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人生干好一件事也算光荣

    2019-10-14 15:48:30

    金秋十月,山西芮城虎庙山上硕果飘香、生机盎然。82岁的老党员高文毓站在山巅望着眼前亲手栽下的近万亩林木,欣慰而自豪地说:“退休20年,咱就干了这么一件事。”(摘自:2019 年10月10日,新华网)

      人生短暂,能够做件像样的事留在人间,应该算是光荣的了。而老党员高文毓退休之后亲手栽种万亩林地,实在是了不起。

      高文毓曾是山西省水利厅水保所的一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黄土高原上搞了一辈子水土保持工作,1998年退休回到老家山西芮城县东山底村。这里沟壑纵横、气候干旱,村后的虎庙山上多少年来只长草不长树。回乡后,面对荒山秃岭的虎庙山,高文毓暗下决心: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一定要把山变绿!

      然而,作为一名生态工作者,高文毓心里很清楚,绿化这片荒山难度有多大!执拗的他说服家人后,毅然选择了迎难而上。1999年,高文毓将虎庙山近万亩荒山承包下来,开始带领家人上山植树。为了方便上山,他们用推土机硬生生开出了一条10多里长的山路;为了解决树苗问题,他们东奔西跑四处求援;为了解决缺水问题,他们在山上打了30多眼水窖……

      就这样,20个寒来暑往,山上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老人的足迹。他几乎每天天不亮就上山,掌灯时分才下山回家,有时就在山上放羊人避雨的小房子里凑合着过夜。周边的亲朋劝他:“退休了,你也该享享清福了,干什么还这么拼命?”高文毓却说:“人虽然退了,但我的生态之路不能停步。”

      为绿化荒山,他投入了40多万元,光是三轮车就骑坏了6辆,遭受的苦累与挫折更是数不胜数。执着的追求,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虎庙山上早已是绿意盎然,8000多亩树林涛声阵阵,沁人心脾。

      高文毓执着的“绿山梦”,源于幼时遭遇的一次大山洪,他在绝望挣扎中抓住了沟边一段裸露的树根才幸免于难。幼小的心灵从此萌生了绿化荒山的想法。怀揣这个梦想,1959年高文毓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水土保持专业,从此与生态结下不解之缘,一干就是60年。

      他在王家沟官道梁试验场荒无人烟的大山上,建起了吕梁山区第一片苹果示范园;他走遍了一百多个县的山山水水,绘制了山西第一幅农业自然条件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系列图;曾先后主持、参与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探索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方案路径;他不会打牌,不爱下棋,就喜欢跟树打交道,工作时是这样,退休了还是初心不改。

      几十年过去,除了几间旧瓦房,高文毓几乎没有什么财产。站在虎庙山上,看着满山绿色,老人却觉得自己很富有:“一辈子追逐绿色梦想,这片青山绿树就是咱留给子孙后代的最大财富。”

      2014年,芮城县委、运城市委先后将高文毓树为典型,号召党员干部向高文毓同志学习。2015年起,除了上山管护林木,高文毓又多了一个“新岗位”——“芮城县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义务讲解员。老人用自己20年绿化荒山的故事,感染了近万名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

      4项国家级荣誉,20多项省市级表彰,6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进步奖……高文毓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状,铺开了能摆满一床,但他很少向外人提起。高文毓说:“我就是想干实事。当初县里要把我树成典型,县委组织部领导说‘这不是你个人的事,是组织交给你的任务’,我就欣然答应了。”他为人低调,只要组织交给的任务,他会毫不犹豫地完成。

      谈起他的一生,高文毓觉得最亏欠的是家人,但他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后悔,“只要党需要,任何工作我都愿意干。”高文毓说,“我是1982年入的党,那时我的心愿就是能为党工作一辈子,我永远记着自己当初的誓言,到什么时候也不会忘了初心。”

      一句”为了当初的誓言,到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初心”,说得多好啊,而今82岁的他,穿着整齐,佩戴党徽,精神抖擞,实现了“绿山梦”,他还在思考着种植推广经济价值更高的翅果油树,“让大山帮着乡亲们致富,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这是他的一个新的人生梦,我们愿他老人家的梦能够早日如愿。

      合江县福宝职业中学校 曾昭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人生干好一件事也算光荣

    2019-10-14 15:48:30

    金秋十月,山西芮城虎庙山上硕果飘香、生机盎然。82岁的老党员高文毓站在山巅望着眼前亲手栽下的近万亩林木,欣慰而自豪地说:“退休20年,咱就干了这么一件事。”(摘自:2019 年10月10日,新华网)

      人生短暂,能够做件像样的事留在人间,应该算是光荣的了。而老党员高文毓退休之后亲手栽种万亩林地,实在是了不起。

      高文毓曾是山西省水利厅水保所的一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黄土高原上搞了一辈子水土保持工作,1998年退休回到老家山西芮城县东山底村。这里沟壑纵横、气候干旱,村后的虎庙山上多少年来只长草不长树。回乡后,面对荒山秃岭的虎庙山,高文毓暗下决心: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一定要把山变绿!

      然而,作为一名生态工作者,高文毓心里很清楚,绿化这片荒山难度有多大!执拗的他说服家人后,毅然选择了迎难而上。1999年,高文毓将虎庙山近万亩荒山承包下来,开始带领家人上山植树。为了方便上山,他们用推土机硬生生开出了一条10多里长的山路;为了解决树苗问题,他们东奔西跑四处求援;为了解决缺水问题,他们在山上打了30多眼水窖……

      就这样,20个寒来暑往,山上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老人的足迹。他几乎每天天不亮就上山,掌灯时分才下山回家,有时就在山上放羊人避雨的小房子里凑合着过夜。周边的亲朋劝他:“退休了,你也该享享清福了,干什么还这么拼命?”高文毓却说:“人虽然退了,但我的生态之路不能停步。”

      为绿化荒山,他投入了40多万元,光是三轮车就骑坏了6辆,遭受的苦累与挫折更是数不胜数。执着的追求,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虎庙山上早已是绿意盎然,8000多亩树林涛声阵阵,沁人心脾。

      高文毓执着的“绿山梦”,源于幼时遭遇的一次大山洪,他在绝望挣扎中抓住了沟边一段裸露的树根才幸免于难。幼小的心灵从此萌生了绿化荒山的想法。怀揣这个梦想,1959年高文毓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水土保持专业,从此与生态结下不解之缘,一干就是60年。

      他在王家沟官道梁试验场荒无人烟的大山上,建起了吕梁山区第一片苹果示范园;他走遍了一百多个县的山山水水,绘制了山西第一幅农业自然条件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系列图;曾先后主持、参与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探索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方案路径;他不会打牌,不爱下棋,就喜欢跟树打交道,工作时是这样,退休了还是初心不改。

      几十年过去,除了几间旧瓦房,高文毓几乎没有什么财产。站在虎庙山上,看着满山绿色,老人却觉得自己很富有:“一辈子追逐绿色梦想,这片青山绿树就是咱留给子孙后代的最大财富。”

      2014年,芮城县委、运城市委先后将高文毓树为典型,号召党员干部向高文毓同志学习。2015年起,除了上山管护林木,高文毓又多了一个“新岗位”——“芮城县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义务讲解员。老人用自己20年绿化荒山的故事,感染了近万名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

      4项国家级荣誉,20多项省市级表彰,6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进步奖……高文毓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状,铺开了能摆满一床,但他很少向外人提起。高文毓说:“我就是想干实事。当初县里要把我树成典型,县委组织部领导说‘这不是你个人的事,是组织交给你的任务’,我就欣然答应了。”他为人低调,只要组织交给的任务,他会毫不犹豫地完成。

      谈起他的一生,高文毓觉得最亏欠的是家人,但他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后悔,“只要党需要,任何工作我都愿意干。”高文毓说,“我是1982年入的党,那时我的心愿就是能为党工作一辈子,我永远记着自己当初的誓言,到什么时候也不会忘了初心。”

      一句”为了当初的誓言,到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初心”,说得多好啊,而今82岁的他,穿着整齐,佩戴党徽,精神抖擞,实现了“绿山梦”,他还在思考着种植推广经济价值更高的翅果油树,“让大山帮着乡亲们致富,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这是他的一个新的人生梦,我们愿他老人家的梦能够早日如愿。

      合江县福宝职业中学校 曾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