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我们都是追梦人

    2019-09-26 18:36:12

      70年教育改革发展波澜壮阔,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贡献,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70年教育事业发展进步,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抬高底部、缩小差距、提升质量,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摘自: 2019年09月24日09版《人民日报》 )

      “我们都是追梦人,千山万水,奔向天地跑道。你追我赶,风起云涌春潮。海阔天空,敞开温暖怀抱…”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追梦”这两个字已不再陌生,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对这两个字也不再彷徨。在引领孩子们追梦的同时,老师们也在奋力的奔跑。

      来到大桥中学工作已有一载,听闻了很多前辈们的感人事迹。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周中莲老师。那一年,她刚28,走上教师岗位不久的她,遇到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难题:有学生要辍学。她所任班主任的那个班上,有一名家庭经济极度困难的孩子,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将年幼的他一个人留在家里。一天中午,周老师接到孩子父亲的电话,说家里实在太困难了,没有钱给孩子读书,不得不让孩子辍学。周老师在得知情况后,马不停蹄的赶到孩子家里,将这名学生接到自己家中,从此当起了孩子的干妈妈,供他上学,教他为人处事。由于从小就缺乏管教,让一个原本该心智成熟的孩子变得越来越野蛮,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不懂得什么事请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在学校里,教他文化知识,在家里,教他为人处事。起初,他十分抗拒,在周老师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有了起色。慢慢的,不再用暴力解决问题。也开始意识到,不经过别人同意就拿走别人的东西,叫做“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少年初长成。三年的时光,虽然没能让这个孩子变成优秀的国之栋梁,但周老师用三年的温暖,融化了被冰封许久的赤诚之心。用爱,用坚持,用真心,让他感受到了这人世间的精彩。现如今,这个男孩儿已经三十而立,成家立业,儿女双全。每年,他都带着孩子们来看望周老师,而周老师也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在教师岗位上,她还是他的“妈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如同自己的孩子,只是她双鬓已有白发。

      私底下,有偷偷问过周老师,是什么让她坚持下去的,她说:“可能是记忆里那一个让我无法忘怀的身影吧。有一首歌不是唱吗: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由此让我开启了对另一个故事的探索。结果令人惋惜,只得到了一句话的回复:“每天送我回家的老师,不知怎的,就成了我追逐的梦想。”也许是想要成为记忆中那位老师的样子,所以,不断的努力,用同样的爱与包容来成就他人。

      追梦的坚持让人感动,奋斗的青春同样让人动容。走进大凉山深处的刘世君老师,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去到条件极其艰苦的地方进行支教。送教上门的王雪冬老师,每周末都奔走在各个乡镇,为残疾学生送去知识的力量,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年过半百的周元智老师,依旧奋战在班主任工作的第一线,为学生们保驾护航。青年教师们也不甘落后,为了上好一堂课,认真备课到深夜。为了了解问题学生的情况,一次又一次的去到学生家里,路途遥远,但不畏艰险。

      老一辈教育工作者还在奋斗,我们青年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快速成长,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担。追梦人是值得尊敬的,因为他们披荆斩棘,只为完成心中所想。追梦人是值得学习的,因为他们脚踏实地,只为建设锦绣河山。

      习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里,处处都能看到追梦人,教育工作者,作为这其中的一员,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但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尽我所能,倾尽所有,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作者:合江县大桥初级中学校 王文灿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我们都是追梦人

    2019-09-26 18:36:12

      70年教育改革发展波澜壮阔,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贡献,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70年教育事业发展进步,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抬高底部、缩小差距、提升质量,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摘自: 2019年09月24日09版《人民日报》 )

      “我们都是追梦人,千山万水,奔向天地跑道。你追我赶,风起云涌春潮。海阔天空,敞开温暖怀抱…”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追梦”这两个字已不再陌生,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对这两个字也不再彷徨。在引领孩子们追梦的同时,老师们也在奋力的奔跑。

      来到大桥中学工作已有一载,听闻了很多前辈们的感人事迹。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周中莲老师。那一年,她刚28,走上教师岗位不久的她,遇到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难题:有学生要辍学。她所任班主任的那个班上,有一名家庭经济极度困难的孩子,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将年幼的他一个人留在家里。一天中午,周老师接到孩子父亲的电话,说家里实在太困难了,没有钱给孩子读书,不得不让孩子辍学。周老师在得知情况后,马不停蹄的赶到孩子家里,将这名学生接到自己家中,从此当起了孩子的干妈妈,供他上学,教他为人处事。由于从小就缺乏管教,让一个原本该心智成熟的孩子变得越来越野蛮,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不懂得什么事请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在学校里,教他文化知识,在家里,教他为人处事。起初,他十分抗拒,在周老师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有了起色。慢慢的,不再用暴力解决问题。也开始意识到,不经过别人同意就拿走别人的东西,叫做“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少年初长成。三年的时光,虽然没能让这个孩子变成优秀的国之栋梁,但周老师用三年的温暖,融化了被冰封许久的赤诚之心。用爱,用坚持,用真心,让他感受到了这人世间的精彩。现如今,这个男孩儿已经三十而立,成家立业,儿女双全。每年,他都带着孩子们来看望周老师,而周老师也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在教师岗位上,她还是他的“妈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如同自己的孩子,只是她双鬓已有白发。

      私底下,有偷偷问过周老师,是什么让她坚持下去的,她说:“可能是记忆里那一个让我无法忘怀的身影吧。有一首歌不是唱吗: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由此让我开启了对另一个故事的探索。结果令人惋惜,只得到了一句话的回复:“每天送我回家的老师,不知怎的,就成了我追逐的梦想。”也许是想要成为记忆中那位老师的样子,所以,不断的努力,用同样的爱与包容来成就他人。

      追梦的坚持让人感动,奋斗的青春同样让人动容。走进大凉山深处的刘世君老师,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去到条件极其艰苦的地方进行支教。送教上门的王雪冬老师,每周末都奔走在各个乡镇,为残疾学生送去知识的力量,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年过半百的周元智老师,依旧奋战在班主任工作的第一线,为学生们保驾护航。青年教师们也不甘落后,为了上好一堂课,认真备课到深夜。为了了解问题学生的情况,一次又一次的去到学生家里,路途遥远,但不畏艰险。

      老一辈教育工作者还在奋斗,我们青年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快速成长,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担。追梦人是值得尊敬的,因为他们披荆斩棘,只为完成心中所想。追梦人是值得学习的,因为他们脚踏实地,只为建设锦绣河山。

      习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里,处处都能看到追梦人,教育工作者,作为这其中的一员,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但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尽我所能,倾尽所有,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作者:合江县大桥初级中学校 王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