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导师制”引领年轻干部进“农门”

    2018-08-10 11:26:20

    到村里,乡镇老干部和农民说说笑笑,聊起家常。年轻干部却溜边站,低头玩手机。“这不是个别现象,我以前常见到。”重庆市北碚区童家溪镇党委书记赵娅说,“这种对比特别让人担心,老干部逐渐退休,这些出了校门就进机关的年轻干部,怎样才能走近农民赢得信任?”为此,2017年4月,童家溪镇开始试行“导师制”,请来5名有基层工作经验的老街镇干部做导师,希望他们带着年轻干部真正走进农村、熟悉农村,把自己走群众路线的好做法传下来。(人民日报)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最初是运用在学校里,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将“导师制”运用到脱贫攻坚一线的年轻干部中,这确是一种很好的老带新的方法。
    导师制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对于刚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年轻干部,虽然有知识,有文化,但是缺乏经验,与人沟通,为人处世都有欠缺。很多年轻人都有干劲,不怕吃苦,做了很多工作,但农民群众就是不买账。老干部就指出这是年轻干部不说农民话,不干农村事,大家自然有距离,所以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怎样把群众工作做成功。“导师制”让有经验的老干部当导师,带领年轻干部下基层,和年轻干部一起解决群众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方法被年轻人一条条归纳总结,像“抛砖引玉”聊家常、“一针见血”找重点、“先抑后扬”理矛盾……导师们肚子里的工作经,成为了他们不断学习并深入实践的工作法。导师带领年轻干部做工作,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快速成长起来。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本,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导师制让老干部做出表率。做导师的都是有丰富业务工作经验和基层实际经验的。对于一些老干部,觉得自己快退休了,自己能做多少工作就做多少,没有了积极性,自己的一些走访基础和群众打交道的好方法也没人过问,可能自己也没有认真的去总结这些方法。做导师就有了一定的责任感,要带领好自己的学生,工作自然不能有所懈怠,还要更加勤奋,做好表率,带领年轻干部做实事,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传递下去,让年轻干部少走弯路,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导师制让干部更好的做好脱贫攻坚工作。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在老干部作为导师的带领下,年轻干部快速熟悉工作,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工作中。老干部做好年轻干部的思想工作,年轻干部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实现脱贫攻坚全民参与。老干部带领年轻干部真正走进农村,熟悉农村,走群众路线,才能真正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才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
    老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这都是“导师制’这种老带新的方法激励起来的。“导师制”不仅只是导师指导,还有“青年干部上讲台”“互动交流学习月”“导师制考核评价”等一批做法逐渐成熟。“导师制”在不断总结中完善,领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干部,走进“农门”。

    作者:合江县南滩镇宁馨儿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导师制”引领年轻干部进“农门”

    2018-08-10 11:26:20

    到村里,乡镇老干部和农民说说笑笑,聊起家常。年轻干部却溜边站,低头玩手机。“这不是个别现象,我以前常见到。”重庆市北碚区童家溪镇党委书记赵娅说,“这种对比特别让人担心,老干部逐渐退休,这些出了校门就进机关的年轻干部,怎样才能走近农民赢得信任?”为此,2017年4月,童家溪镇开始试行“导师制”,请来5名有基层工作经验的老街镇干部做导师,希望他们带着年轻干部真正走进农村、熟悉农村,把自己走群众路线的好做法传下来。(人民日报)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最初是运用在学校里,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将“导师制”运用到脱贫攻坚一线的年轻干部中,这确是一种很好的老带新的方法。
    导师制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对于刚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年轻干部,虽然有知识,有文化,但是缺乏经验,与人沟通,为人处世都有欠缺。很多年轻人都有干劲,不怕吃苦,做了很多工作,但农民群众就是不买账。老干部就指出这是年轻干部不说农民话,不干农村事,大家自然有距离,所以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怎样把群众工作做成功。“导师制”让有经验的老干部当导师,带领年轻干部下基层,和年轻干部一起解决群众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方法被年轻人一条条归纳总结,像“抛砖引玉”聊家常、“一针见血”找重点、“先抑后扬”理矛盾……导师们肚子里的工作经,成为了他们不断学习并深入实践的工作法。导师带领年轻干部做工作,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快速成长起来。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本,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导师制让老干部做出表率。做导师的都是有丰富业务工作经验和基层实际经验的。对于一些老干部,觉得自己快退休了,自己能做多少工作就做多少,没有了积极性,自己的一些走访基础和群众打交道的好方法也没人过问,可能自己也没有认真的去总结这些方法。做导师就有了一定的责任感,要带领好自己的学生,工作自然不能有所懈怠,还要更加勤奋,做好表率,带领年轻干部做实事,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传递下去,让年轻干部少走弯路,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导师制让干部更好的做好脱贫攻坚工作。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在老干部作为导师的带领下,年轻干部快速熟悉工作,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工作中。老干部做好年轻干部的思想工作,年轻干部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实现脱贫攻坚全民参与。老干部带领年轻干部真正走进农村,熟悉农村,走群众路线,才能真正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才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
    老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这都是“导师制’这种老带新的方法激励起来的。“导师制”不仅只是导师指导,还有“青年干部上讲台”“互动交流学习月”“导师制考核评价”等一批做法逐渐成熟。“导师制”在不断总结中完善,领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干部,走进“农门”。

    作者:合江县南滩镇宁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