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8 22:03:36
6年多不懈努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1.7%,832个贫困县已摘帽436个,12.8万个贫困村退出10.2万个;贫困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发展能力明显增强;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1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1%,行路、吃水、就医、上学等难题逐步改善……贫困地区发生历史性巨变!(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10月16日07版)
“70年来,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的铿锵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脱贫攻坚,扶贫对象精准审评。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扶贫干部进村入户,逐村逐户精准识别。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和甄别调整,全国贫困识别准确率达到98%以上。完善贫困退出机制,明确贫困退出要求,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估,第三方评估人员随机抽取并实地调查农户,收集识别准确率、退出准确率和群众满意度等信息。切实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脱贫攻坚,扶贫干部精准选派。对于扶贫干部选派,就当精挑细选。注重选派那些熟悉农村、了解农民的干部;重点选派工作热情高、经验丰富的干部;尽量挑选热爱农村、热心群众的干部。真正把精干力量派到扶贫一线,让干部的聪明才智用到扶贫前沿,为精准扶贫作好干部人才保障。
脱贫攻坚,扶贫方向精准导向。找准精准扶贫三大方向,一是从“扶志”着手,挺起贫困户的“脊梁”。注重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教育引导贫困户增强脱贫信心和致富本领,从“要我脱贫”转化为“我要脱贫”。二是从“带富”着手,鼓起贫困户的“口袋”,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由城市流向农村,促使扶贫产业有声有色。三是从“长效”着手,防范贫困户“返贫”。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施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制,有助于一步步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稳定脱贫。
作者:大桥镇 袁敏
2019-10-18 22:03:36
6年多不懈努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1.7%,832个贫困县已摘帽436个,12.8万个贫困村退出10.2万个;贫困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发展能力明显增强;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1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1%,行路、吃水、就医、上学等难题逐步改善……贫困地区发生历史性巨变!(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10月16日07版)
“70年来,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的铿锵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脱贫攻坚,扶贫对象精准审评。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扶贫干部进村入户,逐村逐户精准识别。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和甄别调整,全国贫困识别准确率达到98%以上。完善贫困退出机制,明确贫困退出要求,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估,第三方评估人员随机抽取并实地调查农户,收集识别准确率、退出准确率和群众满意度等信息。切实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脱贫攻坚,扶贫干部精准选派。对于扶贫干部选派,就当精挑细选。注重选派那些熟悉农村、了解农民的干部;重点选派工作热情高、经验丰富的干部;尽量挑选热爱农村、热心群众的干部。真正把精干力量派到扶贫一线,让干部的聪明才智用到扶贫前沿,为精准扶贫作好干部人才保障。
脱贫攻坚,扶贫方向精准导向。找准精准扶贫三大方向,一是从“扶志”着手,挺起贫困户的“脊梁”。注重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教育引导贫困户增强脱贫信心和致富本领,从“要我脱贫”转化为“我要脱贫”。二是从“带富”着手,鼓起贫困户的“口袋”,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由城市流向农村,促使扶贫产业有声有色。三是从“长效”着手,防范贫困户“返贫”。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施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制,有助于一步步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稳定脱贫。
作者:大桥镇 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