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4 00:09:04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摘自:2019年11月6日01版《人民日报》)
“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要求,对方法手段、体制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聚”字上做文章,坚持问题导向,融合各方资源,实行整体联动,使各类问题又好又快解决。
聚智创新主题,有效应对基层社会治理新挑战。创新群防群治、城乡治理、社会协同等机制,进一步加强大数据的整合共享、深度挖掘,搭建真正管用的智能研判模型,打通服务群众通道,夯实社会治理的群众基础。
聚焦突出问题,全力打好基层社会治理攻坚战。把更多的力量、资源、手段用于侦破面广量大的民生“小案”;建立健全防范打击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扫黑除恶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加大流动人口、社区矫正对象、重点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力度,形成人人遵纪守法、社会风清气正的生动局面。
聚力长治久安,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健全群众利益表达机制、保护机制,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创新法律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和规范化。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教育、熏陶、示范、引导作用。
聚合力量资源,切实筑牢基层社会治理主阵地。充实加强基层政法综治力量,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筑牢社会治理第一道防线。建好建强基层综治中心,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展,实现矛盾联调、平安联创、服务联动。
聚汇网格资源,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大基石。全面整合各类资源,构建社会稳定“全科网格”。建立健全巡查走访、信息支撑、考核奖惩等机制,最大限度推动社会治理向前端末梢延伸,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推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总目标,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专项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大力推动理念思路、体制机制、科技手段创新,深入解决影响基层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问题,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网格化水平。
作者:合江神臂城镇 税春梅
2019-11-14 00:09:04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摘自:2019年11月6日01版《人民日报》)
“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要求,对方法手段、体制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聚”字上做文章,坚持问题导向,融合各方资源,实行整体联动,使各类问题又好又快解决。
聚智创新主题,有效应对基层社会治理新挑战。创新群防群治、城乡治理、社会协同等机制,进一步加强大数据的整合共享、深度挖掘,搭建真正管用的智能研判模型,打通服务群众通道,夯实社会治理的群众基础。
聚焦突出问题,全力打好基层社会治理攻坚战。把更多的力量、资源、手段用于侦破面广量大的民生“小案”;建立健全防范打击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扫黑除恶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加大流动人口、社区矫正对象、重点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力度,形成人人遵纪守法、社会风清气正的生动局面。
聚力长治久安,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健全群众利益表达机制、保护机制,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创新法律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和规范化。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教育、熏陶、示范、引导作用。
聚合力量资源,切实筑牢基层社会治理主阵地。充实加强基层政法综治力量,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筑牢社会治理第一道防线。建好建强基层综治中心,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展,实现矛盾联调、平安联创、服务联动。
聚汇网格资源,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大基石。全面整合各类资源,构建社会稳定“全科网格”。建立健全巡查走访、信息支撑、考核奖惩等机制,最大限度推动社会治理向前端末梢延伸,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推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总目标,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专项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大力推动理念思路、体制机制、科技手段创新,深入解决影响基层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问题,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网格化水平。
作者:合江神臂城镇 税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