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3 21:56:04
书法是精神的外化,品位有高下。好的书法作品,必定有正大气象。让书法彰显正大气象,体现时代精神,已经成为当下书法界的共识。(摘自:2019年11月3日08版《人民日报》)
书法一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汉字从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当今的文字。随着书写工具的不断变化,逐渐产生了书法。文体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成大篆、小篆、隶书,直至东汉魏晋的行书、楷书、草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纵观现代书法艺术,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隶行书、隶草书、隶篆书、草篆、行书综合的现代书法等等,更可一窥繁荣昌盛的现代书艺。
然而在今天我们所处这个时代,生活节奏快,人们那种浮躁心理随处可见,从事书法艺术的一些人曲解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为求得一时轰动效应,本末倒置,把真正的书法创作置之不顾,以“怪诞”的书法出现,一时间“江湖派”、“俗书派”、“杂耍派”层出不穷,书法的正气在流逝。
书法是精神的外化,必定需要的是正气。正气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先有王羲之,练字洗涮笔砚,墨染水池,成就一代书圣。后有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凝结出端庄雄伟、气势开张的颜体。欧阳询,在索靖书写的石碑前连续揣摩三天三夜,享“楷书极则”之誉。正是这样长久的揣摩与感悟,才有我们今日得以临摹学习的正气浩然之佳作。
中国的汉字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是分不开的。我们的祖先从开始就讲究方正,堂堂正正的做人,不浮夸,不逾矩。书法更多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写书法要从尊重我们的汉字开始,尊重我们的文化。书法工作者需远离浮躁喧嚣,哗众取宠,静下心来,品味古人碑帖,悟思书法的韵味和禅意,不急功近利,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孜孜不倦的追求,研判欣赏,静心感悟,将书法这一中国特有文化引领走向更璀璨的盛世。
作者:大桥镇 叶方群
2019-11-13 21:56:04
书法是精神的外化,品位有高下。好的书法作品,必定有正大气象。让书法彰显正大气象,体现时代精神,已经成为当下书法界的共识。(摘自:2019年11月3日08版《人民日报》)
书法一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汉字从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当今的文字。随着书写工具的不断变化,逐渐产生了书法。文体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成大篆、小篆、隶书,直至东汉魏晋的行书、楷书、草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纵观现代书法艺术,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隶行书、隶草书、隶篆书、草篆、行书综合的现代书法等等,更可一窥繁荣昌盛的现代书艺。
然而在今天我们所处这个时代,生活节奏快,人们那种浮躁心理随处可见,从事书法艺术的一些人曲解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为求得一时轰动效应,本末倒置,把真正的书法创作置之不顾,以“怪诞”的书法出现,一时间“江湖派”、“俗书派”、“杂耍派”层出不穷,书法的正气在流逝。
书法是精神的外化,必定需要的是正气。正气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先有王羲之,练字洗涮笔砚,墨染水池,成就一代书圣。后有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凝结出端庄雄伟、气势开张的颜体。欧阳询,在索靖书写的石碑前连续揣摩三天三夜,享“楷书极则”之誉。正是这样长久的揣摩与感悟,才有我们今日得以临摹学习的正气浩然之佳作。
中国的汉字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是分不开的。我们的祖先从开始就讲究方正,堂堂正正的做人,不浮夸,不逾矩。书法更多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写书法要从尊重我们的汉字开始,尊重我们的文化。书法工作者需远离浮躁喧嚣,哗众取宠,静下心来,品味古人碑帖,悟思书法的韵味和禅意,不急功近利,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孜孜不倦的追求,研判欣赏,静心感悟,将书法这一中国特有文化引领走向更璀璨的盛世。
作者:大桥镇 叶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