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4 18:24:31
金秋时节,中原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到处生机盎然。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考察调研。他勉励大家,贫困帽子摘了,攻坚精神不能放松。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摘自:2019年9月21日 中国新闻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是习总书记对全党同志的谆谆告诫,也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近几年来,在大力度、大规模脱贫攻坚影响之下,扶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但要看到,脱贫攻坚并不是一蹴而就之事。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到了攻坚克难阶段,全党同志更要再加油、再努力,把握新起点,坚持不懈,不放松攻坚精神。
要找好领路人,走好带头路。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当期脱贫攻坚到了重要时期,一是要着眼于建强基层党组织,坚持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把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吸引进来,充实到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坚强堡垒之中,让他们成为知民情、通民意的带头人、领路人,切实保障脱贫长久之路得力。
要强化激励制度,保持干事信心。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容易松劲、跑偏、滑坡。从重大决定性成就到全面打赢,仍需付出艰辛努力。尤其在边远贫困地区打开工作新局面,打牢脱贫致富的坚实基础,往往要比在发达地区干工作多出几倍的汗水、付出更多的精力。我们要进一步在干部提拔任用上作长远考虑,把愿意在基层干、群众愿意留的干部大胆提拔起来,基层多几个“沈浩”式的干部,群众脱贫致富才有盼头、有奔头。
要做好监督工作,莫让步子跑偏。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尤其基层一线是国家权力的末梢,但不应成为权力监督的强弩之末。要把各项监督制度的落实,在权力制衡中实现用权清廉;要拓宽监督渠道,借助群众慧眼延伸监督视线,加大群众投诉举报的查处力度,及时清除扰乱基层的“害群之马”,防止引领群众脱贫致富之路偏向。
脱贫攻坚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我们全党同志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攻坚精神不放松,紧紧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伟大目标努力奋斗。(法王寺镇 屈璐瑶)
2019-09-24 18:24:31
金秋时节,中原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到处生机盎然。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考察调研。他勉励大家,贫困帽子摘了,攻坚精神不能放松。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摘自:2019年9月21日 中国新闻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是习总书记对全党同志的谆谆告诫,也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近几年来,在大力度、大规模脱贫攻坚影响之下,扶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但要看到,脱贫攻坚并不是一蹴而就之事。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到了攻坚克难阶段,全党同志更要再加油、再努力,把握新起点,坚持不懈,不放松攻坚精神。
要找好领路人,走好带头路。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当期脱贫攻坚到了重要时期,一是要着眼于建强基层党组织,坚持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把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吸引进来,充实到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坚强堡垒之中,让他们成为知民情、通民意的带头人、领路人,切实保障脱贫长久之路得力。
要强化激励制度,保持干事信心。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容易松劲、跑偏、滑坡。从重大决定性成就到全面打赢,仍需付出艰辛努力。尤其在边远贫困地区打开工作新局面,打牢脱贫致富的坚实基础,往往要比在发达地区干工作多出几倍的汗水、付出更多的精力。我们要进一步在干部提拔任用上作长远考虑,把愿意在基层干、群众愿意留的干部大胆提拔起来,基层多几个“沈浩”式的干部,群众脱贫致富才有盼头、有奔头。
要做好监督工作,莫让步子跑偏。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尤其基层一线是国家权力的末梢,但不应成为权力监督的强弩之末。要把各项监督制度的落实,在权力制衡中实现用权清廉;要拓宽监督渠道,借助群众慧眼延伸监督视线,加大群众投诉举报的查处力度,及时清除扰乱基层的“害群之马”,防止引领群众脱贫致富之路偏向。
脱贫攻坚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我们全党同志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攻坚精神不放松,紧紧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伟大目标努力奋斗。(法王寺镇 屈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