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4 00:31:4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四川省合江县榕山镇凉坪村做实“三本台账”,聚焦检视问题,狠抓整改落实,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接受群众对主题教育的评判,做到了边学边查边整改、立行立改解民忧。
建立“问题台账”引领工作导向。由于此次主题教育不划阶段、不分环节,要求学和做结合起来,查和改贯通起来,在这个要求引领下,凉坪村从主题教育一开始就狠抓问题查找,为后续整改树明工作导向。一是在常态巡逻中发现问题。凉坪村地处场镇周边,安全压力大,村“两委”干部坚持每天白天和夜晚各巡逻1小时,期间发现焚烧秸秆、办坝坝宴等5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二是在群众交流中发现问题。坚持每月召开“群众例会”,利用“坝坝会”“农民夜校”等平台交流讨论中收集到环境卫生差、矛盾纠纷突出等4个问题。三是在上级反馈中发现问题。反馈脱贫攻坚大排查问题11个,领导调研走访发现的地质、防汛安全隐患等民生问题3个。四是在对标自查中发现问题。坚持刀刃向内,对照“18个是否”,对照日常工作查找学习不深入、主动为民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22个。
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职责任务。分类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等要素。一是集中会审分类。召集村“两委”成员集中会审研究,把问题分为“短期可整改的”和“一时无法完全整改的”两类,对“村民赌博”“焚烧秸秆”的等40个短期可整改的问题立行立改、长期坚持;对“猪瘟防疫”“人居环境治理”等2个一时无法完全整改的问题,分布实施,制定阶段目标任务,确保有序推进。二是召开整改任务签收会。召开党员大会,把42个问题“点对点”发到人,签字领取整改任务,少数该集体研究解决的问题由“两委”负责人签收,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
建立“实效台账”推动整治到位。动态记录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实行销号管理,通过集中商议、群众评议、督查督办等举措推动整改到位,落地见效。一是集中商议。针对猪瘟防疫、秸秆焚烧等5个涉及全村性的问题,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集中研究整改对策,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二是群众评议。在收集和查找的问题中,梳理出扶贫工作大排查反馈、秸秆焚烧等20个民生问题,建立“民生问题台账”,整改成效以涉及户主或村民代表签字认可为准。三是督查推动。由镇纪委牵头对上报台账进行逐一核实,不定期对整改进度和实效进行抽查,确保全部整改到位、不留死角。截止目前,全村42个问题中,整改销号28个,另外14个正在积极整改中。
(赵燕昌)
2019-11-14 00:31:4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四川省合江县榕山镇凉坪村做实“三本台账”,聚焦检视问题,狠抓整改落实,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接受群众对主题教育的评判,做到了边学边查边整改、立行立改解民忧。
建立“问题台账”引领工作导向。由于此次主题教育不划阶段、不分环节,要求学和做结合起来,查和改贯通起来,在这个要求引领下,凉坪村从主题教育一开始就狠抓问题查找,为后续整改树明工作导向。一是在常态巡逻中发现问题。凉坪村地处场镇周边,安全压力大,村“两委”干部坚持每天白天和夜晚各巡逻1小时,期间发现焚烧秸秆、办坝坝宴等5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二是在群众交流中发现问题。坚持每月召开“群众例会”,利用“坝坝会”“农民夜校”等平台交流讨论中收集到环境卫生差、矛盾纠纷突出等4个问题。三是在上级反馈中发现问题。反馈脱贫攻坚大排查问题11个,领导调研走访发现的地质、防汛安全隐患等民生问题3个。四是在对标自查中发现问题。坚持刀刃向内,对照“18个是否”,对照日常工作查找学习不深入、主动为民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22个。
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职责任务。分类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等要素。一是集中会审分类。召集村“两委”成员集中会审研究,把问题分为“短期可整改的”和“一时无法完全整改的”两类,对“村民赌博”“焚烧秸秆”的等40个短期可整改的问题立行立改、长期坚持;对“猪瘟防疫”“人居环境治理”等2个一时无法完全整改的问题,分布实施,制定阶段目标任务,确保有序推进。二是召开整改任务签收会。召开党员大会,把42个问题“点对点”发到人,签字领取整改任务,少数该集体研究解决的问题由“两委”负责人签收,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
建立“实效台账”推动整治到位。动态记录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实行销号管理,通过集中商议、群众评议、督查督办等举措推动整改到位,落地见效。一是集中商议。针对猪瘟防疫、秸秆焚烧等5个涉及全村性的问题,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集中研究整改对策,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二是群众评议。在收集和查找的问题中,梳理出扶贫工作大排查反馈、秸秆焚烧等20个民生问题,建立“民生问题台账”,整改成效以涉及户主或村民代表签字认可为准。三是督查推动。由镇纪委牵头对上报台账进行逐一核实,不定期对整改进度和实效进行抽查,确保全部整改到位、不留死角。截止目前,全村42个问题中,整改销号28个,另外14个正在积极整改中。
(赵燕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