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狠抓“两不愁三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11-19 17:23:07

    “欢迎新同学!”日前,重庆忠县?井中学七年级一班迎来新同学杨芳(化名)。就在几个小时前,她的父亲还在为孩子继续上学还是出门打工而犹豫不决。杨芳得以重返校园,正是重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确保全学段帮扶“不留空档”的一个缩影。(摘自:2019年11月1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这一标准,能够满足全面小康生活的基本要求,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和承受能力,在国际上也是比较高的标准。现阶段我国“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些贫困人口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狠抓“两不愁三保障”,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狠抓“两不愁三保障”,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将学习困难或厌学学生的帮扶作为控辍保学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学习帮扶制度,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实施一人一案”,采取随班就读、上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等措施保障具备学习条件的残疾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户;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生活补助发放工作,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狠抓“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基本医疗保障。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扩大村医来源、提升服务能力,消除村级机构人员“空白点”。

      狠抓“两不愁三保障”,保障住房安全。规范危房改造对象认定程序,在全面核查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户申请、村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程序,完善危房改造信息公示制度,确保危房改造对象精准。鼓励采取闲置农房置换或长期租赁等措施,兜底解决特殊贫困群体基本住房安全问题。

      狠抓“两不愁三保障”,保障饮水安全。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争提前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保障贫困人口饮水安全。

      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尽锐出战,合力攻坚,攻克突出问题,加快补齐短板,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实现。

      作者:南滩镇 徐万群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狠抓“两不愁三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11-19 17:23:07

    “欢迎新同学!”日前,重庆忠县?井中学七年级一班迎来新同学杨芳(化名)。就在几个小时前,她的父亲还在为孩子继续上学还是出门打工而犹豫不决。杨芳得以重返校园,正是重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确保全学段帮扶“不留空档”的一个缩影。(摘自:2019年11月1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这一标准,能够满足全面小康生活的基本要求,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和承受能力,在国际上也是比较高的标准。现阶段我国“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些贫困人口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狠抓“两不愁三保障”,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狠抓“两不愁三保障”,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将学习困难或厌学学生的帮扶作为控辍保学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学习帮扶制度,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实施一人一案”,采取随班就读、上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等措施保障具备学习条件的残疾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户;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生活补助发放工作,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狠抓“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基本医疗保障。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扩大村医来源、提升服务能力,消除村级机构人员“空白点”。

      狠抓“两不愁三保障”,保障住房安全。规范危房改造对象认定程序,在全面核查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户申请、村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程序,完善危房改造信息公示制度,确保危房改造对象精准。鼓励采取闲置农房置换或长期租赁等措施,兜底解决特殊贫困群体基本住房安全问题。

      狠抓“两不愁三保障”,保障饮水安全。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争提前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保障贫困人口饮水安全。

      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尽锐出战,合力攻坚,攻克突出问题,加快补齐短板,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实现。

      作者:南滩镇 徐万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