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1 16:35:27
近年来,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农行巴中分行加快特色产业贷款产品运用,全面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新模式,依托政府增信模式,借助四川省农业担保有限公司担保,围绕“一县一特色产业一e贷”,创新推出巴州巴药贷、通江银耳贷、南江黄羊贷、平昌花椒贷、恩阳芦笋贷等“惠农e贷”地理标志性特色金融产品,服务和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7049人脱贫增收。(摘自:2019年10月28日08版《四川日报》)
金融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支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围绕助推精准扶贫,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建立健全金融扶贫工作机制,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金融扶贫产品,创新金融扶贫工作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精准金融扶持,激发造血能力。不同地区的贫困群体差异化较大,因此要深入考察,精准定位扶贫对象,利用当地政府部门建档立卡工作和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成果,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精准施策降低信贷风险,加大对贫困乡村特色产业的资金扶持,推动当地扶贫特色产业的发展,确保资金精准流入扶贫领域,发挥信贷资金的“输血”能力,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实现既“输血”又“造血”。
创新金融模式,开辟致富道路。用金融科技来助推传统行业。快速发展的金融科技,以及农业核心企业与上下游农户经营往来的数据沉淀,为线上服务“三农”提供了契机。探索“金融+”多样化供给。注重开展广泛合作,设计“融资+融智+股本金投入+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产业扶贫方案,凝聚各方力量,为脱贫攻坚提供多渠道、低成本资金和多样化、便捷化服务,有效支持贫困地区民生工程和产业发展。
优化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建设金融基础设施,持续在贫困地区增设物理网点和自助银行、布放设备机具,提升乡村地区金融资源的获取能力。将数字化建设延伸到扶贫领域,满足广大农村的“非金融”需求。不断创新思路、找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主动对接、精准服务、专注深耕、积极作为,进一步夯实“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基础,全心全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力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三农”和实体经济的金融需要。
作者:大桥镇 李静
2019-11-01 16:35:27
近年来,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农行巴中分行加快特色产业贷款产品运用,全面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新模式,依托政府增信模式,借助四川省农业担保有限公司担保,围绕“一县一特色产业一e贷”,创新推出巴州巴药贷、通江银耳贷、南江黄羊贷、平昌花椒贷、恩阳芦笋贷等“惠农e贷”地理标志性特色金融产品,服务和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7049人脱贫增收。(摘自:2019年10月28日08版《四川日报》)
金融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支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围绕助推精准扶贫,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建立健全金融扶贫工作机制,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金融扶贫产品,创新金融扶贫工作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精准金融扶持,激发造血能力。不同地区的贫困群体差异化较大,因此要深入考察,精准定位扶贫对象,利用当地政府部门建档立卡工作和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成果,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精准施策降低信贷风险,加大对贫困乡村特色产业的资金扶持,推动当地扶贫特色产业的发展,确保资金精准流入扶贫领域,发挥信贷资金的“输血”能力,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实现既“输血”又“造血”。
创新金融模式,开辟致富道路。用金融科技来助推传统行业。快速发展的金融科技,以及农业核心企业与上下游农户经营往来的数据沉淀,为线上服务“三农”提供了契机。探索“金融+”多样化供给。注重开展广泛合作,设计“融资+融智+股本金投入+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产业扶贫方案,凝聚各方力量,为脱贫攻坚提供多渠道、低成本资金和多样化、便捷化服务,有效支持贫困地区民生工程和产业发展。
优化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建设金融基础设施,持续在贫困地区增设物理网点和自助银行、布放设备机具,提升乡村地区金融资源的获取能力。将数字化建设延伸到扶贫领域,满足广大农村的“非金融”需求。不断创新思路、找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主动对接、精准服务、专注深耕、积极作为,进一步夯实“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基础,全心全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力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三农”和实体经济的金融需要。
作者:大桥镇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