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逗硬”让他更出彩

    2019-10-09 17:31:21

    9月20日,巫山县双龙镇笔架村四组。当地建卡贫困户蔡恒平前脚刚给土鸡喂完食,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笔架村第一书记左强就进了院子。(摘自:2019年9月26日,《重庆日报》)

      “老蔡,这批‘跑跑鸡’可是能帮你打翻身仗的,你要用心。”清点完土鸡的数量后,左强略带严肃地说,“你一定要按照我说的方法喂,这样鸡才长得好!”别人喂鸡,驻村书记三天两头去清点数量,还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方法去做,粗看似乎有点不合情理。

      正是这个不合情理的举动,让养鸡发展成了笔架村的主导产业。2017年9月7日,左强到笔架村上任。花了一个月时间,他终于把村里的情况摸熟了:这里地处偏远、地广人稀,但是农户房子周边普遍比较宽敞,草料也充足。脱贫攻坚,产业是关键。他想把养鸡定为笔架村脱贫攻坚的产业来做。左强把这个想法向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洪和双龙镇党委政府作了汇报,得到了双方的支持。2018年初,报业集团给笔架村送来了5600羽鸡苗,同时修建了100多个鸡舍。

      想法虽好,但当地贫困户并不“买账”,有的贫困户甚至明确表示不愿意,怕养不成功:当时蔡恒平分到了50羽鸡苗,心中忐忑不安,多次提出要放弃;贫困户王仁文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分了300羽鸡苗和1000斤用作鸡饲料的玉米,也是颇有压力。面对这一情况,左强并没有退缩。他一开始就做好了打算,如果贫困户不愿意养,即便是软磨硬泡,他也一定会“逼”他们养。左强到贫困户家中做工作,来来回回十余次,把鼓励、信心挂在嘴边,贫困户们被左强的犟劲“逼”得没办法,松了口。

      在左强三天两头的逗硬之下,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鸡苗渐渐长大,蔡恒平逐渐有了信心。到年底,蔡恒平的50羽鸡和鸡蛋卖了8000多元,这让他喜出望外,第一时间就告诉了左强。村里其他贫困户养殖的土鸡也顺利卖出,大家都打了个翻身仗,信心上来了,后来,土鸡养殖成为了笔架村的一大主导产业。

      要致富,先修路。道路不通,是笔架村致富的“短板”。 左强和笔架村党支部书记陈哲辉、笔架村村主任雷德保,以及村民们商议后,决定修路。可在修路过程中出现了岔子。原来,施工方偷工减料,在石子里面掺杂了大量泥土。左强发现后,当即让施工方返工,下整改通知对方置之不理,向上级反映,还是拖拖拉拉。左强被逼得没有办法,将此事向巫山县反映,最后惊动了县级相关部门,对方才立行立改。这个“逗硬”的书记,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好评:“多亏左书记长了一双‘火眼金睛’,要不是他,这段路可能通了几年就走不得了。”

      在左强的努力下,路通了,笔架村的脱贫攻坚走上了正轨。两年的驻村已满,今年9月,上级部门在征求是否回原单位工作时,左强没有犹豫,明确表示要留下来接着干,“眼看各项工作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很快就有更大的成效,哪里舍得走啊?我可是有一揽子计划等着实施呢!”

      左强除了产业上较劲,基础设施上较劲,还在房屋搬迁安置上也较劲。巫大高速(巫山—大昌)经过村里,是件好事,但是占地100多亩,要拆迁8户人的房子并让他们搬迁到安置点,这是个难做的工作。

      左强坦言,高速路一通,村里又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因而只能去“碰硬”。为了让搬迁顺利完成,他从上个月开始至今,左强和村干部往陈哲清家里跑了十几次,吃过闭门羹,也被甩过脸子,拍过桌子,最后还是把政策宣传到位,让老陈一家同意搬迁。

      这位敢于逗硬的驻村书记,无论养鸡、修建村级公路、还是搬迁安置,他都冲在前面,言出必行,仅因敢于逗硬,让他闯出了养鸡致富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村民的好口碑……说是逗硬,其实就是敢于担当,大事大非面前不退让,工作仔细,勤恳为民,常怀初心,岂有不出成效之说?

      作者:合江县白沙中学 李锠铃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逗硬”让他更出彩

    2019-10-09 17:31:21

    9月20日,巫山县双龙镇笔架村四组。当地建卡贫困户蔡恒平前脚刚给土鸡喂完食,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笔架村第一书记左强就进了院子。(摘自:2019年9月26日,《重庆日报》)

      “老蔡,这批‘跑跑鸡’可是能帮你打翻身仗的,你要用心。”清点完土鸡的数量后,左强略带严肃地说,“你一定要按照我说的方法喂,这样鸡才长得好!”别人喂鸡,驻村书记三天两头去清点数量,还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方法去做,粗看似乎有点不合情理。

      正是这个不合情理的举动,让养鸡发展成了笔架村的主导产业。2017年9月7日,左强到笔架村上任。花了一个月时间,他终于把村里的情况摸熟了:这里地处偏远、地广人稀,但是农户房子周边普遍比较宽敞,草料也充足。脱贫攻坚,产业是关键。他想把养鸡定为笔架村脱贫攻坚的产业来做。左强把这个想法向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洪和双龙镇党委政府作了汇报,得到了双方的支持。2018年初,报业集团给笔架村送来了5600羽鸡苗,同时修建了100多个鸡舍。

      想法虽好,但当地贫困户并不“买账”,有的贫困户甚至明确表示不愿意,怕养不成功:当时蔡恒平分到了50羽鸡苗,心中忐忑不安,多次提出要放弃;贫困户王仁文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分了300羽鸡苗和1000斤用作鸡饲料的玉米,也是颇有压力。面对这一情况,左强并没有退缩。他一开始就做好了打算,如果贫困户不愿意养,即便是软磨硬泡,他也一定会“逼”他们养。左强到贫困户家中做工作,来来回回十余次,把鼓励、信心挂在嘴边,贫困户们被左强的犟劲“逼”得没办法,松了口。

      在左强三天两头的逗硬之下,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鸡苗渐渐长大,蔡恒平逐渐有了信心。到年底,蔡恒平的50羽鸡和鸡蛋卖了8000多元,这让他喜出望外,第一时间就告诉了左强。村里其他贫困户养殖的土鸡也顺利卖出,大家都打了个翻身仗,信心上来了,后来,土鸡养殖成为了笔架村的一大主导产业。

      要致富,先修路。道路不通,是笔架村致富的“短板”。 左强和笔架村党支部书记陈哲辉、笔架村村主任雷德保,以及村民们商议后,决定修路。可在修路过程中出现了岔子。原来,施工方偷工减料,在石子里面掺杂了大量泥土。左强发现后,当即让施工方返工,下整改通知对方置之不理,向上级反映,还是拖拖拉拉。左强被逼得没有办法,将此事向巫山县反映,最后惊动了县级相关部门,对方才立行立改。这个“逗硬”的书记,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好评:“多亏左书记长了一双‘火眼金睛’,要不是他,这段路可能通了几年就走不得了。”

      在左强的努力下,路通了,笔架村的脱贫攻坚走上了正轨。两年的驻村已满,今年9月,上级部门在征求是否回原单位工作时,左强没有犹豫,明确表示要留下来接着干,“眼看各项工作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很快就有更大的成效,哪里舍得走啊?我可是有一揽子计划等着实施呢!”

      左强除了产业上较劲,基础设施上较劲,还在房屋搬迁安置上也较劲。巫大高速(巫山—大昌)经过村里,是件好事,但是占地100多亩,要拆迁8户人的房子并让他们搬迁到安置点,这是个难做的工作。

      左强坦言,高速路一通,村里又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因而只能去“碰硬”。为了让搬迁顺利完成,他从上个月开始至今,左强和村干部往陈哲清家里跑了十几次,吃过闭门羹,也被甩过脸子,拍过桌子,最后还是把政策宣传到位,让老陈一家同意搬迁。

      这位敢于逗硬的驻村书记,无论养鸡、修建村级公路、还是搬迁安置,他都冲在前面,言出必行,仅因敢于逗硬,让他闯出了养鸡致富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村民的好口碑……说是逗硬,其实就是敢于担当,大事大非面前不退让,工作仔细,勤恳为民,常怀初心,岂有不出成效之说?

      作者:合江县白沙中学 李锠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