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9 16:02:51
“半年来,我在革命老区黄花塘镇挂职,除了做好政法相关工作外,还积极参与红色旅游开发、宅基地有偿退出等工作,较之于以往单一的业务工作,这种‘补课’式学习机会难得,也让我们年轻干部更接地气。”江苏省盱眙县法院助理吉鹤鹏感慨。在一线工作中经受历练,小吉的经历是该县年轻干部“墩苗”培优工程的一个缩影。(摘自:2019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培养干部的肥沃土壤,但基层工作繁、条件差、压力大,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面对人生三次重大选择,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该如何选择呢?新时代年轻干部应毫不犹豫选择了基层,将其当做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往山里越扎越深,离群众越来越近,在基层吸取养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扎根基层,学会说“百姓话”。在基层,和老百姓的心贴得越近,工作开展起来就越顺畅。年轻干部下基层,每到一地,要及时入户走访,面对面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缺什么。“不知道群众想的啥,怎么能服务好群众呢?”为了克服和群众直接交流的“语言障碍”,要用最笨的方法学习当地难懂的方言,虽然闹了不少笑话,终会成为群众眼中“说普通话的本地人”。身在基层,心也要扎在基层,“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群众”,才能赢得百姓的好口碑。
基层是党的好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能真正锻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时代的年轻干部下基层,不要抱着“镀金”的目的,要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多往老百姓家跑,了解第一手资料、掌握第一手信息。一次找不到群众,就应该去两次、三次;群众不在家,就应该去田间地头,和群众边谈边干,逐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层条件艰苦,“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但也是提升能力、磨砺心性、施展抱负的大好舞台。年轻干部文化水平较高,有干劲、有激情,更需要在基层摔打锤炼。在基层多“墩墩苗”,到服务群众的最前端、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夯实为民服务本领,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意志品质,才能为行稳致远打下坚实基础。
年轻干部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伟大的时代为年轻干部实现人生理想提供了机遇和舞台。年轻干部要扎根基层,在为民服务中增进群众感情,在一线工作中提升履职本领,不断汲取基层丰富的养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合江特校 李敏)
2019-12-19 16:02:51
“半年来,我在革命老区黄花塘镇挂职,除了做好政法相关工作外,还积极参与红色旅游开发、宅基地有偿退出等工作,较之于以往单一的业务工作,这种‘补课’式学习机会难得,也让我们年轻干部更接地气。”江苏省盱眙县法院助理吉鹤鹏感慨。在一线工作中经受历练,小吉的经历是该县年轻干部“墩苗”培优工程的一个缩影。(摘自:2019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培养干部的肥沃土壤,但基层工作繁、条件差、压力大,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面对人生三次重大选择,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该如何选择呢?新时代年轻干部应毫不犹豫选择了基层,将其当做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往山里越扎越深,离群众越来越近,在基层吸取养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扎根基层,学会说“百姓话”。在基层,和老百姓的心贴得越近,工作开展起来就越顺畅。年轻干部下基层,每到一地,要及时入户走访,面对面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缺什么。“不知道群众想的啥,怎么能服务好群众呢?”为了克服和群众直接交流的“语言障碍”,要用最笨的方法学习当地难懂的方言,虽然闹了不少笑话,终会成为群众眼中“说普通话的本地人”。身在基层,心也要扎在基层,“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群众”,才能赢得百姓的好口碑。
基层是党的好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能真正锻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时代的年轻干部下基层,不要抱着“镀金”的目的,要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多往老百姓家跑,了解第一手资料、掌握第一手信息。一次找不到群众,就应该去两次、三次;群众不在家,就应该去田间地头,和群众边谈边干,逐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层条件艰苦,“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但也是提升能力、磨砺心性、施展抱负的大好舞台。年轻干部文化水平较高,有干劲、有激情,更需要在基层摔打锤炼。在基层多“墩墩苗”,到服务群众的最前端、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夯实为民服务本领,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意志品质,才能为行稳致远打下坚实基础。
年轻干部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伟大的时代为年轻干部实现人生理想提供了机遇和舞台。年轻干部要扎根基层,在为民服务中增进群众感情,在一线工作中提升履职本领,不断汲取基层丰富的养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合江特校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