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发扬“草鞋书记”优秀品质

    2020-05-13 17:25:59

    “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这是杨善洲生前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杨善洲退休后回到家乡云南施甸植树造林,在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筑起一片绿洲。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一心为民的“草鞋书记”杨善洲永远活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的。他的质朴、实干、奉献始终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继续继承和发扬“草鞋书记”的优秀品质,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质朴,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草鞋书记”质朴的精神品质,坚决同糖衣炮弹作斗争。杨善洲1951年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云南省施甸县委书记、保山地委书记等职。他一辈子爱和群众一起劳动,下乡时常把锄头带在身边,还喜欢戴草帽、穿草鞋,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

      实干,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草鞋书记”的实干精神,为战疫战贫立新功。1985年,昌宁县金华乡遭受严重水灾,时任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立即提议暂停在建的地委办公大楼,把资金用来救灾。杨善洲说:“眼看着人民群众受苦,我们却悠闲地坐在富丽堂皇的大楼里,觉得有愧!”在职期间,杨善洲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推广科学种田、兴修水利设施,把深山大沟建成了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

      奉献,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草鞋书记”的奉献精神,为了人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点草去。1988年,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后,主动放弃到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带领群众历尽艰辛义务植树造林。二十二载辛勤耕耘,杨善洲带着干部群众,植树造林5.6万亩,让大亮山披上绿装。他还带领大家修建林区公路18公里,架设输电线路4公里多,让大亮山群众过上通路通电的生活。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优秀品质,勠力同心、一起奋斗,使每一个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以实际行动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立新功,共创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

      作者:合江县经济合作和港澳事务局 罗元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发扬“草鞋书记”优秀品质

    2020-05-13 17:25:59

    “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这是杨善洲生前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杨善洲退休后回到家乡云南施甸植树造林,在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筑起一片绿洲。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一心为民的“草鞋书记”杨善洲永远活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的。他的质朴、实干、奉献始终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继续继承和发扬“草鞋书记”的优秀品质,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质朴,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草鞋书记”质朴的精神品质,坚决同糖衣炮弹作斗争。杨善洲1951年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云南省施甸县委书记、保山地委书记等职。他一辈子爱和群众一起劳动,下乡时常把锄头带在身边,还喜欢戴草帽、穿草鞋,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

      实干,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草鞋书记”的实干精神,为战疫战贫立新功。1985年,昌宁县金华乡遭受严重水灾,时任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立即提议暂停在建的地委办公大楼,把资金用来救灾。杨善洲说:“眼看着人民群众受苦,我们却悠闲地坐在富丽堂皇的大楼里,觉得有愧!”在职期间,杨善洲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推广科学种田、兴修水利设施,把深山大沟建成了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

      奉献,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草鞋书记”的奉献精神,为了人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点草去。1988年,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后,主动放弃到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带领群众历尽艰辛义务植树造林。二十二载辛勤耕耘,杨善洲带着干部群众,植树造林5.6万亩,让大亮山披上绿装。他还带领大家修建林区公路18公里,架设输电线路4公里多,让大亮山群众过上通路通电的生活。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优秀品质,勠力同心、一起奋斗,使每一个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以实际行动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立新功,共创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

      作者:合江县经济合作和港澳事务局 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