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斩断腐败链条——“烟卡”

    2019-12-05 19:26:05

    11月2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整治党政领导干部、国企管理人员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阶段性成效,专门提及江苏省常州市组织对公款购买、党员干部违规收送“烟卡”以及烟酒店违规发售“烟卡”问题开展集中整治,29家单位、72名党员干部上交“烟卡”273张,退交违规资金129.63万元。(摘自:2019年12月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烟卡”是什么?是商家用来推销名贵烟草的一种特殊手段。一张卡配一个卡套,卡套上标有发卡商户的名称、电话及分店信息,卡片上印有编号,注明了“价值×千元”或“某某品牌香烟×条”等信息,一些大型烟酒连锁店发售的卡片上还有配合“烟卡”管理软件使用的二维码。“烟卡”,看似一张小小的卡片,不仅能取香烟,还可以换现金,一度成了不法分子给领导行贿的一种特殊手段,也成了个别领导获取非法利益的黑链条。

      有的人想拉拢、靠近领导,寻求得到好处,直接送钱送物,领导不敢收,生怕出事;可用“烟卡”相送,领导觉得享受两条烟无所谓,不会碍事,久而久之,他们便会打得火热。因为得到了烟卡,里面的价值不菲,可取烟,也可变换提钱,转弯抹角照样得到了实惠。收了他人的卡,心知肚明,适当时候利用手中权力,给别人一些方便,让别人得到应有的补偿,不知不觉就把权力变成了找钱的工具。

      “烟卡”,十多年前在常州市场兴起。在一些社会交往中,烟酒等实物体积大、携带不便,而“烟卡”方便小巧、包装体面,甚至卡片颜色多用红色显得喜庆,这些特点使其迅速充当起“礼尚往来”的一个媒介,成为当地“人情交往”的“面子”首选。在人情外衣遮掩下,送的人习以为常,收的人也不以为然。由于市场化发卡主体多头、源头风险不可控,购买后又流通性强、兑现极其方便,“烟卡”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拉拢腐蚀党员干部的“腐败卡”。据常州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白了,‘烟卡’就是烟酒店售出的一种香烟提货凭证,不仅能领到香烟,还可以兑换现金。” 一张小小的“烟卡”,能够轻易兑换几百元、几千元甚至几万元现金。原来,小小的烟卡变成了领导干部贪腐金钱的链条。

      为了斩断部分官员的利益链条,常州市开展专项整治“烟卡”活动,在整治中发现:钟楼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仁华,利用职务便利为相关人员在企业改制、土地征用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财物,其中就包含价值16.1万元的“烟卡”;天宁区政协原副主席张传兴,收受“烟卡”18.83万元,涉及40余人次……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谢某某,先后收受“烟卡”40余万元,占到其涉案金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随着一桩桩案情的告破,常州将整治“烟卡”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他们按照“控源头、堵变现、强监管”的思路,商务部门牵头,烟草、市场监督管理、税务等职能部门配合,对全市1.7万余家卷烟经营户进行全面排查,全市酒类流通行业商会向业内发出拒售“烟卡”倡议。各监管主体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对违反发卡规模、商业预付卡制度、非现金退卡等规定的从严处罚,让一度风行的烟卡逐渐匿迹。

      常州通过专项行动整治“烟卡”,杀歪风,正法纪,斩断官员获贿的黑链条,既是对官员的一种警示和保护,更是给百姓的一个满意交代,这种政风肃纪之事应该常抓,他可以提高当地政府执政的公信度。

      作者:四川省合江县凤鸣中学 王烈锋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斩断腐败链条——“烟卡”

    2019-12-05 19:26:05

    11月2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整治党政领导干部、国企管理人员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阶段性成效,专门提及江苏省常州市组织对公款购买、党员干部违规收送“烟卡”以及烟酒店违规发售“烟卡”问题开展集中整治,29家单位、72名党员干部上交“烟卡”273张,退交违规资金129.63万元。(摘自:2019年12月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烟卡”是什么?是商家用来推销名贵烟草的一种特殊手段。一张卡配一个卡套,卡套上标有发卡商户的名称、电话及分店信息,卡片上印有编号,注明了“价值×千元”或“某某品牌香烟×条”等信息,一些大型烟酒连锁店发售的卡片上还有配合“烟卡”管理软件使用的二维码。“烟卡”,看似一张小小的卡片,不仅能取香烟,还可以换现金,一度成了不法分子给领导行贿的一种特殊手段,也成了个别领导获取非法利益的黑链条。

      有的人想拉拢、靠近领导,寻求得到好处,直接送钱送物,领导不敢收,生怕出事;可用“烟卡”相送,领导觉得享受两条烟无所谓,不会碍事,久而久之,他们便会打得火热。因为得到了烟卡,里面的价值不菲,可取烟,也可变换提钱,转弯抹角照样得到了实惠。收了他人的卡,心知肚明,适当时候利用手中权力,给别人一些方便,让别人得到应有的补偿,不知不觉就把权力变成了找钱的工具。

      “烟卡”,十多年前在常州市场兴起。在一些社会交往中,烟酒等实物体积大、携带不便,而“烟卡”方便小巧、包装体面,甚至卡片颜色多用红色显得喜庆,这些特点使其迅速充当起“礼尚往来”的一个媒介,成为当地“人情交往”的“面子”首选。在人情外衣遮掩下,送的人习以为常,收的人也不以为然。由于市场化发卡主体多头、源头风险不可控,购买后又流通性强、兑现极其方便,“烟卡”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拉拢腐蚀党员干部的“腐败卡”。据常州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白了,‘烟卡’就是烟酒店售出的一种香烟提货凭证,不仅能领到香烟,还可以兑换现金。” 一张小小的“烟卡”,能够轻易兑换几百元、几千元甚至几万元现金。原来,小小的烟卡变成了领导干部贪腐金钱的链条。

      为了斩断部分官员的利益链条,常州市开展专项整治“烟卡”活动,在整治中发现:钟楼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仁华,利用职务便利为相关人员在企业改制、土地征用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财物,其中就包含价值16.1万元的“烟卡”;天宁区政协原副主席张传兴,收受“烟卡”18.83万元,涉及40余人次……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谢某某,先后收受“烟卡”40余万元,占到其涉案金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随着一桩桩案情的告破,常州将整治“烟卡”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他们按照“控源头、堵变现、强监管”的思路,商务部门牵头,烟草、市场监督管理、税务等职能部门配合,对全市1.7万余家卷烟经营户进行全面排查,全市酒类流通行业商会向业内发出拒售“烟卡”倡议。各监管主体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对违反发卡规模、商业预付卡制度、非现金退卡等规定的从严处罚,让一度风行的烟卡逐渐匿迹。

      常州通过专项行动整治“烟卡”,杀歪风,正法纪,斩断官员获贿的黑链条,既是对官员的一种警示和保护,更是给百姓的一个满意交代,这种政风肃纪之事应该常抓,他可以提高当地政府执政的公信度。

      作者:四川省合江县凤鸣中学 王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