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2 22:29:05
21世纪以来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5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确定,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摘自:2020年2月6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已经脱贫,但要保障攻坚质量、小康成色,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还需持续坚持精准扶贫,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更加如虹的气势、更为充沛的底气,乘势而上、奋勇追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大决战。
聚焦深度贫困,攻克坚固堡垒。深度贫困地区仍然是脱贫攻坚最薄弱的地方,是最突出的短板,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有的深度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发育、文明程度等仍相对滞后。关键之事、关键之时,必须行非常之举、尽非常之力。因此,还需集中优势兵力、采取特殊举措,把扶贫工作重心、社会帮扶重心、挂牌督战重心进一步深度贫困地区聚集聚焦,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倾斜。
保持力度不减,巩固脱贫成果。坚持脱贫不脱责任、不脱帮扶、不脱政策、不脱项目,聚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强化夯实、加强发展,提升“造血能力”,防止脱贫返贫和新增致贫。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探索建立返贫监测预警、应急救助、动态帮扶等机制办法,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制度保障。
聚焦关键重点,提升脱贫质量。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之策。要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推动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高、带动性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完善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效益。切实抓好就业扶贫,创新平台、加强服务,优先为贫困群众提供工作岗位,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加强统筹衔接,做好持续发展。强化与乡村振兴资源要素衔接,积极推进战略规划全面对接,积极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转变,推动“村容整洁”向“生态宜居”转变,推动“贫困帮扶”向“治理有效”转变,推动“习惯养成”向“乡风文明”转变,推动“吃穿不愁”向“共同富裕”转变,确保通过乡村振兴长效巩固提升、稳定实现小康。(合江县扶贫开发局 姜凤)
2020-02-12 22:29:05
21世纪以来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5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确定,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摘自:2020年2月6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已经脱贫,但要保障攻坚质量、小康成色,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还需持续坚持精准扶贫,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更加如虹的气势、更为充沛的底气,乘势而上、奋勇追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大决战。
聚焦深度贫困,攻克坚固堡垒。深度贫困地区仍然是脱贫攻坚最薄弱的地方,是最突出的短板,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有的深度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发育、文明程度等仍相对滞后。关键之事、关键之时,必须行非常之举、尽非常之力。因此,还需集中优势兵力、采取特殊举措,把扶贫工作重心、社会帮扶重心、挂牌督战重心进一步深度贫困地区聚集聚焦,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倾斜。
保持力度不减,巩固脱贫成果。坚持脱贫不脱责任、不脱帮扶、不脱政策、不脱项目,聚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强化夯实、加强发展,提升“造血能力”,防止脱贫返贫和新增致贫。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探索建立返贫监测预警、应急救助、动态帮扶等机制办法,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制度保障。
聚焦关键重点,提升脱贫质量。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之策。要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推动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高、带动性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完善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效益。切实抓好就业扶贫,创新平台、加强服务,优先为贫困群众提供工作岗位,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加强统筹衔接,做好持续发展。强化与乡村振兴资源要素衔接,积极推进战略规划全面对接,积极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转变,推动“村容整洁”向“生态宜居”转变,推动“贫困帮扶”向“治理有效”转变,推动“习惯养成”向“乡风文明”转变,推动“吃穿不愁”向“共同富裕”转变,确保通过乡村振兴长效巩固提升、稳定实现小康。(合江县扶贫开发局 姜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