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最简洁的赞扬也是最崇高的奖赏

    2019-11-25 21:07:43

    “要致富,找亚夫!”这是当地农民对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镇江市农科所原所长赵亚夫(最简洁的赞扬。(摘自:2019年11月20日07版《人民日报》)

      “要致富,找亚夫!”一句简洁的话语,体现了富起来的农民对赵亚夫的感激之情。

      江苏宜兴农学院毕业的赵亚夫,读农园时便立志要让农民吃得饱、过上好日子。1982年,他远赴日本学习水稻、草莓等农作物种植,回国后,他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带领数十万老区农民实现了“小康梦”,被誉为“一生惠农兴农的大地活雷锋”。他曾先后荣获“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一连串的殊誉,是他勤恳工作的结晶。出国学艺回国后,1984年,赵亚夫果断调整研究方向,从稻麦栽培向高效农业转变,创造性提出“水田保粮、岗坡致富”的工作思路。他在江苏句容白兔镇解塘村推广试种0.9亩露天草莓,当年收益就超出常规农作物的2倍。在他带动下,1987年白兔镇露天草莓种植面积达7000多亩,收入达到了8000多万元,因草莓富起来的农民高兴地把盖起的新楼房称为“草莓楼”。

      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民,赵亚夫曾自制名片发到农民手中,自己也存了200多个农民种植大户的电话号码,提供24小时“热线服务”。“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赵亚夫不当甩手干部,注重身体力行。他用20株草莓苗作为“火种”,发展高效农业,建立起上千亩农业示范园,培养了一批种植大户,让一部分农民先富了起来。他又指导成立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集中经营,市场化运作,带动了一大批农民共同富裕。他还创建了有机农业产业园区,组建综合型有机农业合作社,创造农业经营与农村管理“合二为一”新模式,并以戴庄为中心,向周边辐射。

      几十年来,赵亚夫每年泡在田里200余天,其余的100多天也是为农民的事情奔劳。他是干部,不仅是领导者,指挥者,更是田间地头的实干者、引领者。在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丘陵山区“以农富农”的小康之路的同时,先后完成了稻麦栽培新技术、草莓良种引进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等15项科研项目,出版了《草莓品种及栽培技术》《无花果栽培新技术》等技术含量高、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的科普手册。

      农民,最现实的是效果,谁带领他走上富裕路,他就感激谁。赵亚夫借助党的好政策,用毕生的经历,过硬的本领,潜心研究去践行初心,完成使命,得到百姓的一句朴实话语:“要致富,找亚夫!”,这是农民对他最简洁的赞扬,也是对他最崇高的奖赏!

      作者:四川省合江县福宝职业中学校 曾昭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最简洁的赞扬也是最崇高的奖赏

    2019-11-25 21:07:43

    “要致富,找亚夫!”这是当地农民对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镇江市农科所原所长赵亚夫(最简洁的赞扬。(摘自:2019年11月20日07版《人民日报》)

      “要致富,找亚夫!”一句简洁的话语,体现了富起来的农民对赵亚夫的感激之情。

      江苏宜兴农学院毕业的赵亚夫,读农园时便立志要让农民吃得饱、过上好日子。1982年,他远赴日本学习水稻、草莓等农作物种植,回国后,他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带领数十万老区农民实现了“小康梦”,被誉为“一生惠农兴农的大地活雷锋”。他曾先后荣获“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一连串的殊誉,是他勤恳工作的结晶。出国学艺回国后,1984年,赵亚夫果断调整研究方向,从稻麦栽培向高效农业转变,创造性提出“水田保粮、岗坡致富”的工作思路。他在江苏句容白兔镇解塘村推广试种0.9亩露天草莓,当年收益就超出常规农作物的2倍。在他带动下,1987年白兔镇露天草莓种植面积达7000多亩,收入达到了8000多万元,因草莓富起来的农民高兴地把盖起的新楼房称为“草莓楼”。

      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民,赵亚夫曾自制名片发到农民手中,自己也存了200多个农民种植大户的电话号码,提供24小时“热线服务”。“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赵亚夫不当甩手干部,注重身体力行。他用20株草莓苗作为“火种”,发展高效农业,建立起上千亩农业示范园,培养了一批种植大户,让一部分农民先富了起来。他又指导成立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集中经营,市场化运作,带动了一大批农民共同富裕。他还创建了有机农业产业园区,组建综合型有机农业合作社,创造农业经营与农村管理“合二为一”新模式,并以戴庄为中心,向周边辐射。

      几十年来,赵亚夫每年泡在田里200余天,其余的100多天也是为农民的事情奔劳。他是干部,不仅是领导者,指挥者,更是田间地头的实干者、引领者。在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丘陵山区“以农富农”的小康之路的同时,先后完成了稻麦栽培新技术、草莓良种引进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等15项科研项目,出版了《草莓品种及栽培技术》《无花果栽培新技术》等技术含量高、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的科普手册。

      农民,最现实的是效果,谁带领他走上富裕路,他就感激谁。赵亚夫借助党的好政策,用毕生的经历,过硬的本领,潜心研究去践行初心,完成使命,得到百姓的一句朴实话语:“要致富,找亚夫!”,这是农民对他最简洁的赞扬,也是对他最崇高的奖赏!

      作者:四川省合江县福宝职业中学校 曾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