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厅官无架子百姓如是说

    2020-02-18 18:09:46

    一身迷彩服,一张晒得黝黑的脸,一笑就眯缝起来的眼,站在农民当中,陈华比谁都更像农民。老百姓说,这个“厅级村官”没有一点“官架子”。(摘自:2020年2月13日,中国青年网)

      在百姓的心中,厅级官员,是一个不小的职务。陈华曾是黑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巡视员,现驻绥棱县靠山乡靠山村任第一书记。他是厅级官员,可在百姓的心中,陈华没有一点官架子。能够得到百姓的如此之评,不容易。

      人们常说,百姓心中有杆秤。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百姓的称量中。陈华之所以能够得到好评,关键是他能融入百姓中。

      2016年9月,黑龙江省从省直机关选派117名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57岁的陈华是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很多人不理解:“都快退休了,还不歇歇?”陈华却说:“我得干,我见不得老百姓穷。”话语中道出了他的初心,不图名,不图利,只求为民拔穷根。

      陈华到靠山村任第一书记,接下了村容破败,基础设施落后,村集体负债60多万元,村民对脱贫不抱什么希望的烂摊子。上任后,为了摸透村情民意,陈华白天走村入户,晚上把村干部、老党员和村民代表召集起来聊天,为脱贫“号脉”。为了取得村民的信任,他决定从小事、实事做起。首先是自己掏钱买铁锹、打扫雪滑路,带动了党员加入,由此组建了“党员模范义务先锋队”。

      党建强了,激励着党员处处起带头作用。很快,靠山村以党员为骨干力量,建立了花卉扶贫产业园。2017年,培育的50万株花卉销往省内机关和街道社区,30名来产业园务工的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多元,产业园创收10万元。2018年,花卉种植规模扩大到100万株。除了做好产业扶贫,他还利用农闲时节,组建村劳务施工队,在本地和周边县区包工。为了省下建“幸福大院”运材料、搬水泥、刷油漆费用,陈华让自己和工作队的每个人都变成劳动力。为了省煤,陈华基本靠电褥子取暖。可是,为了帮助贫困户治疗儿子脑瘫,他自己拿出了2000元;五保户家的房子坏了,他自己掏钱帮助维修……

      在陈华的带领下,3年下来,靠山村发生不小变化,村里有了水泥路面、太阳能路灯,有了花卉基地、农机合作社、北药种植……扶贫产业带动500多人脱贫,村集体每年有数十万元收入。2018年8月,靠山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靠山村党总支书记王志强说:“陈书记不仅带来政策、资金、项目,更带来一种理念、思路和作风。”

      身边的扶贫伙伴换了一拨又一拨,陈华却“岿然不动”。去年底,年满60岁的陈华虽然退休,依旧忙碌在扶贫一线。今年大年初四,他和驻村工作队又从哈尔滨赶到靠山村,一边安排疫情防控工作,一边和村民们准备花种繁育。“花苗长出来,村民一年就不用愁了。”陈华说。

      一身迷彩服,一张晒得黝黑的脸,一笑就眯缝起来的眼,站在农民当中,陈华比谁都更像农民。难怪村民说这个厅级官员一点都没有官架子,原来他是用自己的言行来践行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是用做官等级来炫耀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他获取百姓好评的关键所在。

      作者:四川省合江县福宝职业中学校 曾昭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厅官无架子百姓如是说

    2020-02-18 18:09:46

    一身迷彩服,一张晒得黝黑的脸,一笑就眯缝起来的眼,站在农民当中,陈华比谁都更像农民。老百姓说,这个“厅级村官”没有一点“官架子”。(摘自:2020年2月13日,中国青年网)

      在百姓的心中,厅级官员,是一个不小的职务。陈华曾是黑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巡视员,现驻绥棱县靠山乡靠山村任第一书记。他是厅级官员,可在百姓的心中,陈华没有一点官架子。能够得到百姓的如此之评,不容易。

      人们常说,百姓心中有杆秤。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百姓的称量中。陈华之所以能够得到好评,关键是他能融入百姓中。

      2016年9月,黑龙江省从省直机关选派117名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57岁的陈华是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很多人不理解:“都快退休了,还不歇歇?”陈华却说:“我得干,我见不得老百姓穷。”话语中道出了他的初心,不图名,不图利,只求为民拔穷根。

      陈华到靠山村任第一书记,接下了村容破败,基础设施落后,村集体负债60多万元,村民对脱贫不抱什么希望的烂摊子。上任后,为了摸透村情民意,陈华白天走村入户,晚上把村干部、老党员和村民代表召集起来聊天,为脱贫“号脉”。为了取得村民的信任,他决定从小事、实事做起。首先是自己掏钱买铁锹、打扫雪滑路,带动了党员加入,由此组建了“党员模范义务先锋队”。

      党建强了,激励着党员处处起带头作用。很快,靠山村以党员为骨干力量,建立了花卉扶贫产业园。2017年,培育的50万株花卉销往省内机关和街道社区,30名来产业园务工的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多元,产业园创收10万元。2018年,花卉种植规模扩大到100万株。除了做好产业扶贫,他还利用农闲时节,组建村劳务施工队,在本地和周边县区包工。为了省下建“幸福大院”运材料、搬水泥、刷油漆费用,陈华让自己和工作队的每个人都变成劳动力。为了省煤,陈华基本靠电褥子取暖。可是,为了帮助贫困户治疗儿子脑瘫,他自己拿出了2000元;五保户家的房子坏了,他自己掏钱帮助维修……

      在陈华的带领下,3年下来,靠山村发生不小变化,村里有了水泥路面、太阳能路灯,有了花卉基地、农机合作社、北药种植……扶贫产业带动500多人脱贫,村集体每年有数十万元收入。2018年8月,靠山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靠山村党总支书记王志强说:“陈书记不仅带来政策、资金、项目,更带来一种理念、思路和作风。”

      身边的扶贫伙伴换了一拨又一拨,陈华却“岿然不动”。去年底,年满60岁的陈华虽然退休,依旧忙碌在扶贫一线。今年大年初四,他和驻村工作队又从哈尔滨赶到靠山村,一边安排疫情防控工作,一边和村民们准备花种繁育。“花苗长出来,村民一年就不用愁了。”陈华说。

      一身迷彩服,一张晒得黝黑的脸,一笑就眯缝起来的眼,站在农民当中,陈华比谁都更像农民。难怪村民说这个厅级官员一点都没有官架子,原来他是用自己的言行来践行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是用做官等级来炫耀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他获取百姓好评的关键所在。

      作者:四川省合江县福宝职业中学校 曾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