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

    2019-12-15 19:21:51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27日发布消息,2019年10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601起,6358人受到处理,4699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受党纪政务处分的干部中,地厅级28人、县处级415人、乡科级及以下4256人。(摘自:2019年11月28日04版《人民日报》)

      2019年正值中央八项规定出台7周年,这7年来,各地各部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纠正“四风”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作风建设是场攻坚战、持久战。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党风问题,持续督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挖细查“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种种表现,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盯住,对顶风违纪从严查处,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完善领导干部插手特殊资源禁止性规定,坚持不懈、注重实效,促进规范、化风成俗。

      保持政治定力,坚持久久为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作风上的小问题,而是政治上的大问题;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也不是简单的工作问题,而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取信于民,纠正“四风”让人民群众坚定对党的信任信心。如果再陷入一抓就好、一好就放、一放就松的怪圈,就会失信于党、失信于民。实现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向善,必须坚决克服“疲劳综合征”,从每个节点、具体问题抓起,以点带面、串点成线、持续坚守,越往后执纪越严,坚决防止反弹回潮。

      坚持以上率下,层层落实责任。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示范,以上率下是最有力的引导。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能否发挥好带头作用是关键。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去,经常摆摆表现、找找差距,坚持事事率先垂范、时时以身作则、处处严于律己,形成“头雁效应”,带动整个风气根本好转。

      做实做细监督,增强监督实效。监督是纪委监委的首要职责、基本职责。十九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要求,放在了“做实做细监督职责,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这一部分,正是“把日常监督实实在在地做起来、做到位”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监督检查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重点任务和经常性工作,积极探索日常监督的有效办法,使监督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加有力。

      聚焦突出问题,实施精准治理。纠正“四风”,既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更要紧紧抓住“精准”二字,突出重点、聚焦要害,把监督力量和执纪力度向突出问题和领域集中。坚持问题导向,狠抓薄弱环节,结合自身实际,继续紧盯不同地区、领域、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新动向新表现,找准“靶子”、查清“病灶”,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健全长效机制,狠抓制度执行。“四风”问题既有理想信念和利益驱动等方面的原因,也有考核体系不科学、制度修订不及时等方面的因素。挤压“四风”生存空间,必须提高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沟通,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其进一步规范完善开会发文、督查检查、公务接待、公车管理、津补贴和福利等制度规定,建立更科学、更严密、更有效的制度措施,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同时,强化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有力推动标本兼治。

      风气养成重在日常教化,作风建设贵在长期不懈。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一方面针对党内不良风气,持之以恒改作风树新风;一方面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大胆试验、勇于创新。严厉整治“四风”,根本目的也是发扬改革创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作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实现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仅仅止步于防止“四风”反弹回潮是不够的。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以优良党风政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以好作风、好形象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作者:合江县白沙中学 李锠铃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

    2019-12-15 19:21:51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27日发布消息,2019年10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601起,6358人受到处理,4699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受党纪政务处分的干部中,地厅级28人、县处级415人、乡科级及以下4256人。(摘自:2019年11月28日04版《人民日报》)

      2019年正值中央八项规定出台7周年,这7年来,各地各部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纠正“四风”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作风建设是场攻坚战、持久战。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党风问题,持续督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挖细查“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种种表现,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盯住,对顶风违纪从严查处,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完善领导干部插手特殊资源禁止性规定,坚持不懈、注重实效,促进规范、化风成俗。

      保持政治定力,坚持久久为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作风上的小问题,而是政治上的大问题;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也不是简单的工作问题,而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取信于民,纠正“四风”让人民群众坚定对党的信任信心。如果再陷入一抓就好、一好就放、一放就松的怪圈,就会失信于党、失信于民。实现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向善,必须坚决克服“疲劳综合征”,从每个节点、具体问题抓起,以点带面、串点成线、持续坚守,越往后执纪越严,坚决防止反弹回潮。

      坚持以上率下,层层落实责任。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示范,以上率下是最有力的引导。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能否发挥好带头作用是关键。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去,经常摆摆表现、找找差距,坚持事事率先垂范、时时以身作则、处处严于律己,形成“头雁效应”,带动整个风气根本好转。

      做实做细监督,增强监督实效。监督是纪委监委的首要职责、基本职责。十九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要求,放在了“做实做细监督职责,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这一部分,正是“把日常监督实实在在地做起来、做到位”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监督检查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重点任务和经常性工作,积极探索日常监督的有效办法,使监督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加有力。

      聚焦突出问题,实施精准治理。纠正“四风”,既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更要紧紧抓住“精准”二字,突出重点、聚焦要害,把监督力量和执纪力度向突出问题和领域集中。坚持问题导向,狠抓薄弱环节,结合自身实际,继续紧盯不同地区、领域、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新动向新表现,找准“靶子”、查清“病灶”,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健全长效机制,狠抓制度执行。“四风”问题既有理想信念和利益驱动等方面的原因,也有考核体系不科学、制度修订不及时等方面的因素。挤压“四风”生存空间,必须提高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沟通,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其进一步规范完善开会发文、督查检查、公务接待、公车管理、津补贴和福利等制度规定,建立更科学、更严密、更有效的制度措施,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同时,强化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有力推动标本兼治。

      风气养成重在日常教化,作风建设贵在长期不懈。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一方面针对党内不良风气,持之以恒改作风树新风;一方面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大胆试验、勇于创新。严厉整治“四风”,根本目的也是发扬改革创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作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实现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仅仅止步于防止“四风”反弹回潮是不够的。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以优良党风政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以好作风、好形象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作者:合江县白沙中学 李锠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