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2 19:30:31
雨夜,微冷。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7楼的ICU科室,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凌晨3点多,下一班护士们正准备进病房。雨声仍急,灯火通明,看不清他们的面庞,只听到一句齐声的“武汉加油”。
“武汉加油”,成了医护人员交班的特点语。既是对战友的信任,慰藉,也是对病友的鼓励。与生命赛跑,与病毒较量,成了医务人员的座右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多少医护工作者不分昼夜,奔走在ICU,是他们的辛劳,挽回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在。刚满21岁的梁顺,是金银潭医院南7楼ICU科室中年龄最小的护士,也是整个金银潭医院最小的。一个小时前,他接到值班组长的电话,便立刻从医院统一安排的宾馆出发。“有位气管切开的患者?好的,我来负责。”梁顺说:“气管切开传染性更强,这属于比较危险的情况,我们不能让外院来支援的护士冲在前面。” “经气管切开处给氧5L/分,建立静脉通道以备抢救需要……”病房里,“全副武装”的梁顺拿着对讲机跟值班医生沟通。他认真地记录、反馈着患者的症状,定时为病人翻身、吸痰,一直守到第二天凌晨4点交班。为了他人的健康,危险面前争先上,熬更守夜不在乎,这就是可敬的医护工作者。
做好病房的“110”,这是ICU护士长瞿昭辉对自己的要求。新冠肺炎发生两个月来,瞿昭辉吃饭睡觉都在科室里,每天休息不超过5个小时,中间还熬了好几个通宵。“我要带好科室这群孩子们,不断提醒自己要做好病房的‘110’。”2月24日,瞿昭辉晒出“连续两天为两例患者气管插管拔管。”还有一则配图是她和科室护士们的聊天记录:“已经连续上班两个月,身体太累想休息的跟我提”,科室的小伙伴纷纷表示,“疫情不结束,我们不撤退。”这群平时看似不起眼的护士们,他们奔走在病毒猖獗的最前缘,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坚守岗位不歇息,宁愿牺牲自己,奉献精神令人钦佩!
康复背后,少不了医护人员的倾情付出。深夜1点多,护士站的电话铃再次响起。“患者的档案请快点传来,人命关天。”值班医生张巍的语气有些急促。ICU夜班一组10人,7名护士、3名医生。其中,护士负责卫生消毒、标本统计、执行医嘱等,还要随时观察病房需要;医生则根据病人情况实时研判,调整诊疗方案。
护士文媛说,有一次患者情况危急,张医生来不及做好全套防护就冲进了病房。张巍说:“我小时候3000米跑得特快,身体底子好,我这样‘百毒不侵’的人就该冲在前面。”话语诙谐,其实哪有百毒不侵,只是为救人一命,抢时间,医护人员们常常忘了自己。每一位重症病人的康复背后,是医护人员的倾情付出。金银潭医院已累计出院近1200人,治愈率稳步提高。其他各医院的奋战也是如此,他们付出的多少,唯有参与者才真正能体会到……
凌晨3点多,下一班护士们正准备进病房。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各种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各类指示灯闪烁……仍将继续。“武汉加油!”又一句铿锵的话语,又一个坚定的手势停留在夜空……
作者:四川省合江县福宝职业中学校 曾昭华
2020-03-02 19:30:31
雨夜,微冷。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7楼的ICU科室,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凌晨3点多,下一班护士们正准备进病房。雨声仍急,灯火通明,看不清他们的面庞,只听到一句齐声的“武汉加油”。
“武汉加油”,成了医护人员交班的特点语。既是对战友的信任,慰藉,也是对病友的鼓励。与生命赛跑,与病毒较量,成了医务人员的座右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多少医护工作者不分昼夜,奔走在ICU,是他们的辛劳,挽回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在。刚满21岁的梁顺,是金银潭医院南7楼ICU科室中年龄最小的护士,也是整个金银潭医院最小的。一个小时前,他接到值班组长的电话,便立刻从医院统一安排的宾馆出发。“有位气管切开的患者?好的,我来负责。”梁顺说:“气管切开传染性更强,这属于比较危险的情况,我们不能让外院来支援的护士冲在前面。” “经气管切开处给氧5L/分,建立静脉通道以备抢救需要……”病房里,“全副武装”的梁顺拿着对讲机跟值班医生沟通。他认真地记录、反馈着患者的症状,定时为病人翻身、吸痰,一直守到第二天凌晨4点交班。为了他人的健康,危险面前争先上,熬更守夜不在乎,这就是可敬的医护工作者。
做好病房的“110”,这是ICU护士长瞿昭辉对自己的要求。新冠肺炎发生两个月来,瞿昭辉吃饭睡觉都在科室里,每天休息不超过5个小时,中间还熬了好几个通宵。“我要带好科室这群孩子们,不断提醒自己要做好病房的‘110’。”2月24日,瞿昭辉晒出“连续两天为两例患者气管插管拔管。”还有一则配图是她和科室护士们的聊天记录:“已经连续上班两个月,身体太累想休息的跟我提”,科室的小伙伴纷纷表示,“疫情不结束,我们不撤退。”这群平时看似不起眼的护士们,他们奔走在病毒猖獗的最前缘,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坚守岗位不歇息,宁愿牺牲自己,奉献精神令人钦佩!
康复背后,少不了医护人员的倾情付出。深夜1点多,护士站的电话铃再次响起。“患者的档案请快点传来,人命关天。”值班医生张巍的语气有些急促。ICU夜班一组10人,7名护士、3名医生。其中,护士负责卫生消毒、标本统计、执行医嘱等,还要随时观察病房需要;医生则根据病人情况实时研判,调整诊疗方案。
护士文媛说,有一次患者情况危急,张医生来不及做好全套防护就冲进了病房。张巍说:“我小时候3000米跑得特快,身体底子好,我这样‘百毒不侵’的人就该冲在前面。”话语诙谐,其实哪有百毒不侵,只是为救人一命,抢时间,医护人员们常常忘了自己。每一位重症病人的康复背后,是医护人员的倾情付出。金银潭医院已累计出院近1200人,治愈率稳步提高。其他各医院的奋战也是如此,他们付出的多少,唯有参与者才真正能体会到……
凌晨3点多,下一班护士们正准备进病房。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各种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各类指示灯闪烁……仍将继续。“武汉加油!”又一句铿锵的话语,又一个坚定的手势停留在夜空……
作者:四川省合江县福宝职业中学校 曾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