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成效

    2019-12-22 19:57:55

    2019年12月6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在深入推进现代乡村治理制度改革,健全乡村服务惠民机制中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构建稳定脱贫和防止返贫机制。完善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探索完善农业产业扶贫机制,让农民成为有奔头的职业。围绕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这一核心,大力发展“五有”模式,即有一定规模、有一个主导产业、有一个带动主体、有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有统一管护营销模式。继续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继续补齐农业产业发展的设施短板,重加工、创品牌,引领带动农户形成产业发展规模效应。

      探索完善创业就业服务机制,让农民成为多渠道增收的群体。更新完善“一库五名单”台账,摸清摸准基础数据。采取“走下去+请上来”的模式,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积极加强对外劳务协作,实现省外、市外输出就业;依托园区企业,乡镇规模以上企业建设就业扶贫基地,促进就近就地吸纳就业;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农民企业家等返乡下乡创业,落实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积极发展“归雁经济”,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同时,对无法实现转移输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按照救急救难原则,就地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托底安置。

      探索完善特困人员的兜底机制,让农民成为有保障的群体。持续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四川省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的“两线合一”,确保特困人群实现“政策性输血式”稳定脱贫。坚持将孝道文化与扶贫政策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让老年贫困户“老有所养”,也为稳定脱贫打下基础,营造尊老、爱老、孝老的浓厚氛围,形成农村养老良性循环。同时,持续保障对特困病人的社会救助。

      作者:合江县扶贫开发局  姜凤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成效

    2019-12-22 19:57:55

    2019年12月6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在深入推进现代乡村治理制度改革,健全乡村服务惠民机制中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构建稳定脱贫和防止返贫机制。完善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探索完善农业产业扶贫机制,让农民成为有奔头的职业。围绕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这一核心,大力发展“五有”模式,即有一定规模、有一个主导产业、有一个带动主体、有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有统一管护营销模式。继续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继续补齐农业产业发展的设施短板,重加工、创品牌,引领带动农户形成产业发展规模效应。

      探索完善创业就业服务机制,让农民成为多渠道增收的群体。更新完善“一库五名单”台账,摸清摸准基础数据。采取“走下去+请上来”的模式,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积极加强对外劳务协作,实现省外、市外输出就业;依托园区企业,乡镇规模以上企业建设就业扶贫基地,促进就近就地吸纳就业;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农民企业家等返乡下乡创业,落实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积极发展“归雁经济”,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同时,对无法实现转移输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按照救急救难原则,就地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托底安置。

      探索完善特困人员的兜底机制,让农民成为有保障的群体。持续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四川省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的“两线合一”,确保特困人群实现“政策性输血式”稳定脱贫。坚持将孝道文化与扶贫政策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让老年贫困户“老有所养”,也为稳定脱贫打下基础,营造尊老、爱老、孝老的浓厚氛围,形成农村养老良性循环。同时,持续保障对特困病人的社会救助。

      作者:合江县扶贫开发局  姜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