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0 17:42:04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指出,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21世纪是飞速发展的世纪,“优胜劣汰”制度的出现,使得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突飞猛进。对党员干部实施“优胜劣汰”的制度管理,无疑也是为党员干部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剂,让党员干部焕发事业上的第二春。
能者上、优者奖。疫情防控期间,各地纷纷对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给予记功、授予称号、物质奖励,在全国上下迅速形成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能者上,这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发展自生潜能的机会。十年磨一剑,在这一制度下,党员干部纷纷争优争先,这对党员群体内部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对我们全中国来说,更是一个好消息。党员干部的良苦用心,群众看在眼里;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群众看在眼里;党员干部的辛劳,群众更看在眼里。“优胜劣汰”这一制度,便是替广大人民群众回报这些优秀的党员干部。
庸者下、劣者汰。工作实绩和群众口碑成为“优胜劣汰”制度的重要标准,杜绝轮流坐庄、平衡照顾。严格把关,突出政治标准“硬杠杠”,对那些政治上的“墙头草”“两面人”实行一票否决。党和人民需要的是为百姓做实事的党员干部;需要的是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发展的党员干部;需要的是能够为人民创幸福的党员干部。对于在其位,不谋其事的党员干部,必须认真考核,将位置让给想干实事、能干实事的党员干部。对此,在“优胜劣汰”这一制度下,筛选出来的,不正是人民所需要的党员干部吗?
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上级领导人的眼睛更是雪亮的。相信在以工作实绩与群众口碑作为重要标准的考核制度下,党员干部一定会更加奋进,党员群体中一定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
作者:合江县神臂城镇 李敏
2020-07-10 17:42:04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指出,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21世纪是飞速发展的世纪,“优胜劣汰”制度的出现,使得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突飞猛进。对党员干部实施“优胜劣汰”的制度管理,无疑也是为党员干部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剂,让党员干部焕发事业上的第二春。
能者上、优者奖。疫情防控期间,各地纷纷对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给予记功、授予称号、物质奖励,在全国上下迅速形成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能者上,这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发展自生潜能的机会。十年磨一剑,在这一制度下,党员干部纷纷争优争先,这对党员群体内部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对我们全中国来说,更是一个好消息。党员干部的良苦用心,群众看在眼里;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群众看在眼里;党员干部的辛劳,群众更看在眼里。“优胜劣汰”这一制度,便是替广大人民群众回报这些优秀的党员干部。
庸者下、劣者汰。工作实绩和群众口碑成为“优胜劣汰”制度的重要标准,杜绝轮流坐庄、平衡照顾。严格把关,突出政治标准“硬杠杠”,对那些政治上的“墙头草”“两面人”实行一票否决。党和人民需要的是为百姓做实事的党员干部;需要的是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发展的党员干部;需要的是能够为人民创幸福的党员干部。对于在其位,不谋其事的党员干部,必须认真考核,将位置让给想干实事、能干实事的党员干部。对此,在“优胜劣汰”这一制度下,筛选出来的,不正是人民所需要的党员干部吗?
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上级领导人的眼睛更是雪亮的。相信在以工作实绩与群众口碑作为重要标准的考核制度下,党员干部一定会更加奋进,党员群体中一定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
作者:合江县神臂城镇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