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抓体系,强能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9-11-29 21:16:3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作出了专门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努力方向、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摘自:2019年11月25日02版《人民日报》)

      时代的发展进步,对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提出了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是找准关键,抓体系,强能力,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巩固和深化。

      一、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是“有法可依”的前提

      全面依法治国任务是十分艰巨繁重的,加之新发展、新形势下,新事物、新问题不断涌现,需要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法治领域改革也面临许多难啃的硬骨头。不断提高立法质量、立法效率;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规定和社会规范体系;增强法律规范体系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基本依据。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有法可依”才有保障;只有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才能不断将法治中国建设向纵深推进。

      二、强化制度的执行实施,是“有法必依”的保障

      “良法”还需“善治”。法律的执行和实施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执行力很大程度上体现治理能力。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至关重要。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才能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只有加强力量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确保法律法规全面有效实施,才能把我国制度优势、法治优势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政治优势和治理效能,才谈得上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完善法治监督体系,为“执法必严”护航

      《决定》明确要求,加快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监督无以落实”。完善立法、执法、司法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才能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才能充分发挥依规治党对依法治国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使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深入民心,让“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共同得到贯彻实施。

      四、全民守护公平正义,让“违法必究”落地

      党和国家为维护公平正义、实现法治中国做了大量的努力。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也依靠人民。法律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力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也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法治中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群众也应当履行自己护法、守法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和治理能力日益现代化,“违法必究”才能更好地真正落地。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从健全保证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全面实施体制机制开始,也要从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形成全民守法意识,内化全民护法、守法行动等一系列举措中去落实。

      我们期待,让每一个公民都成为法治的主人翁、守护者、监督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合江县教师进修学校万莉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抓体系,强能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9-11-29 21:16:3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作出了专门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努力方向、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摘自:2019年11月25日02版《人民日报》)

      时代的发展进步,对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提出了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是找准关键,抓体系,强能力,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巩固和深化。

      一、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是“有法可依”的前提

      全面依法治国任务是十分艰巨繁重的,加之新发展、新形势下,新事物、新问题不断涌现,需要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法治领域改革也面临许多难啃的硬骨头。不断提高立法质量、立法效率;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规定和社会规范体系;增强法律规范体系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基本依据。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有法可依”才有保障;只有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才能不断将法治中国建设向纵深推进。

      二、强化制度的执行实施,是“有法必依”的保障

      “良法”还需“善治”。法律的执行和实施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执行力很大程度上体现治理能力。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至关重要。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才能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只有加强力量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确保法律法规全面有效实施,才能把我国制度优势、法治优势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政治优势和治理效能,才谈得上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完善法治监督体系,为“执法必严”护航

      《决定》明确要求,加快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监督无以落实”。完善立法、执法、司法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才能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才能充分发挥依规治党对依法治国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使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深入民心,让“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共同得到贯彻实施。

      四、全民守护公平正义,让“违法必究”落地

      党和国家为维护公平正义、实现法治中国做了大量的努力。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也依靠人民。法律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力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也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法治中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群众也应当履行自己护法、守法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和治理能力日益现代化,“违法必究”才能更好地真正落地。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从健全保证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全面实施体制机制开始,也要从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形成全民守法意识,内化全民护法、守法行动等一系列举措中去落实。

      我们期待,让每一个公民都成为法治的主人翁、守护者、监督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合江县教师进修学校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