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努力奋斗创造美好人生

    2019-10-18 22:06:34

    郑德荣极为重视学生的培养,平均每周要指导低年级博士生12学时以上。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一个月里,他就为本科生作了两场宣讲;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他虽然行动不便,仍请同学们到家里,在客厅做了一个多小时的讲解……他培养的49名博士,绝大多数都耕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沃土上,并成为学术骨干和领军人才。(摘自:2019年10月10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奋斗的人生是最美的,奋斗的步伐是铿锵的,奋斗的方向是明确的,这就是最美奋斗者郑德荣光辉的一生,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把奋斗作为自己一生的坚持。

      具有高尚的师德。郑德荣作为教师,一生把做人与做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一生培养了49名博士,新作频出,一生50多本著作和教材,其中有40本都是60岁以后出的,80岁以后,光个人专著就有5部,这一系列论文、论著,闪烁着最新的思想火花。他的一生都坚持奋斗,一辈子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辈子为党的事业孜孜不倦,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始终以身作责,长期坚守在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第一线,对待学生视如己出,为学生树立了“理想、奋进、毅力、进取”的治学精神。坚持“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治学方法。他活到老学到老,“老而弥坚,不坠青云之志”。

      坚守坚定的信仰。郑德荣一生都跟着党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90多载人生旅程,郑德荣老先生用自己的信仰,撑起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界的脊梁,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为国家的下一代培养出了出类拔萃的人才。“这是责任,不能拒绝”,这是郑德荣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为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写照。“永久奋斗”,这是郑德荣“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人生概括。他时刻都昂扬斗志、信心十足,一生跟党走,创造出了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示范是最好的说服。教师的品德,学者的坚守,党员的信仰,足见郑德荣平凡人生的伟大。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郑德荣老先生为镜,着力踩着时代的节拍,牢记肩上的职责和使命,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的选择,坚定信心,把奋斗作为一生的坚持,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张泸川)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努力奋斗创造美好人生

    2019-10-18 22:06:34

    郑德荣极为重视学生的培养,平均每周要指导低年级博士生12学时以上。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一个月里,他就为本科生作了两场宣讲;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他虽然行动不便,仍请同学们到家里,在客厅做了一个多小时的讲解……他培养的49名博士,绝大多数都耕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沃土上,并成为学术骨干和领军人才。(摘自:2019年10月10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奋斗的人生是最美的,奋斗的步伐是铿锵的,奋斗的方向是明确的,这就是最美奋斗者郑德荣光辉的一生,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把奋斗作为自己一生的坚持。

      具有高尚的师德。郑德荣作为教师,一生把做人与做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一生培养了49名博士,新作频出,一生50多本著作和教材,其中有40本都是60岁以后出的,80岁以后,光个人专著就有5部,这一系列论文、论著,闪烁着最新的思想火花。他的一生都坚持奋斗,一辈子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辈子为党的事业孜孜不倦,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始终以身作责,长期坚守在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第一线,对待学生视如己出,为学生树立了“理想、奋进、毅力、进取”的治学精神。坚持“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治学方法。他活到老学到老,“老而弥坚,不坠青云之志”。

      坚守坚定的信仰。郑德荣一生都跟着党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90多载人生旅程,郑德荣老先生用自己的信仰,撑起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界的脊梁,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为国家的下一代培养出了出类拔萃的人才。“这是责任,不能拒绝”,这是郑德荣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为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写照。“永久奋斗”,这是郑德荣“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人生概括。他时刻都昂扬斗志、信心十足,一生跟党走,创造出了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示范是最好的说服。教师的品德,学者的坚守,党员的信仰,足见郑德荣平凡人生的伟大。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郑德荣老先生为镜,着力踩着时代的节拍,牢记肩上的职责和使命,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的选择,坚定信心,把奋斗作为一生的坚持,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张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