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用制度堵住“油耗子”的方法好

    2019-10-21 17:30:00

    近日,湖北省黄石市纪委监委向该市财政局、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等部门下达了监察建议书,要求2家职能部门针对全市各部门单位公务加油卡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堵住监管漏洞,不让“油耗子”有机可乘。(摘自:2019年10月1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巡察发现乱象多。去年年底以来,黄石市对全市各部门单位在公务加油卡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违规持有、违规使用、公卡私用、变卖套现、履职不力等7个方面问题进行全面摸排,整治中发现乱象多:执法车和公务车节假日期间有外地加油记录;公车及公务加油卡管理不规范,公车及用油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市科技局一辆车近3年累计加油达12万元;将限制车号的公务加油卡改为“不限”,违规为私车累计加油233次,达6.39万元……有的没有公务用车却持有公务加油卡,或一辆公车持有多张卡;有的卡片遗失或违规由私人保管使用;有的违规为私车或其他非公务车辆加油,甚至将卡用来购物、变现……真是不清不知道,一清吓一跳。

      针对如此乱象,黄石市纪委监委向市委常委会作了专题汇报。“不因问题小而姑息,不因违者众而放任,把集中整治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让隐形变异‘四风’无处遁形。”黄石市委书记董卫民表示。

      “过筛”自查,揭短亮丑挖“病灶”。黄石市纪委监委专门印发工作方案,要求各部门单位严格按照专项治理要求,对2013年以来公务加油卡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如实登记、建立台账、查找问题、及时整改。

      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下,黄石市本级89家部门单位进行了自查自纠,对本单位2013年以来每张公务加油卡、每笔加油报销凭证进行摸排。同时,根据自查清理情况,建立台账、列出问题,将相关违规违纪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通过自查自纠,共发现问题1045个,清理违规公务加油卡1200余张,488人主动交代问题,上交加油卡253张,主动退缴违纪资金189.47万元。

      建章立制,以案促改堵漏洞。为推进问题清仓见底,今年3月,黄石市纪委监委联合财政、审计、机关事务管理等职能部门,对36家部门单位开展重点检查,20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对所监督联系的部门及下属单位进行全面检查,6个县(市、区)纪委监委参照同步检查,企事业单位由单位纪委牵头深入自查。

      由上而下全覆盖,据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叶艳红介绍,截至9月底,全市共发现各类问题976个,涉及资金849.6万元。针对发现的问题,黄石市纪委监委一一登记造册、汇总梳理,共梳理出107条重点问题线索和385个一般性问题,对问题线索分流处置,加大查处问责力度;对一般问题督办整改,市纪委监委对口监督检查室提级办理、审核把关。截至9月底,全市在专项治理中处理1050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0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已注销公务加油卡3121张,追缴资金680.11万元。

      通过找乱象,促查处,对“油耗子们”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为了不让“油耗子”有继续生存的土壤,黄石市用制度强化管理:“实行‘一车一卡’、‘定车定卡’,定点停放、定点加油、定点维修等管理模式,健全完善专人负责、领导审批、统一派车等措施,以此来扎紧制度笼子,堵住监管漏洞,让‘揩油’者无机可乘。”当然,在如此制度之下,有人还想从中捞点好处,实属愚蠢之举,顶风违纪,相信他是罪责难逃,必受重处。

      四川省合江县福宝职业中学校 曾昭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用制度堵住“油耗子”的方法好

    2019-10-21 17:30:00

    近日,湖北省黄石市纪委监委向该市财政局、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等部门下达了监察建议书,要求2家职能部门针对全市各部门单位公务加油卡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堵住监管漏洞,不让“油耗子”有机可乘。(摘自:2019年10月1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巡察发现乱象多。去年年底以来,黄石市对全市各部门单位在公务加油卡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违规持有、违规使用、公卡私用、变卖套现、履职不力等7个方面问题进行全面摸排,整治中发现乱象多:执法车和公务车节假日期间有外地加油记录;公车及公务加油卡管理不规范,公车及用油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市科技局一辆车近3年累计加油达12万元;将限制车号的公务加油卡改为“不限”,违规为私车累计加油233次,达6.39万元……有的没有公务用车却持有公务加油卡,或一辆公车持有多张卡;有的卡片遗失或违规由私人保管使用;有的违规为私车或其他非公务车辆加油,甚至将卡用来购物、变现……真是不清不知道,一清吓一跳。

      针对如此乱象,黄石市纪委监委向市委常委会作了专题汇报。“不因问题小而姑息,不因违者众而放任,把集中整治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让隐形变异‘四风’无处遁形。”黄石市委书记董卫民表示。

      “过筛”自查,揭短亮丑挖“病灶”。黄石市纪委监委专门印发工作方案,要求各部门单位严格按照专项治理要求,对2013年以来公务加油卡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如实登记、建立台账、查找问题、及时整改。

      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下,黄石市本级89家部门单位进行了自查自纠,对本单位2013年以来每张公务加油卡、每笔加油报销凭证进行摸排。同时,根据自查清理情况,建立台账、列出问题,将相关违规违纪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通过自查自纠,共发现问题1045个,清理违规公务加油卡1200余张,488人主动交代问题,上交加油卡253张,主动退缴违纪资金189.47万元。

      建章立制,以案促改堵漏洞。为推进问题清仓见底,今年3月,黄石市纪委监委联合财政、审计、机关事务管理等职能部门,对36家部门单位开展重点检查,20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对所监督联系的部门及下属单位进行全面检查,6个县(市、区)纪委监委参照同步检查,企事业单位由单位纪委牵头深入自查。

      由上而下全覆盖,据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叶艳红介绍,截至9月底,全市共发现各类问题976个,涉及资金849.6万元。针对发现的问题,黄石市纪委监委一一登记造册、汇总梳理,共梳理出107条重点问题线索和385个一般性问题,对问题线索分流处置,加大查处问责力度;对一般问题督办整改,市纪委监委对口监督检查室提级办理、审核把关。截至9月底,全市在专项治理中处理1050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0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已注销公务加油卡3121张,追缴资金680.11万元。

      通过找乱象,促查处,对“油耗子们”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为了不让“油耗子”有继续生存的土壤,黄石市用制度强化管理:“实行‘一车一卡’、‘定车定卡’,定点停放、定点加油、定点维修等管理模式,健全完善专人负责、领导审批、统一派车等措施,以此来扎紧制度笼子,堵住监管漏洞,让‘揩油’者无机可乘。”当然,在如此制度之下,有人还想从中捞点好处,实属愚蠢之举,顶风违纪,相信他是罪责难逃,必受重处。

      四川省合江县福宝职业中学校 曾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