹的伟大工程取得最后的胜利!(文/合江县凤鸣镇 罗淇尹)
2020-03-30 16:59:17
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到国务院扶贫办调研并座谈。他强调,挂牌督战是为了“战”,如果层层“督”而不是层层“战”,就会成为新的形式主义。如果在“督”的工作上再层层加码,势必成为影响“战”的突出问题。
在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挂牌督战”确实是取得胜利的的有效法宝,但在“督战”中,“督”只是一个“铺陈”,一种“形式”,关键还要落实在“战”上。无正确的“督”,“战”就失去了方向;缺实在的“战”,“督”就成了纸上谈兵。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督”辅“战”,以“督”促“战”,攻下脱贫攻坚战的“最后堡垒”,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督”要有理,才“战”得有方。督战并非是“坐而论道、夸夸其谈”,而是在结合当地实际的情况下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与办法,用更大之力解决积重难返之题。当前,脱贫攻坚已到收关的关键时期,“填表式脱贫”、“突击式脱贫”、“询问式脱贫”等严重的形式主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无疑会成为我们夺取脱贫胜利的一条“绊马索”。当务之急是需要广大干部增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彻底转变督战工作作风,舍弃“看看表、算算账、问问话”等浮于表面的督查方式,真正的走到基层,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唯有“督”得有理,才找得出原因,跟得上形势,提得出意见,才能清晰当地脱贫攻坚的战斗方向,才啃下这一块硬骨头!
“督”得精准,才“战”得有力。“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一针见血,指出了“最后一公里”对存在问题的“精准”考量在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确实,问题找得越精准,脱贫攻坚的“大网”就织得越密越牢,才会不放过任何一只“问题小虾”。“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警惕每一个小问题、细问题,把问题扼杀于摇篮,将风险遏制在开端,是解决问题的上上之策。“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广大干部需继续下足“绣花”功夫,把高标准、高质量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作为工作信念,做到笃信笃定笃行,才能“战”得有力,确保全面夺取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
“督”当出新,才“战”得有效。韩非曾有云:“不期修古,不法场可”,创新,古人尚明其重要,何况当代乎!当前,这场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接近“收官”,乡村振兴蓄势待发,疫情防控依然严峻,各项工作的推进不容乐观。如何在“山重水复”中求得“柳暗花明”,靠的是广大干部狠下功夫,因地制宜地多出新点子、奇想法,开辟出一条符合国情、省情、县情的“捷径”。任何一项大工程的落脚点都是为了发展,为了人民。开拓出的这一条“新路”,就是一条民生之路,福祉之路。督导工作不能再照抄老套作古的处理方法,而是要有更多的“新”理念、“新”措施,才能“战”得有效,从而更好应对当前的多重挑战,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把牢工作重点,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汪洋的强调吹响了脱贫攻坚的“集结号”。广大党员干部必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挂牌督战”的指示,较真碰硬地“督”,才能做到有理、精准和出新;凝心聚力地“战”,“战”才能有方向,有力量,见成效。惟其如此,才能使这项堪称人间奇迹的伟大工程取得最后的胜利!(文/合江县凤鸣镇 罗淇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