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0 16:28:16
年底,正是基层扶贫干部最辛苦最忙碌的时候。在广西各地的壮村侗寨,数千个驻村第一书记起早贪黑地奔忙着。(摘自:2019年12月25日《光明日报》)
到了年终,驻村扶贫干部们在忙碌着盘点一年来的收获,准备布局明年开局之棋,好向党和人民交上脱贫攻坚满意的答卷。
于洋,90后的选调生,2018年3月,他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主动请缨到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后龙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后龙村是典型的石漠化大石山区极度贫困村,自然条件极为恶劣,长期戴着“百色第一穷”的帽子。2018年,贫困发生率依然达66.3%,贫困程度之深、贫困发生率之高,位居广西前列。
于洋进村后,以最快的时间摸清村情户情,制定计划,分类帮扶,综合施策——发挥后龙村优势,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运行模式,建设高坡山猪养殖基地,实现年出栏生猪1500头;与公司合作,种植构树300亩;投资30万元入股当地龙头企业获取分红;在后援单位支持下,实施后龙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等,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已连续两年顺利完成既定脱贫目标。他通过盘点,正在准备全力冲刺明年全面脱贫目标!
郭孟德,脱贫攻坚路上的大能手。一个人,六年头,居然带领三个村摘掉贫困帽。
2013年1月,地处龙滩水电站库区的天峨县向阳镇燕来村,成为天峨县公安局结对帮扶村,从事政工工作的郭孟德被派到村里开展扶贫工作。他驻村后,奔走于各个部门,争取专项扶持资金,修建了篮球场、文化娱乐室等场所,倾力发展果树种植产业,热心解决群众日常困难,改变了燕来村的落后面貌,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2015年10月,广西吹响“攻坚五年、圆梦小康”脱贫冲锋号,郭孟德成为向阳镇林列村驻村第一书记。该村是水库移民安置村,辖12个村民小组281户1249人,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34户146人。2016年以前,村里只有4个自然屯通路,因交通不便,每年都有许多水果烂在地里,果农苦不堪言。“要致富,先修路。”郭孟德决定,尽快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他组织村两委和群众代表一起协商规划,到处跑项目拉资金,用诚意化解修路途中一件件纠纷,使得原来不通路的龙坪、外麻、交要、外里、纳福5个自然屯全部通上水泥路,盘活了3000亩珍珠李产业,用两年时间,让林列村顺利脱贫摘帽。
2018年年初,天峨县吹响决胜脱贫攻坚“集结号”,已完成燕来村、林列村脱贫摘帽任务的郭孟德,又主动请缨来到新的帮扶村——板么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是他,通过各种渠道筹资120万元,发展食用菌、草莓及马蜂、黑山羊、豪猪等种养项目,解决了70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2018年年底,板么村摘掉了贫困帽。仅因脱贫攻坚有功,前不久,郭孟德获颁“五四奖章青年扶贫先锋”的称号。
于洋、郭孟德,仅仅是驻村扶贫的青年代表。通过盘点,让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像于洋、郭孟德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他们肩负重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乡土,夜以继日奋战在扶贫一线,为改变贫困山区面貌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无愧于脱贫攻坚战场的“急先锋”,是扶贫道路上敢于担当,最可敬可爱的人。
作者:合江县福宝职业中学校 曾昭华
2019-12-30 16:28:16
年底,正是基层扶贫干部最辛苦最忙碌的时候。在广西各地的壮村侗寨,数千个驻村第一书记起早贪黑地奔忙着。(摘自:2019年12月25日《光明日报》)
到了年终,驻村扶贫干部们在忙碌着盘点一年来的收获,准备布局明年开局之棋,好向党和人民交上脱贫攻坚满意的答卷。
于洋,90后的选调生,2018年3月,他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主动请缨到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后龙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后龙村是典型的石漠化大石山区极度贫困村,自然条件极为恶劣,长期戴着“百色第一穷”的帽子。2018年,贫困发生率依然达66.3%,贫困程度之深、贫困发生率之高,位居广西前列。
于洋进村后,以最快的时间摸清村情户情,制定计划,分类帮扶,综合施策——发挥后龙村优势,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运行模式,建设高坡山猪养殖基地,实现年出栏生猪1500头;与公司合作,种植构树300亩;投资30万元入股当地龙头企业获取分红;在后援单位支持下,实施后龙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等,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已连续两年顺利完成既定脱贫目标。他通过盘点,正在准备全力冲刺明年全面脱贫目标!
郭孟德,脱贫攻坚路上的大能手。一个人,六年头,居然带领三个村摘掉贫困帽。
2013年1月,地处龙滩水电站库区的天峨县向阳镇燕来村,成为天峨县公安局结对帮扶村,从事政工工作的郭孟德被派到村里开展扶贫工作。他驻村后,奔走于各个部门,争取专项扶持资金,修建了篮球场、文化娱乐室等场所,倾力发展果树种植产业,热心解决群众日常困难,改变了燕来村的落后面貌,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2015年10月,广西吹响“攻坚五年、圆梦小康”脱贫冲锋号,郭孟德成为向阳镇林列村驻村第一书记。该村是水库移民安置村,辖12个村民小组281户1249人,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34户146人。2016年以前,村里只有4个自然屯通路,因交通不便,每年都有许多水果烂在地里,果农苦不堪言。“要致富,先修路。”郭孟德决定,尽快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他组织村两委和群众代表一起协商规划,到处跑项目拉资金,用诚意化解修路途中一件件纠纷,使得原来不通路的龙坪、外麻、交要、外里、纳福5个自然屯全部通上水泥路,盘活了3000亩珍珠李产业,用两年时间,让林列村顺利脱贫摘帽。
2018年年初,天峨县吹响决胜脱贫攻坚“集结号”,已完成燕来村、林列村脱贫摘帽任务的郭孟德,又主动请缨来到新的帮扶村——板么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是他,通过各种渠道筹资120万元,发展食用菌、草莓及马蜂、黑山羊、豪猪等种养项目,解决了70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2018年年底,板么村摘掉了贫困帽。仅因脱贫攻坚有功,前不久,郭孟德获颁“五四奖章青年扶贫先锋”的称号。
于洋、郭孟德,仅仅是驻村扶贫的青年代表。通过盘点,让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像于洋、郭孟德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他们肩负重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乡土,夜以继日奋战在扶贫一线,为改变贫困山区面貌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无愧于脱贫攻坚战场的“急先锋”,是扶贫道路上敢于担当,最可敬可爱的人。
作者:合江县福宝职业中学校 曾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