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3 17:27:38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完成救助任务的各地驰援医疗队将分批离开。17日3675人将返回各省市。这批医务人员在湖北武汉期间共支援当地14所方舱医院、7所定点医院。
援鄂英雄开启回家之旅,无疑为大好消息。犹记得钟南山院士疫情期间曾建议大家:“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但84岁高龄的他却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成为“最美逆行”的先行楷模。合力抗疫之下,全国各地“最美逆行”模式纷纷开启,广大医卫人员,各条战线抗疫勇士慨然奔赴到最需要的地方。
“最美逆行”决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呢?这无法量化。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
面对高强度、高风险,英雄们默默付出,负重前行。
网上晒出不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生照片,照片中医生脱下防护服,全身汗流浃背的画面令人动容。穿上防护服后,即需连续工作多个小时,相当于开启“超长待机”模式,闷,不透气,不透湿的滋味很是难受。为了节约防护服,节约时间,许多医生尽量不上厕所不喝水,纸尿裤成了必带品。
每天需多次用84消毒液泡手泡脚消毒,往往一双手都泡出了口子。摘掉口罩的他们,面部、腕部被压出深深的红色印痕,有的脸颊还压出了水疱。这些柔软却坚强的面孔令人心疼,令人动容。
每天在一线防控,怕父母家人担心,有的却连实话也不敢说,只以病人多,工作忙应对。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也不在少数,最后有的甚至是被强制休息。
投身抗疫者,三餐无序,见缝插针地吃饭,见缝插针地睡觉,早已成为习惯,成为工作状态。结束工作后,为减少感染传播风险,他们也基本不敢回家,只能找个暂住角落,深藏牵挂自我隔离。
蔡家镇“抗疫先锋队”日行4万步,只为保障群众安全。日行5.5万步的社区民警刷新纪录走起了“马拉松”。其他各地抗疫人员为开展好摸排、督查、劝导、隔离等防疫管理工作,日行万步、两万步以上的也是数不胜数。西安市灞桥区杏园收费站疫情观察点执勤交警带膝伤一线抗疫常常日行3万步,连续工作10小时突发脑出血被送医救治。
面对高强度、高风险,英雄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2月14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数据:医务人员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者,武于汉1102名,湖北省1502名,全国1716名,6人不幸去世。据2月25日相关文章资料数据,全国3000多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
医院人员聚集,病患聚集,成为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重灾区。反复取样检测感染几率高,检测包括采血、鼻咽拭子、CT成像、痰和粪便标本等。每一份标本采集,护士都要面临一次极大的风险。口罩的松紧程度、病人分泌物喷到脸上、防护屏障上,都有可能被传染。”
事实上,此次疫情凶险,传染力强,感染速度惊人。稍有不慎,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被感染。据澎湃新闻报道,湖北省某医院一医生每天须直面病人采样100多份,连续采样5天后出现症状。他规范穿戴了防护面屏、眼罩、N95口罩、防护服,只是没有鞋套也被感染。另外,在基本全副武装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个别医院频繁出现医护人员感染的现象。
但各地抗疫人员仍然选择迎难而上。抗疫请战书如雪片。尤记得抗疫请战书上铿然有声的“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令人热血澎湃,动容泪目。严酷的疫情,没能让医护人员止步。有人不幸倒下,但更多的人继续战斗。
面对高强度、高风险,英雄们献身责任,义所不辞。
有资料显示,至3月18日,抗疫殉职人员333人,他们中有医生、警察、公务员、村干部、志愿者,他们中较多的死于新冠肺炎,部分死于车祸等等意外,而出乎人意料的是,最多的则是因过劳病逝。而这些殉职人员中,大多是共产党员,不少是优秀共产党员、行业标兵等。
2月3日凌晨,湖南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师宋英杰,在许广高速东湖出入口完成疫情防控值班交接,回到宿舍后猝然辞世,因公殉职。
2月12日,联通(福建)产业互联网公司某市场支撑总监杨波在疫情防控通信保障一线因公殉职,倒在自己办公室工作岗位上,年仅34岁。他于1月27日主动请缨返岗,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前线,筑好信息化防线,对接当地政府、学校、医院等,为防疫工作提供大数据信息服务和线上教育平台等智慧产品。
2月19日,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20天的福安市溪尾镇副镇长雷木成因突发脑溢血送医,经连日抢救无效而脑死亡,后其捐献器官手术于27日进行,所捐献器官将救助8人。
2月21日,39岁蓝天救援队队员为抗疫殉职。他从山东押运防疫物资前往武汉,却在梁山县境内遭遇车祸,出差前告诉儿子要去武汉打怪兽。
2月22日,启东市南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组长朱峥嵘病发离世。他年前就查出大动脉炎,疫情发生后,默默把住院通知书藏起来,带领病房组全体医务人员投入到紧张的防疫战斗中,与在疾控中心工作的妻子携手并肩在一线默默坚守。他本想扛到疫情结束再去住院治疗,但是繁重的工作还是压垮了他。
2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公安局临港治安分局化学园派出所民警李剑在赴企业进行新冠肺炎疫情核查的道路上,不幸遭遇车祸因公殉职,生命定格在41岁。
同日,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卫生院副院长钟进杏因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劳累过度猝死在卫生院宿舍,因公殉职,年仅32岁。此前,他连续33天奋战在防控一线
……
我们不能不为之痛心。其实明明知道,“最美逆行”有时候也是最残酷的逆行,但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却勇敢地成为人民安危的排头兵,防火墙,隔离带,防护网,守护神。
我们原本无法量化“最美逆行”者们付出了多大的勇气和力量,也很难量化他们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这不是数据可以完全说明的。
但我们可以做的是,记住他们慨然以赴、奔走忙碌的身影,记住那些温暖人心的声音,永远提醒自己:“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然后在下一秒,努力让自己投身到为国为民的伟大建设中,在党和人民需要时能够挺身而出,开启我们每一个人的“最美逆行”!
作者:四川省合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万莉
2020-03-23 17:27:38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完成救助任务的各地驰援医疗队将分批离开。17日3675人将返回各省市。这批医务人员在湖北武汉期间共支援当地14所方舱医院、7所定点医院。
援鄂英雄开启回家之旅,无疑为大好消息。犹记得钟南山院士疫情期间曾建议大家:“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但84岁高龄的他却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成为“最美逆行”的先行楷模。合力抗疫之下,全国各地“最美逆行”模式纷纷开启,广大医卫人员,各条战线抗疫勇士慨然奔赴到最需要的地方。
“最美逆行”决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呢?这无法量化。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
面对高强度、高风险,英雄们默默付出,负重前行。
网上晒出不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生照片,照片中医生脱下防护服,全身汗流浃背的画面令人动容。穿上防护服后,即需连续工作多个小时,相当于开启“超长待机”模式,闷,不透气,不透湿的滋味很是难受。为了节约防护服,节约时间,许多医生尽量不上厕所不喝水,纸尿裤成了必带品。
每天需多次用84消毒液泡手泡脚消毒,往往一双手都泡出了口子。摘掉口罩的他们,面部、腕部被压出深深的红色印痕,有的脸颊还压出了水疱。这些柔软却坚强的面孔令人心疼,令人动容。
每天在一线防控,怕父母家人担心,有的却连实话也不敢说,只以病人多,工作忙应对。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也不在少数,最后有的甚至是被强制休息。
投身抗疫者,三餐无序,见缝插针地吃饭,见缝插针地睡觉,早已成为习惯,成为工作状态。结束工作后,为减少感染传播风险,他们也基本不敢回家,只能找个暂住角落,深藏牵挂自我隔离。
蔡家镇“抗疫先锋队”日行4万步,只为保障群众安全。日行5.5万步的社区民警刷新纪录走起了“马拉松”。其他各地抗疫人员为开展好摸排、督查、劝导、隔离等防疫管理工作,日行万步、两万步以上的也是数不胜数。西安市灞桥区杏园收费站疫情观察点执勤交警带膝伤一线抗疫常常日行3万步,连续工作10小时突发脑出血被送医救治。
面对高强度、高风险,英雄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2月14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数据:医务人员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者,武于汉1102名,湖北省1502名,全国1716名,6人不幸去世。据2月25日相关文章资料数据,全国3000多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
医院人员聚集,病患聚集,成为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重灾区。反复取样检测感染几率高,检测包括采血、鼻咽拭子、CT成像、痰和粪便标本等。每一份标本采集,护士都要面临一次极大的风险。口罩的松紧程度、病人分泌物喷到脸上、防护屏障上,都有可能被传染。”
事实上,此次疫情凶险,传染力强,感染速度惊人。稍有不慎,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被感染。据澎湃新闻报道,湖北省某医院一医生每天须直面病人采样100多份,连续采样5天后出现症状。他规范穿戴了防护面屏、眼罩、N95口罩、防护服,只是没有鞋套也被感染。另外,在基本全副武装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个别医院频繁出现医护人员感染的现象。
但各地抗疫人员仍然选择迎难而上。抗疫请战书如雪片。尤记得抗疫请战书上铿然有声的“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令人热血澎湃,动容泪目。严酷的疫情,没能让医护人员止步。有人不幸倒下,但更多的人继续战斗。
面对高强度、高风险,英雄们献身责任,义所不辞。
有资料显示,至3月18日,抗疫殉职人员333人,他们中有医生、警察、公务员、村干部、志愿者,他们中较多的死于新冠肺炎,部分死于车祸等等意外,而出乎人意料的是,最多的则是因过劳病逝。而这些殉职人员中,大多是共产党员,不少是优秀共产党员、行业标兵等。
2月3日凌晨,湖南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师宋英杰,在许广高速东湖出入口完成疫情防控值班交接,回到宿舍后猝然辞世,因公殉职。
2月12日,联通(福建)产业互联网公司某市场支撑总监杨波在疫情防控通信保障一线因公殉职,倒在自己办公室工作岗位上,年仅34岁。他于1月27日主动请缨返岗,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前线,筑好信息化防线,对接当地政府、学校、医院等,为防疫工作提供大数据信息服务和线上教育平台等智慧产品。
2月19日,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20天的福安市溪尾镇副镇长雷木成因突发脑溢血送医,经连日抢救无效而脑死亡,后其捐献器官手术于27日进行,所捐献器官将救助8人。
2月21日,39岁蓝天救援队队员为抗疫殉职。他从山东押运防疫物资前往武汉,却在梁山县境内遭遇车祸,出差前告诉儿子要去武汉打怪兽。
2月22日,启东市南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组长朱峥嵘病发离世。他年前就查出大动脉炎,疫情发生后,默默把住院通知书藏起来,带领病房组全体医务人员投入到紧张的防疫战斗中,与在疾控中心工作的妻子携手并肩在一线默默坚守。他本想扛到疫情结束再去住院治疗,但是繁重的工作还是压垮了他。
2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公安局临港治安分局化学园派出所民警李剑在赴企业进行新冠肺炎疫情核查的道路上,不幸遭遇车祸因公殉职,生命定格在41岁。
同日,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卫生院副院长钟进杏因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劳累过度猝死在卫生院宿舍,因公殉职,年仅32岁。此前,他连续33天奋战在防控一线
……
我们不能不为之痛心。其实明明知道,“最美逆行”有时候也是最残酷的逆行,但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却勇敢地成为人民安危的排头兵,防火墙,隔离带,防护网,守护神。
我们原本无法量化“最美逆行”者们付出了多大的勇气和力量,也很难量化他们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这不是数据可以完全说明的。
但我们可以做的是,记住他们慨然以赴、奔走忙碌的身影,记住那些温暖人心的声音,永远提醒自己:“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然后在下一秒,努力让自己投身到为国为民的伟大建设中,在党和人民需要时能够挺身而出,开启我们每一个人的“最美逆行”!
作者:四川省合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