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群众“口碑”就是干部的奋斗方向

    2019-12-19 17:04:31

    2019年,夏曲村有了喜人变化:包虫病发生率从15%下降到9.94%,人均年收入从不到3000元提高到8600元,还有120千瓦离网光伏电站、安置点公共厕所、安全用水机井52口……一桩桩实事好事,改善了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因语言不通、习俗不同,一些藏族群众曾对这位回族小伙“很不屑”。如今,群众有了信心、有了奔头、有了干劲。他们竖起拇指,亲切称赞马生君为“我们的好书记”。(摘自:2019年12月12日 新华网)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口碑”是群众对干部品德、政绩和作风等一种发自内心的口头赞许和评价,也是群众衡量干部的重要砝码。夏曲村群众一句“我们的好书记”,就是对马生君最好的口碑,这是这位第一书记“身入村、心为民”,带领群众实干苦干,发展农村经济、改变村庄面貌、增加群众收入,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得到群众的认可。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群众说了算。

      老百姓最实在,也最讲感情,干部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干部跟群众有多近,群众对干部就有多亲;干部跟群众心贴心,群众就跟干部心连心;干部对群众有多好,群众给干部的评价就有多高。从“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到“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焦裕禄、“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再到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无数“草帽”书记、“胶鞋”书记、太行山“新愚公”等等,他们始终“呕心沥血带一方求发展,鞠躬尽瘁引万民奔小康”,成为群众“口碑”相传的好干部。

      不可否认,当前仍有极少数干部搞不清奋斗方向,为民谋利不实,甚至损害群众利益。事实证明,他们终究会被群众唾弃。对于绝大多数基层干部来说,要始终牢记习总书记嘱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不断带领群众摆脱贫困,把得到群众认可作为奋斗方向。或许这些干部中很多人一辈子都扎根基层,但他们从“以百姓之忧而忧,以百姓之乐而乐”中得到快乐,无怨无悔。当然,群众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给予很高的评价。

      其实干部能否得到群众认可,主要决定权还是在干部自己,当干部的初心是什么?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奋斗目标是什么?这些都影响着群众对干部的评价。如果一个干部只想着自己头上的“乌纱帽”,一切工作都为“乌纱帽”服务,对民生诉求漠不关心,群众当然只会给予“差评”。而那些把群众放在心头的干部,老百姓自然会给予“好评”。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这是相互的。因此,干部要想赢得好“口碑”,就要像马生君一样,时刻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群众才会理解、支持、拥护。如果凡事以己利为重、以民利为轻,最终也不会有好下场。因为群众“口碑”才是干部真正的努力方向。

      作者:合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冷清秋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群众“口碑”就是干部的奋斗方向

    2019-12-19 17:04:31

    2019年,夏曲村有了喜人变化:包虫病发生率从15%下降到9.94%,人均年收入从不到3000元提高到8600元,还有120千瓦离网光伏电站、安置点公共厕所、安全用水机井52口……一桩桩实事好事,改善了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因语言不通、习俗不同,一些藏族群众曾对这位回族小伙“很不屑”。如今,群众有了信心、有了奔头、有了干劲。他们竖起拇指,亲切称赞马生君为“我们的好书记”。(摘自:2019年12月12日 新华网)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口碑”是群众对干部品德、政绩和作风等一种发自内心的口头赞许和评价,也是群众衡量干部的重要砝码。夏曲村群众一句“我们的好书记”,就是对马生君最好的口碑,这是这位第一书记“身入村、心为民”,带领群众实干苦干,发展农村经济、改变村庄面貌、增加群众收入,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得到群众的认可。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群众说了算。

      老百姓最实在,也最讲感情,干部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干部跟群众有多近,群众对干部就有多亲;干部跟群众心贴心,群众就跟干部心连心;干部对群众有多好,群众给干部的评价就有多高。从“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到“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焦裕禄、“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再到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无数“草帽”书记、“胶鞋”书记、太行山“新愚公”等等,他们始终“呕心沥血带一方求发展,鞠躬尽瘁引万民奔小康”,成为群众“口碑”相传的好干部。

      不可否认,当前仍有极少数干部搞不清奋斗方向,为民谋利不实,甚至损害群众利益。事实证明,他们终究会被群众唾弃。对于绝大多数基层干部来说,要始终牢记习总书记嘱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不断带领群众摆脱贫困,把得到群众认可作为奋斗方向。或许这些干部中很多人一辈子都扎根基层,但他们从“以百姓之忧而忧,以百姓之乐而乐”中得到快乐,无怨无悔。当然,群众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给予很高的评价。

      其实干部能否得到群众认可,主要决定权还是在干部自己,当干部的初心是什么?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奋斗目标是什么?这些都影响着群众对干部的评价。如果一个干部只想着自己头上的“乌纱帽”,一切工作都为“乌纱帽”服务,对民生诉求漠不关心,群众当然只会给予“差评”。而那些把群众放在心头的干部,老百姓自然会给予“好评”。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这是相互的。因此,干部要想赢得好“口碑”,就要像马生君一样,时刻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群众才会理解、支持、拥护。如果凡事以己利为重、以民利为轻,最终也不会有好下场。因为群众“口碑”才是干部真正的努力方向。

      作者:合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冷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