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1 11:19:24
为聚力解决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打造国际化、标准化政务服务队伍,近日,新都区在成都首推“局长”体验办事服务,23个部门局长变身“办事群众”,1143个审批服务事项随机抽选,全流程体验从排号到办结的20余项服务要素,以群众视角换位“问诊”,靶向治理服务顽疾,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有效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的群众满意度。
近年来,“放管服”改革一直是一个讨论的热点。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仍然提出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改进,能有效提升政府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提高群众满意度。现目前,各地仍存在简政放权还不到位、思想解放还不到位、作风还不够扎实、工作落实有差距等问题。
减少不必要的证明。近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些已取消的证明,为啥还要开》,指出现在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等,政策衔接不到位、服务事项标准不一。在办理具体事项中希望以各种证明来消除“疑点”,减少责任,转移压力,导致办事群众“跑断腿”。对于各级部门来说,要及时了解部门之间的政策规定,及时采取跟进衔接的措施和政策,从群众角度出发,减少群众办事程序的繁琐。例如许多城市都推出“最多跑一次”的承诺,这是从群众角度出发考虑,“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的良好体现。
转变角度查摆问题。成都新都推出的“局长”体验办事服务是“放管服”改革的一个极大创新点。各项规章制度出台了,干部思想作风培训了,但是是否严格落实,群众是否享受办事便利,是否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如何才能查摆问题,局长化身办事群众就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局长实地体验办事流程,可以以群众的角度换位“问诊”,查找问题,落实整改,切实治理服务顽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文/尧坝镇 刘学佳)
2020-06-11 11:19:24
为聚力解决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打造国际化、标准化政务服务队伍,近日,新都区在成都首推“局长”体验办事服务,23个部门局长变身“办事群众”,1143个审批服务事项随机抽选,全流程体验从排号到办结的20余项服务要素,以群众视角换位“问诊”,靶向治理服务顽疾,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有效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的群众满意度。
近年来,“放管服”改革一直是一个讨论的热点。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仍然提出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改进,能有效提升政府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提高群众满意度。现目前,各地仍存在简政放权还不到位、思想解放还不到位、作风还不够扎实、工作落实有差距等问题。
减少不必要的证明。近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些已取消的证明,为啥还要开》,指出现在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等,政策衔接不到位、服务事项标准不一。在办理具体事项中希望以各种证明来消除“疑点”,减少责任,转移压力,导致办事群众“跑断腿”。对于各级部门来说,要及时了解部门之间的政策规定,及时采取跟进衔接的措施和政策,从群众角度出发,减少群众办事程序的繁琐。例如许多城市都推出“最多跑一次”的承诺,这是从群众角度出发考虑,“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的良好体现。
转变角度查摆问题。成都新都推出的“局长”体验办事服务是“放管服”改革的一个极大创新点。各项规章制度出台了,干部思想作风培训了,但是是否严格落实,群众是否享受办事便利,是否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如何才能查摆问题,局长化身办事群众就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局长实地体验办事流程,可以以群众的角度换位“问诊”,查找问题,落实整改,切实治理服务顽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文/尧坝镇 刘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