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4 15:42:32
今年是“基层减负年”,多地定下硬指标,多种措施解决文山会海反弹回潮和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问题。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查采访,观察基层部门会议记录、流程材料表、手机工作群的新变化,和基层干部聊减负、聊工作。基层干部反映,会议和检查明显少了,工作中有了很多新变化。(摘自:《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08日 04 版))
“基层减负年”之前,机关单位的文山会海和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问题层出不穷,广大基层干部疲于应对上级检查和繁不胜数的资料,进一步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以致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不够。
人民群众要想有更多的幸福获得感,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干部队伍的认可度和满意度,需要广大基层干部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为民服务能力,故而需要将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和督查检查考核过多的情况中解脱出来。机关单位要重新厘清基层责、权、利的关系,让基层干部回归为群众办事的主责主业,有更多时间服务群众。
厘清基层责、权、利的关系非常考验本领,需要以更实际、更高效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来处置。例如,在少开会、少发文件的情况下,如何把中央精神传达到位、把责任层层压实?督查检查频次少了、留痕少了,如何掌握真实情况、判断工作成效?如何既做到精准问责、形成有效震慑,又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这些都需要从体制机制上做好设计,需要加强调查研究,找到符合基层实际的解决办法,让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减负中受益。
基层减负行不行,关键看执行。执行得好,就是要让基层干部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感觉到无谓的事务更少了,干的实事更多了,工作更高效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让人民群众这个“裁判”有更强的幸福获得感,让人民群众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这样的减负才有真正的实效。
作者:合江镇人民政府 何文杰
2019-10-14 15:42:32
今年是“基层减负年”,多地定下硬指标,多种措施解决文山会海反弹回潮和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问题。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查采访,观察基层部门会议记录、流程材料表、手机工作群的新变化,和基层干部聊减负、聊工作。基层干部反映,会议和检查明显少了,工作中有了很多新变化。(摘自:《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08日 04 版))
“基层减负年”之前,机关单位的文山会海和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问题层出不穷,广大基层干部疲于应对上级检查和繁不胜数的资料,进一步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以致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不够。
人民群众要想有更多的幸福获得感,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干部队伍的认可度和满意度,需要广大基层干部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为民服务能力,故而需要将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和督查检查考核过多的情况中解脱出来。机关单位要重新厘清基层责、权、利的关系,让基层干部回归为群众办事的主责主业,有更多时间服务群众。
厘清基层责、权、利的关系非常考验本领,需要以更实际、更高效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来处置。例如,在少开会、少发文件的情况下,如何把中央精神传达到位、把责任层层压实?督查检查频次少了、留痕少了,如何掌握真实情况、判断工作成效?如何既做到精准问责、形成有效震慑,又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这些都需要从体制机制上做好设计,需要加强调查研究,找到符合基层实际的解决办法,让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减负中受益。
基层减负行不行,关键看执行。执行得好,就是要让基层干部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感觉到无谓的事务更少了,干的实事更多了,工作更高效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让人民群众这个“裁判”有更强的幸福获得感,让人民群众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这样的减负才有真正的实效。
作者:合江镇人民政府 何文杰