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5 20:58:27
剪掉留了多年的长发,33岁的朱虹看上去像变了一个人,显得更成熟干练了。跟朱虹一样变了模样的,还有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的山联村。作为村里的大学生村官、村委会主任,12年来,朱虹扎根农村,以乡村旅游为抓手,把山联村从一个名不经传的贫困村打造成今天的“江苏省首届最美乡村”。她带领村民在家门口勤劳致富,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摘自:2019年11月19日03版《中国青年报》)
刚大学毕业的朱虹,不知道村官是什么,也不知道当村官意味着什么。但她为家乡奉献的热忱却一直未改变。辞职回家当村官,她体会到了辛苦,更体会到了艰辛,但这是她建设家乡的初衷。初心不改,扎根农村,这是她人生的定位。
刚回到家乡时,山联村是一个脏乱差、到处是荒山坑地的贫困村,村民思想落后,文明意识薄弱。村里的支柱产业是开山采石,小作坊林立,环境污染特别严重。如何改变现状呢?朱虹逛遍了40个大大小小的自然村,最后决定:要带领村民们走生态优先发展的路子。想要村民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就得让村民们生活的环境宜人,要改变村容村貌,其实山联村本身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村里3000多亩的红豆杉,不就是最好的资源吗!村里靠什么发展定位好了,但开展工作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最难的是让村民们转变观念,接受这个定位。为了顺利开展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朱虹起早贪黑,十几年如一日,没有一个休息日。她设计规划、拆迁施工、协调工作……她的坚持和努力让大家动容,仅仅6个月的时间,她就让山联村变成了白墙黑瓦、绿树成荫,房屋错落有致,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淳朴的人文景观和谐发展,甚至引来了无数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绿色生态、绿色生活”,这是朱虹增强村民生活舒适感的定位。
村里的环境好了,人民生活幸福感提升了。但是贫穷的帽子却未曾摘下。说到底,经济发展才是村民的幸福感的最主要来源,也是最终归宿。朱虹每天都在思考:怎么才能摘下贫困的帽子?红豆杉不是已经为我们引来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吗?有游客不就意味着可以发展旅游经济了。光想没用,必须实践才知道这可不可行。旅游致富的想法是美好的,但朱虹刚提出来,就遭到了村民们一致的反对。朱虹不死心啊,很快拿出具体的生态旅游农家乐发展的报告,而这次,有了村党支部书记吴岳平和几个团员青年的支持。朱虹牵头,在山联村创办了首个农家乐—青年文明一号。“早上天不亮就去买菜,送到店里再去上班,中午顾不上吃饭,赶紧到店里当服务员。”这就是朱虹每天工作的缩影。付出总有回报,第二个月,农家乐就盈利6000多元。村民们看到了开办农家乐的希望,纷纷找朱虹咨询。现在,山联村大大小小20多个特色的农家乐:龙虾、红豆杉鸡、白斩鹅、笑脸私房菜……过夜经济、菊花经济、早茶经济、美食经济……依托生态旅游的契机,山联村的人均收入从几千元发展到了如今的几万元。生态旅游---这是朱虹致富山联村的定位。
“朱虹很有闯劲,敢想敢干,不简单”。这是大家对朱虹的评价。女子本弱,但朱虹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就是风风火火,女中豪杰。朱虹的干劲体现在她敢去干别人不敢干的事情,敢去征服别人不敢征服的困难。她的吃苦,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也疼在她父母的心里。据朱虹的母亲讲述:有一段时间村里特别忙,朱虹忙得生病发烧,但是她坚持不休息,挂完水立刻回到村里接待客商,全然不顾身体抱恙。2011年4月,就在朱虹生孩子的前两天,她都还在村里的工地上坐镇,跟企业老板开会座谈。产假未满,又立刻回到岗位工作。每次讲述,朱妈妈都潸然泪下,心疼之情溢于言表。实干出成就,朱虹的付出不是徒劳。她的实干,让山联村的村民记住了这个年轻能干的女村官;她的实干,让山联村脱贫致富,成为了江苏省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她的实干,让她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成为山联村的一张活名片,成为了光荣的全国人大代表。
作为女生的朱虹,身上却满满一股男子气,可谓自古英雄皆义气。“我特别在意别人的好意,骨子里有一股劲,不愿意辜负别人。”这是朱虹回答记者的话。虽是女儿身,但言语之间读出了她的重情重义。在工作中,她也是将男儿的坚毅和女子的动容完美演绎。刚回村接手工作时,朱虹的工作寸步为艰,她天天到村里转,和村民套近乎,学着跟村民打交道。用自己的真情实意感动村名。在牵头创办了山联村第一个农家乐之后的第四个月,朱虹把盈利正丰的农家乐转给了别人,自己悄然隐退。她说:“赚钱不是我的目的,我只是想让村民们看到走这条路致富是可行的。”如今,山联村的发展已经走上了正轨,正如火如荼。但朱虹并未忘记自己的初衷“我愿为家乡出一分力”,一有时间,朱虹就去各家当服务员,及时了解全村的情况,亲力亲为,从不懈怠。真正做到了用心、用情干工作。
“村民是淳朴的,我愿意扎根农村,为我的家长出一分力。”朱虹是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代表,也是党员同志的先进代表。在本职工作中,我们要学习朱虹找准位、踏实干、重情义,用心用情书写人生。
作者:泸州市合江县实录镇 杨玉婷
2019-11-25 20:58:27
剪掉留了多年的长发,33岁的朱虹看上去像变了一个人,显得更成熟干练了。跟朱虹一样变了模样的,还有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的山联村。作为村里的大学生村官、村委会主任,12年来,朱虹扎根农村,以乡村旅游为抓手,把山联村从一个名不经传的贫困村打造成今天的“江苏省首届最美乡村”。她带领村民在家门口勤劳致富,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摘自:2019年11月19日03版《中国青年报》)
刚大学毕业的朱虹,不知道村官是什么,也不知道当村官意味着什么。但她为家乡奉献的热忱却一直未改变。辞职回家当村官,她体会到了辛苦,更体会到了艰辛,但这是她建设家乡的初衷。初心不改,扎根农村,这是她人生的定位。
刚回到家乡时,山联村是一个脏乱差、到处是荒山坑地的贫困村,村民思想落后,文明意识薄弱。村里的支柱产业是开山采石,小作坊林立,环境污染特别严重。如何改变现状呢?朱虹逛遍了40个大大小小的自然村,最后决定:要带领村民们走生态优先发展的路子。想要村民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就得让村民们生活的环境宜人,要改变村容村貌,其实山联村本身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村里3000多亩的红豆杉,不就是最好的资源吗!村里靠什么发展定位好了,但开展工作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最难的是让村民们转变观念,接受这个定位。为了顺利开展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朱虹起早贪黑,十几年如一日,没有一个休息日。她设计规划、拆迁施工、协调工作……她的坚持和努力让大家动容,仅仅6个月的时间,她就让山联村变成了白墙黑瓦、绿树成荫,房屋错落有致,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淳朴的人文景观和谐发展,甚至引来了无数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绿色生态、绿色生活”,这是朱虹增强村民生活舒适感的定位。
村里的环境好了,人民生活幸福感提升了。但是贫穷的帽子却未曾摘下。说到底,经济发展才是村民的幸福感的最主要来源,也是最终归宿。朱虹每天都在思考:怎么才能摘下贫困的帽子?红豆杉不是已经为我们引来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吗?有游客不就意味着可以发展旅游经济了。光想没用,必须实践才知道这可不可行。旅游致富的想法是美好的,但朱虹刚提出来,就遭到了村民们一致的反对。朱虹不死心啊,很快拿出具体的生态旅游农家乐发展的报告,而这次,有了村党支部书记吴岳平和几个团员青年的支持。朱虹牵头,在山联村创办了首个农家乐—青年文明一号。“早上天不亮就去买菜,送到店里再去上班,中午顾不上吃饭,赶紧到店里当服务员。”这就是朱虹每天工作的缩影。付出总有回报,第二个月,农家乐就盈利6000多元。村民们看到了开办农家乐的希望,纷纷找朱虹咨询。现在,山联村大大小小20多个特色的农家乐:龙虾、红豆杉鸡、白斩鹅、笑脸私房菜……过夜经济、菊花经济、早茶经济、美食经济……依托生态旅游的契机,山联村的人均收入从几千元发展到了如今的几万元。生态旅游---这是朱虹致富山联村的定位。
“朱虹很有闯劲,敢想敢干,不简单”。这是大家对朱虹的评价。女子本弱,但朱虹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就是风风火火,女中豪杰。朱虹的干劲体现在她敢去干别人不敢干的事情,敢去征服别人不敢征服的困难。她的吃苦,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也疼在她父母的心里。据朱虹的母亲讲述:有一段时间村里特别忙,朱虹忙得生病发烧,但是她坚持不休息,挂完水立刻回到村里接待客商,全然不顾身体抱恙。2011年4月,就在朱虹生孩子的前两天,她都还在村里的工地上坐镇,跟企业老板开会座谈。产假未满,又立刻回到岗位工作。每次讲述,朱妈妈都潸然泪下,心疼之情溢于言表。实干出成就,朱虹的付出不是徒劳。她的实干,让山联村的村民记住了这个年轻能干的女村官;她的实干,让山联村脱贫致富,成为了江苏省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她的实干,让她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成为山联村的一张活名片,成为了光荣的全国人大代表。
作为女生的朱虹,身上却满满一股男子气,可谓自古英雄皆义气。“我特别在意别人的好意,骨子里有一股劲,不愿意辜负别人。”这是朱虹回答记者的话。虽是女儿身,但言语之间读出了她的重情重义。在工作中,她也是将男儿的坚毅和女子的动容完美演绎。刚回村接手工作时,朱虹的工作寸步为艰,她天天到村里转,和村民套近乎,学着跟村民打交道。用自己的真情实意感动村名。在牵头创办了山联村第一个农家乐之后的第四个月,朱虹把盈利正丰的农家乐转给了别人,自己悄然隐退。她说:“赚钱不是我的目的,我只是想让村民们看到走这条路致富是可行的。”如今,山联村的发展已经走上了正轨,正如火如荼。但朱虹并未忘记自己的初衷“我愿为家乡出一分力”,一有时间,朱虹就去各家当服务员,及时了解全村的情况,亲力亲为,从不懈怠。真正做到了用心、用情干工作。
“村民是淳朴的,我愿意扎根农村,为我的家长出一分力。”朱虹是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代表,也是党员同志的先进代表。在本职工作中,我们要学习朱虹找准位、踏实干、重情义,用心用情书写人生。
作者:泸州市合江县实录镇 杨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